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龍年端午臨近
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
龍舟競渡大戲連番上演
深圳灣畔、后海河上
“地球村”村民申請出戰!
6月2日上午,深圳南山,第四屆“最美后海河趣味龍舟賽”火熱上演。經過激烈角逐,香港蛇口同鄉會東方之珠隊憑借出色的表現和團隊協作,脫穎而出,榮膺冠軍,火焰藍戰隊和恒裕深略驍勇隊分別斬獲亞軍和季軍。
后海河趣味龍舟賽由蛇口街道黨工委、蛇口街道辦事處傾力打造,深圳灣社區黨委和深圳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承辦。
龍年龍舟賽,老外不“見外”。這場連續四年舉辦的龍舟賽事,不僅讓市民們近距離感受到濃厚民俗風情,更成為深圳中外居民展示風采、增進友誼、促進文化共融的重要平臺,凝練出獨特的“蛇口味道”。
首設“中法友誼隊”
上演跨國界體育盛宴
當日上午8時30分,后海河碧波蕩漾,河畔彩旗飄飄。活動現場,出席的領導嘉賓和外籍居民一同提筆為龍舟點睛。點睛完畢,開賽號令一響,一支支隊伍兩兩對決,一位位隊員提槳破水、奮勇爭先,一條條龍舟似蛟龍出水,競逐爭流。沿河兩岸,站滿前來觀賞龍舟賽的中外居民和游客,紛紛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加油吶喊,一時之間,鼓聲、吶喊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后海河畔洋溢著熱鬧歡樂的節日氛圍。
此屆后海河趣味龍舟賽在群眾參與度和國際化程度上均創下了新紀錄,是一場跨越國界、融合多元文化的體育盛宴。賽事不僅吸引了南山區相關職能部門、蛇口街道的基層工作者的積極參與,還匯聚了來自共建單位成員和投身大灣區建設的香港青年,以及來自德國、英國、美國、意大利、瑞典、巴基斯坦、巴西、菲律賓等國家的外籍友人,共同上演一出龍舟競渡大戲,一起體驗感受賽龍舟這項傳統活動的魅力和競技精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而該龍舟賽亦首次設立“中法友誼隊”,由5名法國外籍友人與6名中國居民共同組隊,在通力合作與揮灑汗水中彰顯了深厚的中法友誼與合作精神。
法國友人安托萬·奧蓋克斯(Antoine Augeix)去年便觀看了龍舟賽,今年更是積極報名參賽。“這場比賽太精彩了,氛圍很棒、觀眾很給力、比賽也很熱鬧!我們還在第一回合中贏得了第一名!”首次參賽的安托萬·奧蓋克斯激動地說。
龍舟賽越辦越盛大
后海河越變越美麗
“我曾經離開深圳三年,當我搬回來后,我發現后海河的變化很大,很令人驚訝!”來自美國的外籍友人唐·雷克特曼(音譯,Don Rechtman)首次參加龍舟賽,在中國居住了17年的他目睹了后海河的“華麗變身”,并對深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贊不絕口。
近年來,南山區大力實施“山海連城、綠美南山”,積極推進后海河流域綜合治理、景觀改造提升。去年,后海中心河景觀提升工程(二期)完工,與一期無縫連接,實現生態廊道全線貫通,已打造成一河碧水、兩岸繁花的生態長廊。如今,清澈明凈的后海河與兩岸優美環境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極大滿足后海片區周邊居民群眾休憩、運動的需求,提高了居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此外,后海河還融入了科技元素,設置了智能公廁、廊架光伏板發電、風車風力發電等綠色低碳裝置,打造了一個“低碳”濱水公共空間示范點。這條“顏值和智慧”兼具的碧水綠道深受沿岸居民喜愛,從早到晚都躍動著年輕活力的身影,成為他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后海河一年比一年更美,后海河趣味龍舟賽一屆比一屆盛大。后海河趣味龍舟賽的舉辦,不僅讓居民群眾共享治水護河成果,豐富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還進一步促進街區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推動蛇口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凝心聚力。
蛇口更多的精彩正在書寫。在后海河的入海口,與賽事一路之隔的地方,深圳歌劇院正如火如荼建設中,新一輪東角頭片區在規劃設計當中,蛇口漁港、蛇口山公園、蛇口影劇院陸續在推進中。
“相信不久的將來,蛇口街道東角頭片區將集聚呈現‘山、海、河、灣’等優質生態資源和藝術文化資源,展現山海共生城市形象、集聚演藝文化產業的城市新客廳蛇口,建成古今合鳴、中外合奏、山海和諧、功能合體的大灣區文化引擎和世界級文化地標。” 蛇口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 | 南方日報 南方+
編輯 | 黃錦彤 責編 | 楊一慧
審核 | 梁亞淑 田晨夕
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本條微信部分圖片或來自于網絡
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創新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