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Geek研究僧創作立場聲明:今年最強的空氣級游戲本【聯想拯救者R9000K2021】到底有多香?以至于加價2000元都買不到。本文就帶你全方位了解這款產品的優勢與不足,也期望能夠給大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Geek研究僧
創作立場聲明:今年最強的空氣級游戲本【聯想拯救者 R9000K 2021】到底有多香?以至于加價 2000 元都買不到。本文就帶你全方位了解這款產品的優勢與不足,也期望能夠給大家挑選旗艦級游戲本時打一個樣,看看國產游戲本的標桿水平
一、加價 2000 元都搶不到的 RTX3060 游戲本,R9000K 2021 為何如此備受追捧?
早些年,我們在挑選游戲本時往往會看到主流級、發燒級、旗艦級一類的字眼。大家往往都會覺得這是商家的噱頭,一笑了之。然而今年,我學到了一個新的詞語——「空氣級游戲本」,大家再也笑不出來了。
什么是空氣級游戲本呢?指的就是那些因為顯卡性能強勁、散熱效果出色、性價比突出,被敏銳的“礦工們”盯上了,首銷就賣光,后續仍缺貨的游戲本,比如聯想的拯救者系列(Legion)就是空氣本中的優秀代表。拯救者系列(Legion)最早發布于 2017 年的 CES,經過 4 年的迭代已經擁有了極高的產品辨識度和市場認可度。
目前在售的熱銷機型包括了 R7000、R7000P、R9000P、R9000K、Y7000、Y7000P 等幾個型號,他們在屏幕、機身、燈效、散熱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我給大家整理了一個清單表,如下圖所示,如果需要詳細信息,戳「《聯想拯救者 2021 系列配置整理表格》」
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拯救者系列(Legion) 熱銷的游戲本中覆蓋了從 5000-16000 元的全價位,并且具有如下特征:
今天要給大家上手的就是聯想拯救者 R9000K 2021 系列中的基礎款,它的配置如下所示,相比于同期的 intel i7-11800H 處理器版本便宜 800 元,這也是 AMD 的性價比體現。那么這款年度真香空氣本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性能釋放以及何種優勢亮點,我們來認真地了解一番。
二、AMD 銳龍 7 5800H + 滿血 RTX3060 釋放出怎樣的性能表現?
入手聯想拯救者 R9000K 2021 后,大家肯定最關心的就是這款游戲本的性能釋放,從硬件配置上來看,這款游戲本已經擁有了相當均衡的搭配——AMD 銳龍 7 5800H + 滿血版 GeForce RTX3060 Laptop GPU。
1??【CPU】:R9000K 2021 搭載了 AMD 銳龍 7 5800H 移動處理器,基于 Zen 3 架構,8 核心 16 線程,7nm 制程工藝,主頻 3.2GHz,最大睿頻 4.4GHz,三級緩存 16MB,TDP 45W,峰值功耗 80W。
CPU-Z 的性能測試,單核測試得分 575.5 分,多核性能 5827.6 分。GeekBench 5 單核性能得分 1424 分,多核性能得分 8238 分。在CINEBENCHR15 的 OpenGL 測試結果為 158.84fps,CPU 測試結果為 2179cb,CINEBENCH R20 的測試結果得分為 5032cb,CINEBENCH R23 測試中,單核性能得分 1390pts,多核性能得分 12971pts。
將上面的測試數據對比 intel 第 10 代、第 11 代酷睿處理器,以及早期測試的別家同配置 5800H,可以看到,雖然單核性能 i7-11800H 強于銳龍 7 5800H,但是在多核性能方面,銳龍 7 5800H 則是反超 i7-11800H。得益于 R9000K 2021 出色的散熱和硬件配置,通過 CINEBENCH R15 進行 20 次的連續測試可以看到,銳龍 7 5800H 釋放了 2077-2102cb 的性能區間,最大衰減幅度在 1.18%,CPU 運行的穩定性非常不錯,甚至要好于 i7-11800H 連續測試時的穩定性。
2??【顯卡】:R9000K 2021 的顯卡是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從 GPU-Z 的數據來看,NVIDIA CUDA? 核心數量 3840,加速頻率 1283-1703MHz,搭載 192bit 6GB GDDR6 顯存。功耗可選 80-115W(搭配 Dynamic Boost 2.0,可以實現 15W 動態增強功耗,最高可以達到 130W)。
因為 R9000K 2021 支持 Dual-Direct GFX 雙模顯示,保留了「獨顯直連」與「混合模式」兩種圖像輸出模式,能夠有效兼顧性能與續航。因此,為了充分展現這款游戲本的性能,本文的所有測試均采用獨顯直連模式進行。
在 3DMark 測試中,Fire Strike Extreme 的 DX11 場景下得分為 10060 分;Time Spy Extreme 的 DX12 測試場景得分為 4329 分;Port Royal 光追場景的分為 5307 分,總體來看性能表現出色。
我們把測試數據同不同功率的 RTX 3060、RTX 3070 進行對比,可以看到 R9000K 2021 所搭載的滿血版 RTX 3060 在 DX12 和光追場景的測試得分已經齊平甚至超越 95W 的 RTX 3070,這種性能釋放還是相當的不錯,當然這也離不開獨顯直連的賦能。
在「實時光線追蹤技術」方面,升級了 RT Cores 的 RTX 30 系列 Laptop 在光追性能上又有了較大的提升,因為光線追蹤是幀率的負優化,可以看到分辨率越高,開啟光追特效之后的衰減程度也會遞增,不過整體表現要好于 RTX 20 系列。
在「DLSS 2.0」方面。RTX 30 系列 Laptop GPU 大幅提升了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技術的計算能力,即使是 2560×1440 分辨率的筆記本也能夠高幀率穩定運行 3A 大作了。通過下圖就可以看到在《賽博朋克2077》中,2K 分辨率 + 最強光線追蹤下僅有 33FPS 的幀率,而打開了DLSS 2.0 超級性能之后,幀率直接飆升到了 85FPS,提升 157.58%,直接實現從畫面卡的飛起優化至流暢運行,《地鐵:離去》也是類似的情況。通同時,DLSS 2.0 的提升幅度與渲染的幀率正相關,2K 分辨率下開啟 DLSS,畫面幀率的提升幅度要強于 1080P。此外,《古墓麗影:暗影》則是前代 DLSS 1.0,相比于其他幾款支持 DLSS 2.0 游戲的提升幅度相差巨大。
接下來,我們看看幾款 3A 大作的游戲性能表現,主要對比 RTX 3060(105W)、RTX 3070(95W)以及 RTX 3060(130W) 在1080P 和 1440P 分辨率下的表現 。《控制》的高畫質下,所有顯卡都能夠流暢的運行,哪怕是 2K 分辨率下。但在高畫質+高光追下,均未達到 60FPS 的及格線。在開啟 DLSS 后,基本消解了光線追蹤帶來的負面系數,令人欣喜的是,RTX 3060(130W) 的實際幀率甚至要好于 RTX 3070(95W)。
第二款游戲使用的是《古墓麗影:暗影》的內置游戲性能測試 DEMO,可以看到在 1080P + 最高畫質 + 最強光追,大家都能夠流暢運行,但 RTX 3060 在 2K 分辨率下有些吃力了,建議關閉光追或者打開 DLSS。因為這款游戲僅支持 DLSS 1.0,居然在 1080P 分辨率下還出現了負優化,令人費解。
接下來測試的三款游戲因為沒有同場景的往期數據,就只放 R9000K 2021 的數據了。以《賽博朋克2077》為例,不打開光追特效時,1080P + 超級畫質下 RTX 3060(130W) 能夠流暢運行,而打開超級光追后特效下就卡的不行,都在 30-40fps 徘徊。開啟 DLSS 2.0 后則是一劑強心針,直接提升 150-200%,基本上都能流暢的運行了。但是 2K 分辨率下不能開光追,否則依舊無解。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的 1080P / 60fps 光追推薦配置為RTX 3070,但實測 R9000K 2021 的 RTX 3060(130W) 表現也非常不錯,在究極畫質+究極光追下,1080P 能夠流暢運行,2K 略顯卡頓,開啟 DLSS 2.0 后就沒有運行壓力了。
最后測試新一代顯卡殺手——《地鐵:離去》,它內置了 Benchmark,一共有 Extreme、Ultra、High 三個畫質檔位,分別對應高中低三檔的光追特效。可以看到在 Extreme(高光追) 畫質下只有 27fps,開了 DLSS 2.0 基本流暢。Ultra(中光追)畫質下基本流暢,開 DLSS 就相當流暢了。如果是 High(低光追)畫質下,不開 DLSS 都能夠流暢運行了。至于 2K 分辨率的測試,我就沒折騰了,等我下次測試 RTX 3070 甚至 RTX 3080 再來試試吧。
總結一下前面幾項 3A 大作的對比測試,可以看到在《賽博朋克 2077》、《控制》、《古墓麗影:暗影》 、《使命召喚 17》等游戲的最高畫質測試中,RTX 3060 Laptop(130W) 相較于 RTX 2060 Laptop (105W)表現出了19.72-41.07% 等不同程度的性能提升。
RTX 3060 Laptop(130W) 相較于 RTX 3060 Laptop (105W)表現出了9.43-13.75% 等不同程度的性能提升。這說明同一張顯卡不同功耗下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議有條件的同學還是優先考慮滿血版 + 帶顯卡直連功能的游戲本。不過在《古墓麗影:暗影》的測試中,負優化存疑。
RTX 3060 Laptop(1080P) 相較于 RTX 3060 Laptop (1440P)表現出了31.43-175.00% 等不同程度的性能提升。由此看來分辨率果真是幀率殺手, RTX 3060 Laptop(140W)對于 2K 分辨率的 3A 大作流暢運行只能算溫飽,不過好在 DLSS 2.0 的加持,能夠極大地提升流暢性,這也是現行比較合適的折中方案了。
3??【整體性能】:整體性能方面,R9000K 2021 在 PCMark10 EXTENDED 的基準測試場景中,總體得分 8485 分,基本功能得分 9527 分,生產力得分 9109 分,數位內容創作得分 9904 分,游戲得分 16300 分。總體來看表現非常不錯。
4??【烤機表現】:最后我們通過烤機來看看聯想拯救者 R9000K 2021 的散熱效果,在室內溫度 26℃ 的環境中用 AIDA64 單烤 FPU,可以看到 CPU 的溫度在 85℃ 比較穩定,CPU 的核心頻率一直穩定在 3.8GHz,并沒有出現降頻,功耗維持在 77.82W 左右。而單烤GPU 的功耗穩定在 130W 左右,滿血版 RTX 3060 果然名不虛傳,而且發熱控制出色,GPU 溫度也僅有 71℃。
Furmark+AIDA64(FPU) 雙烤測試 30 分鐘后,CPU 主頻依舊能夠維持在 3.8GHz、CPU 初始功耗為 77.76W,后續降到 55W 左右,CPU 溫度為 95℃。GPU 功耗為 115-120W,GPU 溫度為 74℃,CPU + GPU 的總功耗為 175-180W,性能釋放表現較好。通過紅外線熱成像儀觀察,可以看到雙烤時的 C 面 和 D 面的最高溫度也就 43-44℃,溫度控制相當的優異。最關鍵的是,R9000K 2021 全負載散熱時的風扇噪音在我最近測試過的游戲本中算是最安靜的,足以說明霜刃 Ultra 散熱系統 3.0 的強大,我覺得從 9000P 升級到 9000K 的加價真的算是物有所值。
5??【充電續航】:R9000K 2021 使用的是 20V × 15A = 300W 功率的電源適配器,適配器的體積雖然比較夸張,但是重量還算可以接受。此外,官方宣稱 R9000K 2021 這臺筆記本尾部的 USB-C 端口還支持最高 100W 的 PD 快充,開機充電可兼容 65W 擋位,關機最低支持 45W 擋位。
但從我的實際體驗來看,開機狀態下無法使用 PD 快充而在關機狀態下可以支持 65W 的 PD 快充,開機的一瞬間,峰值功耗能達到 80W 左右,然后就下降到不到 1W。我覺得目前對于 R9000K 2021 而言,關機狀態下的 PD 充電感覺只能應急。所以建議大家還是搭配原裝的 300W 大功率適配器,30 分鐘就能充滿 50% 電量,一小時可充至 80% 以上。
在續航方面,R9000K 2021 擁有 80Wh 的大容量電池,我們借助 PCMark 10 的現代辦公場景測試極限續航表現(最低亮度 / 飛行模式 / 節電模式),可以看到筆記本從 100% 放電至 5%,續航時間為 3 h 54 min。續航相比于傳統游戲本中算是不錯的,不過相比于新一代的 5800H 游戲本,可能續航能力就稍顯薄弱了一些,這估計也是性能釋放出色的代價所在吧。
三、除了性能之外,R9000K 2021 做出了哪些不一樣的特質與亮點?
聯想拯救者 R9000K 2021 除了硬件配置的過硬外,我覺得它還有很多的亮點值得跟大家說道說道。
1??【外觀設計】:首先就是 R9000K 2021 的外觀設計,我剛開箱的時候,甚至以為這是一臺商務本。因為它的機身厚度為 20.1-23.5mm,算上 2.5kg 的重量,這在游戲本里算是比較輕薄的存在了。
在其他的外觀細節方面,三面的鈦晶灰金屬機身,搭配上棱角分明的邊緣,顯得低調內斂的同時,你也能感受到它的質感出色。
R9000K 2021 的 A 面相當的克制,只有右下角的「Lenovo」和左上角的「LEGION」,當然在亮燈狀態下,這個“Y”字可是會發出 RGB 的燈效,算是低調之外的一抹靈動。
在 R9000K 2021 的 A 面要是要比鍵盤的組件突出一些,因此在開蓋時也是相當的方便,而且這里還加入了「LEGION」的標志。
R9000K 2021 的屏幕部分為三面超窄邊框設計,頂框集成了一顆 Tobii Horizon 功能的攝像頭和工作指示燈,而拾音的麥克風則被放到了底框上。
R9000K 2021 的 C 面,采用了 LEGION TrueStrike 原感 RGB 鍵盤,全鍵盤、大尺寸、觸控板靠左,都值得好評。鍵帽表面采用了有機硅涂層,你會清晰地感受到它的防油污能力確實不錯。電源鍵位于 C 面鍵盤區域上方的正中位,旁邊是密集的開孔,承擔著散熱進風口的作用。
在按鍵體驗方面,R9000K 2021 的鍵位采用了兩段回彈的硅膠帽結構,所以按壓起來會更加平滑,1.3mm 的鍵程也能夠提供更長的行程觸感。我個人的感覺,使用起來比較接近于蘋果妙控鍵盤的效果,干脆利落,絲毫不會拖泥帶水,這是長時間文本輸入的有效保障,像我這樣高速率碼字的童鞋應該會喜歡上這種手感。
此外,R9000K 2021 在組合鍵位上加入了一定的巧思,比如 Fn + Q 就能夠快速切換三檔性能、還有幀率、燈效一類的快捷鍵,不一而足。你在長按 Fn 鍵時,可以配套觸發的鍵位同樣會亮起光,這點比較人性化。不過我覺得聯想可以考慮把能夠切換的鍵位標記下符號,強化用戶的記憶。
而且鍵盤是通過 Corsair? 海盜船 iCUE 鍵盤燈效管理系統實現的三級 1600 萬色 RGB 背光,可逐鍵定義燈效,這個 RGB 燈效應該算近年來見過的既亮且炫的優秀課代表,印象里也就外星人、雷蛇這種職業玩燈的品牌能夠與之媲美了。
上下左右的方向鍵也是完整的尺寸,只是進行了位置的下移,R9000K 2021 的觸控板也很有意思,一體式 AG 磨砂玻璃材質,觸摸的定位感相當的出色,已經達到了 MacBook 的水準,你就知道我個人對于它的認可度有多高了。
R9000K 2021 的中框部分可能是聯想拯救者對于 9000K 這個系列最下氣力的地方,一方面是 I / O 端口異常豐富,包括了 3 x USB3.2 Gen1 Type-A、1 x USB3.2 Gen1 Type-C、2 x USB3.2 Gen2 Type-C、3.5mm 二合一音頻接口、HDMI 2.1、 RJ45 千兆網口、電源接口。
而且你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每面中框都預留了一個 USB-C 接口,這對于我這種多雷電設備的用戶而言相當友好,比如直接在側面就能夠外接雷電 3 PSSD。此外這臺筆記本還在右側加入了攝像頭電子開關,用以保護隱私。尾部接口上方也有接口的類型標注,細節把握到位。
在外接顯示器的輸出能力方面,HDMI 2.1 和 Type-C 集成的 DP1.4 視頻輸出協議,都能夠滿足 4K@120Hz 的視頻輸出能力,我就籍此外接了一個 3.5K/100Hz 和 4K/60Hz 的顯示器,無壓力組成了三屏。我個人比較期待在未來能夠看到 RJ45 網口上的升級,當然雷電 4、USB 4.0 也應當安排上。
另一方面,游戲本的中框腰線乃至散熱出風口還能發光,你敢信?R9000K 2021 在中框的散熱出風口到鍵盤基座的 U 型區域都加入了 RGB 氛圍燈帶,搭配 363 顆獨立 RGB 燈珠,可以通過海盜船 iCUE 自定義個性化氛圍燈效。之前我還吹完 R900K 低調奢華有內涵,沒想到開了燈發現居然是個“悶騷”。
最后來看看 R9000K 2021 的 D 面,這款游戲本的背殼使用了密集的散熱開孔,相比于柵欄還是要更加美觀一些。一長兩短的散熱腳貼也能夠抬高筆記本底部的散熱空間。
此外,R9000K 2021 的支持 180° 的全屏開合角度,這對于一款游戲本而言,已經算是超綱的要求了。畢竟許多商務本都沒有做到,當然我覺得聯想并非在炫技。而是因為這款游戲本的相對輕薄,像我這樣的深度用戶真的會選擇把它當作生產力工具帶出門。畢竟放至水平的屏幕能夠更加方便地分享展現給周圍的人,還是相當的加分。
2??【內部構造】:看過了 R9000K 2021 的外觀之后,肯定有小伙伴會對它的內在更加好奇,我就帶你們看一看,掀起它的底蓋。實話實說這款游戲本的底蓋拆解確實不容易,大家需要使用撬棍,耐心從燈帶的邊緣撬入即可開蓋。
開蓋之后,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覆蓋全區的 Vapor Chamber 真空液冷均熱板,5 根 10mm 的散熱銅管、兩個 10V 的 TSI 渦輪增壓風扇以及 300 片 0.1mm 的超薄銅合金散熱鰭片,它們共同組成了 R9000K 2021 的霜刃 Ultra 散熱系統 3.0(下圖紫色)。
在風道設計上,R9000K 2021 采用了全區進出風的設計,電腦的 D面、C 面縫隙甚至鍵盤區域都能實現三區進風,同時中框的四個出風口承擔了快速排出熱風的作用。而且多顆獨立溫度傳感器,智能控溫,多區石墨均熱結構,都能夠有效減少高負載下鍵盤高溫點。這些都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聯想拯救者所作出的努力。所以 9000K 系列在定價方面也要比其他機型貴上不少,當然也就帶來了更好的散熱能力。
其次,通過仔細觀察前面的總體圖,你可以發現 R9000K 2021 搭載了「三星 16GB DDR4-3200MHz 雙通道高頻內存」(前圖綠色部分),內存還擁有屏蔽罩,可以保障運行的穩定。
通過 AIDA64 測試可以看到,內存時序為 22-22-22-52 CR1,讀取速率為 47145MB/s、寫入速率為 37211MB/s、復制速率為 41986MB/s、時延 81.5ns。L3 Cache 的讀 / 寫 / 拷貝數據分別為 373.31GB/s、405.91GB/s、382.62GB/s。如果有更高性能追求的同學,可以考慮上一對 16GB 的高頻內存組成 32GB 的雙通道。
在硬盤方面,R9000K 2021 使用的是「西數的 SN730 NVMe 固態硬盤」(前圖藍色部分),可以理解為 SN750 的 OEM 馬甲版本,型號為 SDBPNTY-1T00-1101,主控芯片為閃迪 20-82-00700-A2,緩存顆粒為南亞 2GB DDR3L 1866,閃存顆粒為 96 層 3D NAND TLC,容量為 1TB,使用的 NVM Express 1.3 標準。網卡方面,R9000K 2021 使用的是「AX200」,支持最新一代的 WiFi 6 技術。
在 PCMark 10 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中,帶寬為 275.52MB/s,平均存取時間為 97μs。在ATTO Disk Benchmark、TxBENCH 等其他主流軟件測試的結果中,可以看到西數 SN730 固態硬盤的順序最大讀速在 3200-3000-3400 MB/s 左右,最大寫速在 2600-3000MB/s,讀寫性能強勁。
R9000K 2021 也支持擴展一根 NVMe 固態硬盤,我個人建議可以額外入手一條 1TB 及以上容量的硬盤作為倉庫盤,考慮到目前硬盤都被 CHIA 順走了,大家可以考慮一些物美價廉的入門級 NVMe SSD,比如金士頓家的 NV1 系列的 1TB SSD 固態硬盤。
京東
Kingston 金士頓 NV1 NVMe M.2 固態硬盤 1TB(PCI-E3.0)749元包郵PCIe 3.0規格寫速1700MB/s去購買
這款硬盤采用了單面 PCB 布局,包括一顆群聯的 PS50132-E13-31主控和四顆 QLC 顆粒的閃存芯片。硬盤使用 PCIe 3.0×4 的通道、NVMe1.3 協議標準,理論讀寫速率分別為 2100MB/s 和 1700MB/S,總體寫入量(TBW)為 240TBW。可以看到 PCIe 3.0 的金士頓 NV1 NVMe SSD 在主流軟件測試的結果中,順序讀速在 1800-2000MB/s,順序寫速在 1500-1700MB/s,用來當倉庫盤是足夠了。
其他細節方面,相信你還能夠發現隱藏在主板邊緣、散熱柵欄旁的 RGB 氛圍燈帶,我也是第一次在散熱出風口上見到燈帶,Respect!為了讓你更有戰斗力,RGB 無所不在!
3??【屏幕】:接下來,我們要把體驗的重心放到屏幕上,今年的旗艦級游戲本無一例外地開始升級到 2.5K / 165Hz / 16:10 / 10bit 色深(8bit+FRC) / 500nits 的硬指標,上一輪這么大的陣仗還是從 1366×768 進化到 1080P 的階段。過去電腦屏幕不如手機的基本論調可能要改寫了。
R9000K 2021 的屏幕為華星光電出品的 LCD 屏幕,型號為 MNG007DA1-1,屏幕尺寸為 16 吋,屏幕比例為 16:10,因此它的分辨率達到了 2560 × 1600(189ppi),相比于標準的 2K 分辨率(2560 × 1440),在短邊像素上增加了 11.11%,在游戲影音之外,兼顧了一定的生產力。
除了屏幕的比例很有特色外,R9000K 2021 的屏幕還使用了 165Hz 的高刷新率屏幕,可以將 RTX 3060 Laptop GPU 釋放的性能充分發揮出來,而不會溢出。對于游戲玩家而言,會是很不錯的體驗。
接下來我們對屏幕進行基本素質測試,聯想拯救者 R9000K 內置了 X-rite色彩管理,號稱出廠校色、平均ΔE<2。你可以在 x-rite Color Assistant 中選擇不同色彩配置文件:sRGB、Rec.709、Default,有助于專業用戶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進行差異化的設置。不過 sRGB 的配置文件亮度只有 120nit,個人還是推薦大家使用 Default 模式,號稱是 sRGB 的亮度強化版。
那么這塊屏幕的實際表現如何呢?我們開機預熱 1 個小時以上,然后借助紅蜘蛛 Spyder X 校色儀,對屏幕進行校準之后,測試屏幕素質。R9000K 2021 的屏幕色域達到了 99% sRGB,伽馬曲線也是貼合準確的 2.2 光度(標準)、屏幕最大亮度 565.1nit(非常亮)、對比度 1230:1、白點 6240K(稍暖)、色準 ΔE 平均 0.91。
顯示器額定值約等于是整個屏幕性能的打分,R9000K 2021 在色域、對比度上表現最優;表現尚可的是色調響應、亮度均勻性、色彩精準度;色度均勻性表現次之;白點表現稍弱;整體的得分為四星半。總體來說這塊屏幕還是不錯的,色域大,色準較好,用來修圖改視頻完全沒有問題。可以說這是一塊相當優異的屏幕了,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游戲本甚至旗艦級商務本的水準。在我個人心里已經可以和 MacBook 的屏幕你來我往的打擂臺了。
當然以上都是旗艦級游戲本的硬性指標了,我們來說點獨家的。首先,R9000K 2021 的這塊屏幕達到了 VESA Display HDR400 認證標準,而且還支持杜比視界(Dolby Vision),什么概念?這應該是你能夠買到的頂級 HDR 筆記本屏幕了。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在 B 站一類的網站上進行適配,所以無法開啟 HDR 檔位,但是使用自帶播放起就能夠播放本地的 HDR / 杜比視界片源,效果也是非常出彩。目前越來越多的 3A 大作也逐步開始支持 HDR 功能,相信 R9000K 的屏幕能夠在未來發光發熱。
面向游戲用戶,R9000K 2021 還擁有 G-Sync & FreeSync Premium 雙料防撕裂功能,能夠有效減少游戲畫面的撕裂感,這一方面也源于 G-Sync 對于 FreeSync 設備的兼容。此外,R9000K 2021 的屏幕擁有 5ms原生響應時間,通過 OD 技術能夠將延時降到 3ms,這對于看重即時響應的 FPS 游戲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意義,高端玩家和職業選手能夠因此獲益。
最后,考慮長時間用眼的用戶需求,R9000K 2021 的屏幕也加入了萊茵硬件級低藍光認證和 DC 調光無頻閃。我覺得防藍光和無頻閃真的算是當代年輕人的剛需了,每天 10 個小時以上的高強度用眼。可以看到下面的動圖中,最低亮度的 iPhone 12 Pro 頻閃已經非常明顯了,而最低亮度的 R9000K 2021 則沒有明顯的頻閃問題,足見 DC 調光的出色效果。
4??【軟件適配】:最后,我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 R9000K 2021 在軟件適配方面擁有不少的亮點。首先就是這個 Tobii horizon 功能,它能夠通過攝像頭智能檢測人臉,在游戲中能夠進行六自由度動作的頭部追蹤,便于自然地延伸游戲視角。
在隱私保護與節能方面,攝像頭可以監測特定的用戶是否在屏幕前,用戶離開后就能夠降低屏幕亮度、模糊屏幕內容或者自動鎖定,最大限度的保護隱私和節省電量。用戶回來后又能夠迅速的點亮屏幕,這在紛繁復雜的辦公環境中,這種級別的隱私保護功能真是雪中送炭。不過可能唯一的不足就是攝像頭需要長時間的開啟,增加設備耗電了。
▼六自由度動作的頭部追蹤
▼面部識別技術下的屏幕模糊、屏幕亮度降低及屏幕喚醒
此外,R9000K 2021 內置了一套聯想電腦管家,你可以概覽到當前的硬件狀態、并對散熱模式、顯卡模式進行快速設置。在散熱模式上有均衡模式、安靜模式以及野獸模式,我個人推薦全局打開野獸模式,能夠自適應的調節風扇轉速和功耗。在顯卡模式上,R9000K 2021 擁有混合模式與獨顯模式,除非出門在外辦公使用電池續航時建議混合模式,其他場景下建議都使用獨顯模式提高性能表現。在實用工具選項中,集成了防誤觸開關、Over Drive 減少畫面延遲、一鍵錄屏、Nahimic 音效、x-rite 色彩管理等功能。
這個 Nahimic 音效,我們值得單獨拿出來說一說,該項軟件可以調節音頻的環繞輸出和均衡器、麥克風的拾音和回聲消除、游戲中的聽聲音定位。還可以通過共享音訊功能接駁藍牙音箱,以此擴展主機聲道。而且 R9000K 2021 所擁有的兩顆哈曼定制的超線性揚聲器,通過雙懸臂結構優化揚聲器的沖擊響應,余波更少,樂器分離度更好,聲音更加清脆。搭配 SmartAMP 智能功放功能,能夠讓外放聲場更加立體清晰。
四、如何評價 R9000K 2021 這款游戲本的實際體驗?
經過本文的測評之后,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 R9000K 2021 的使用體驗,從【產品優勢】上來看,R9000K 2021 極強的產品力,無論是外觀設計的出色、內部做工的精細、散熱模組的強大、炫酷的 RGB 腰線氛圍燈還是硬件配置的均衡,都可以說是目前游戲本產品中的天花板存在了。
而且現在聯想拯救者系列已經開始關注到一些游戲本容易忽視的細節體驗,諸如 HDR400 / 硬件級防藍光 / DC 調光無頻閃 / G-Sync + FreeSync 的屏幕、集成 Tobii horizon 功能的攝像頭、哈曼定制的超線性揚聲器、Nahimic 音效、杜比視界的播放能力,都讓這款游戲本逐步擁有了超一線的國際水準。講真,我過去只有在 3 萬元外星人筆記本上能夠看到這種打磨細節,追求差異化功能的體驗,我看到了聯想拯救者的野心和潛力。
當然在這一輪的深度使用中,我也發現 R9000K 2021 某些值得改進之處,比如它的 I / O 端口分布比較激進,我個人當然喜歡左右中框的全 USB-C 口。但對于相對傳統的電腦外設而言,USB-A 依舊有其存在的價值,所以可以考慮在右側中框加入一個 USB-A,以滿足 U 盤插拔或者鍵鼠接駁的需求。
其次就是 300W 的電源適配器依舊體積偏大,日常出門通勤稍顯不便,同時現有的 60W PD 充電只能在關機狀態下進行,此外 4 個小時左右的極限續航能力在搭載了銳龍 7 5800H 的游戲本中表現稍弱。最近我留意到在今年 5 月 25 日 USB-IF 組織更新的 v2.1 版本 USB Type-C 線纜和接口標準中,將其供電能力升級到了最高 240W,并被命名為擴展電力范圍(Extended Power Range)。希望聯想拯救者能夠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游戲本,真正解決游戲本電源攜帶不便的使用痛點。
最后是希望 R9000K 2021 能夠在下一代 AMD 處理器版本中加入雷電 4 或者高速率的 RJ45 網口,我的宿舍目前都是萬兆網了。相信未來這個 5Gbps 乃至萬兆局域網的需求還是相當重要的,畢竟我覺得以聯想拯救者這種工業設計水平和散熱模組,完全可以讓這臺游戲本堅持個 5-8 年,我們需要一些“戰未來”的前沿配置。期待 R9000K 2022 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加強大的硬件配置、豐富的細節體驗以及充足的貨源儲備。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
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