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基金報記者 莫琳
中國人民銀行7月8日發布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提高公開市場操作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從即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將視情況開展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操作。
據介紹,相關操作時間為工作日16時至16時20分,期限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數量招標,臨時隔夜正、逆回購操作的利率分別為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減20個基點和加50個基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9時30分至10時30分,30年、10年、5年國債期貨一度下跌。
長端現券收益率普遍上行3BP左右,30Y國債230023也一度上行至2.5225%。
同時,特別國債2400001上行至2.54%;10Y國債240004上行至2.3060%。中短端現券收益率上行5-7BP,1Y口行債230302上行7BP,1Y國債240009上行6.5BP至1.58%。
業內人士認為,每逢月中、月末、假期前等關鍵時點,市場流動性需求較大,本次創設臨時隔夜正、逆回購操作工具,能夠滿足金融機構精細化管理流動性的需求,平抑資金面大幅波動。
有利于降低資金波動性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認為,央行啟用臨時正逆回購,旨在重設利率走廊上下限、降低資金面波動性。
蘆哲告訴中國基金報記者,原本的“SLF-OMO-超儲利率”的體系區間過寬,啟動臨時正逆回購是在明確7天期逆回購利率是主要政策利率之后,適度收窄利率走廊寬度的舉措。以當前7天期OMO的水平1.80%為中樞,新走廊上限是2.30%、新走廊下限是1.60%,也就意味著DR001和DR007的波動區間收窄至70個bps的范圍內,相比此前的走廊,收窄后的走廊上下限會更有利于穩定資金面。
蘆哲認為,結合近期明確政策利率、收窄走廊等新動作,央行傳遞出更加清晰的信號,給市場心理托底。新的走廊上下限明確以7天期逆回購利率作為基準,也就意味著會隨著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需要而調整,當7天期逆回購利率調整時,市場利率中樞會隨之系統性切換。
華創證券投顧部認為,央行臨時正逆回購機制,代表了央行重啟正回購(公開數據顯示,央行最后一次正回購是2014年11月底),信號意義重大。隔夜到1.6%要正回購,封死資金利率下限;隔夜到2.3%則要放錢。
華創證券投顧部提醒,從近一年實際情況看,隔夜利率觸發1.6%的下限次數要多于觸發上限2.3%的次數。
債券市場影響幾何?
那么,后市債券市場應該如何操作?
華創證券投顧部認為,從2024年3月份開始,10年國債和30年國債月度均值已經低于2.3%和2.5%,這意味著市場機構買入的債券的安全邊際并不高。一旦央行賣債,可能這些債券面臨浮虧的壓力。此外,雖然目前非銀規模較大,但這樣的交易盤占債券市場的比例過大,意味著一旦利率開始反彈,可能也會出現“利率反彈—凈值回撤導致贖回—非銀賣債—利率更反彈”的負向反饋。
策略上,華創證券投顧部建議,需要警惕債券市場持續調整的風險。對于機構而言,落袋為安,保留上半年的投資收益更為務實。在不確定性還沒明朗之前,建議機構不要抄底。
招商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張偉認為,當前7天逆回購利率為1.8%,意味著隔夜利率波動區間在1.6%—2.3%,簡單平均計算的均值在1.95%。而4月—6月DR001均值為1.76%、1.76%和1.81%,粗略對比來看相當于加息,這也是市場做利空解讀的原因。并且,正逆回購非對稱的加減點,使得市場傾向于認為央行要提升貨幣市場利率的低點水平,這也對債市帶來利空。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是臨時操作”,張偉指出,目前還不是常態操作,該工具是否會持續提升資金價格中樞,也還需要觀察,因而難以持續推升利率。
張偉建議,在央行借入國債這一套操作還未完成的情況下,短期債市或許仍將偏弱,等待長端企穩后的配置價值。
編輯:喬伊
審核:陳思揚
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