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熱播劇瘋狂刷屏,如《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等等。作為一名網貸參與者,小編除了關注到劇中情節,更是發現這兩部劇中,互聯網金融廣告相當密集。和信貸、愛錢進、悟空理財、PPmoney、人人貸等多家平臺的中插廣告十分熱鬧。
據統計,從2016年底到2018年,《白夜追兇》、《軍師聯盟》、《余罪》、《極限挑戰4》等16部熱門大劇和綜藝節目中,出現了11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廣告,其中以影視中插廣告呈現的平臺有8家平臺。有消息透露,一部電視劇的廣告商獨家冠名價格為3000萬元,一集貼片廣告或中插廣告的費用大約為200萬~300萬元。在如今行業嚴監管的情況下,這樣的廣告狂歡,是否能為安全背書?是否又有暗示高收益的嫌疑?出借人又該如何選擇呢?
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趨勢,經過國家監管,P2P市場逐步走上臺面;也有人認為“不看廣告看療效”。而在各平臺中,也呈現著兩極分化的情況,一部分大肆投放,而另一部分平臺則低調內斂,重視修煉內功。
作為頭部平臺的民貸天下就是這樣的存在。在出借人口碑中,民貸天下的低調和穩健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夸大、不虛浮,只踏踏實實地做風控。想必也有不少用戶,正在默默享受著這個低調平臺的按時回款和快速提現,實為難得。
民貸天下一直以辨識風險、理性出借為原則,與每一位出借人對話。謹慎,是對待互聯網金融以及所有投資渠道的基本態度。
近期,民貸天下更是創新地推出了出借人風險教育傳播的各項舉措,選出了五位風險教育傳播大使,通過出借人來提醒出借人,要時刻謹記風險,辨識風險,理性出借,可謂是網貸平臺中的一股清流。
熱播劇中的廣告熱熱鬧鬧,現實中的行業紛紛擾擾。小編認為,在一眾平臺中,民貸天下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思路,而非盲目跟風加入廣告混戰中。在行業現階段,通過風險教育的宣導,為公眾減少焦慮和恐慌,并幫助出借人理性辨識風險,相比蜂擁的廣告,這對于廣大出借人來說更有意義,也彰顯了民貸天下作為一個頭部平臺所具備的大氣和社會責任感。
雖然廣告滿天飛,但出借人一定要學會辨識,若涉及高息宣傳,其實是不符合監管規定的,已有不少平臺因此被進行處罰。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有平臺曾因發布違法廣告多次被罰。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或許,在廣告中,這樣一行不顯眼的小字才是投資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