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8年10月11日,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的杜富國在執行掃雷任務時,發現了一枚加重手榴彈。面對危險,他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手榴彈突然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那一側。杜富國保護了戰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那時的他27歲。
2018年10月11日,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的杜富國在執行掃雷任務時,發現了一枚加重手榴彈。面對危險,他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手榴彈突然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那一側。杜富國保護了戰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那時的他27歲。
一年后,杜富國怎么樣了?
曾想過“要不要活下去”
在杜富國蘇醒后,家人、部隊、醫院曾遲遲不敢告知他雙眼球已被摘除的實情。但對于這一消息,杜富國說他一點都不驚訝,“我預料到了。”因為他清楚,爆炸產生的威力有多大。
2015年,杜富國進入掃雷大隊,他曾進出雷場1000余次,累計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對于加重手榴彈爆炸的威力,他心里有數。
但是,即使預料到了最壞的結果,真讓這個27歲的年輕小伙子去接受突如其來的雙手截肢和永遠黑暗的雙目失明,還是太過艱難。
那段時間,杜富國瘦了將近二十斤,身體極度虛弱,只是下床走幾步路就覺得頭暈眼花。
杜富國:那時候我一直在問自己,我要不要活下去?或者我要不要重新站起來?
除了雙眼球被摘除,雙手被炸斷更是破壞了他觸摸感知世界的能力以及身體的平衡,不要說日常的生活起居無法完成,就連走路都變得艱難起來。
在床上躺了半個多月后,杜富國開始嘗試下床走路。剛開始的那兩分鐘依然會感到暈,但杜富國覺得堅持過去了后面就沒什么,一樣可以正常地走,只是需要扶墻而已。
步子雖然挪得很慢,但從那個時候,杜富國就開始鼓勵自己要振作起來。
為了治療和康復,一年多來,杜富國做了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手術,渾身傷痕累累。由于屬于疤痕體質,杜富國身上的疤痕容易增生,所以,他每個月都需要打兩次疤痕針。而由于身上的疤痕太多,杜富國每一次需要忍受30到60針。
當記者問到打疤痕針疼不疼時,杜富國回答:“如果打起來不痛,效果就不好,當打著很疼的時候,這個疤也就好得差不多了。”
在杜富國看來,這點疼痛,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我康復最好的就是心態”
為了恢復走路這一最基本的能力,同時增強自己的體能,杜富國在反重力跑臺上開始了他的長跑訓練。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一直跑到了十公里。一段時間之后,杜富國已經可以在戰友的帶領下在操場上自由地奔跑。
記者:當你很多很熟悉的動作找不回來的時候,那種挫折感會強嗎?
杜富國:從剛開始到現在,其實我覺得康復最好的就是心態。因為我遭受了很沉重的打擊之后,后面我覺得對生活充滿信心,一旦充滿信心過后你就不會輕易放棄。我覺得一次不行我會嘗試上百次、上千次。
“我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的正常人”
走路跑步,穿衣吃飯,刮臉洗漱,從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開始,杜富國逐步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價值和生活方向。
后來,他又開始嘗試自己鋪床疊被,并且要像在部隊那樣,把被子疊成“豆腐塊”。
在杜富國看來,這個年紀的他應該是照顧父母的,現在卻是父母在照顧他。剛開始,戰友也會幫杜富國很多,但他覺得這反倒會把自己“寵”壞,不讓他們把自己當病人:“我就是正常人,我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杜富國媽媽:他有點排斥我們的照顧。看到他努力,心酸是心酸,但是也很欣慰。他能坦然面對這一切,這是對我們最大的安慰。
杜富國還展示了他現在的寫字水平,他在一張A4紙上寫了四個字“永遠前進”。
為什么要寫“永遠前進”? “因為我要向前看,我不向后看”。
在生活的戰場上,
杜富國依然是強者!
視頻加載中...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