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蒲公英的最早記載來自于唐朝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屬藥食兩用的佳品。唐代醫書《唐本草》、《神農本草經》等歷代醫學專著均給以高度評價。根據史料記載,《唐本草》是這樣記載蒲公英的:蒲公英,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
蒲公英的最早記載來自于唐朝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屬藥食兩用的佳品。唐代醫書《唐本草》、《神農本草經》等歷代醫學專著均給以高度評價。
根據史料記載,《唐本草》是這樣記載蒲公英的:蒲公英,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唐本草》是在唐朝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由蘇敬等23人編纂的,可以見唐朝的時候,人們就知道蒲公英的名字。 蒲公英開始時的名字還有“鳧公英《千金方》”、“仆公英《千金翼方》”、“蒲公草《唐本草》”等,這說明在唐朝時,它的名字已經在變化,而直到今天為止,它的名字也還是多的難以計數。
蒲公英的營養學價值
蒲公英被譽為“草中皇后”,早在唐朝就有所記載,現代藥理學研究也發現,蒲公英對于減輕咽喉痛、清瀉胃火、眼疾、急性ru腺炎等有著很好的效果。蒲公英是性味苦甘,寒,一味屬陰。把金銀花、地丁、連翹和蒲公英一起用,去毒和青熱的效果非常好。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膽堿、有基酸、菊糖、葡萄糖、維生素、胡蘿卜素等多種健康營養的成分,同時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鈣的含量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鐵的含量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強生理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學價值。另外,蒲公英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助于幫助預防缺鐵性貧血,同時也有助于調節體內水鹽平衡,有助于心率平穩。其中所含的豐富蛋黃素,對于預防肝硬化、增強肝膽功能方面有著良好的作用。
“藥食同源”
其實蒲公英是很好吃的野菜,是一個普遍的“藥食同源”之物,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來包餃子。“藥食同源”不僅僅是在中國,在歐美國家也是存在的。比如我國現在引進的法國品種:厚葉蒲公英,其品質就非常的好,生產性能和生物產量是我國野生蒲公英的8倍-10倍,而蒲公英在法國是作為菜來吃的。
日本近幾年也十分重視開發蒲公英,而且頗有成效。目前日本市場流行的一種功能性飲料,就是用蒲公英作原料制成的。日本還用蒲公英制成醬湯、花酒等系列食品,將蒲公英直接作蔬菜食用亦十分盛行。
歐洲從中世紀開始,就用蒲公英的花釀酒,后來這個技術又被帶到了美國,美國肯塔基州有位叫瑪莎·布徹的老太太,到一百零八歲的時候還能勞動干活,她說她的長壽秘訣,就是每天喝一杯蒲公英酒,代代飲用,結果都很長壽。中國曾經有記載說蒲公英可以使得“須發返黑”的情況,我們分析蒲公英里面確實可能存在一些尚不被人知的奧秘。
蒲公英茶的益處
據《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可清熱毒、化食毒。喝蒲公英茶能夠預防上火,當我們喉嚨發炎的時候,可以喝一些蒲公英茶,能減輕喉嚨不舒服的感覺。
蒲公英當中含有很多的維生素和植物蛋白,它們對肌膚具有很好的作用,長期喝一些蒲公英茶,能夠減少我們皮膚病的發生,還可以減少色斑的產生,使皮膚更加的光滑細膩。
除此之外,蒲公英茶還能清凈血液,減輕體內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阻止癌細胞擴散,同時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能力。
陳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