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期,貸余百億級P2P網貸平臺“團貸網”祭出的“驚天一雷”, 讓許多出借人一時間無所適從。平臺出現問題后出借人第一時間要做什么?所投資平臺已經立案,出借人接下來應該如何挽回損失?平臺出現問題后怎樣保留證據?如何避開“維權陷阱”防止二次傷害?
近日,麥子金服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賬號發布了一篇題為“問題P2P平臺出借人自救指南”文章。文內列舉了P2P網貸平臺出借人在遭遇平臺各種問題時的應對方法。
解答視頻可點擊鏈接查看
手機端:https://m.nonobank.com/nono-standalone/help/#/home
P C 端:https://www.nonobank.com/Report/Answer
以下為其中專業律師解答要點:
一、平臺出現問題后出借人第一時間要做什么?要立即報案嗎?
答:
(一)平臺出現問題后出借人首先應當收集證據材料,例如:投資協議、匯款憑證、宣傳資料以及與平臺的溝通記錄、以證明他和這個平臺實際上是做過交易往來的。
(二)廣大出借人應當以最快的速度攜帶相關證據材料(即使材料是不完整的)主動向住所地公安機關報案,若案件已形成規模,公安會告知前往對案件有管轄權的經偵支隊報案,如果出借人身處異地,出借人可以用郵寄的方式寄送舉報材料至當地公安機關。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一般是指平臺所在地的公關機關。報案可以以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公安機關都應當接受。以口頭形式報案的,由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制作筆錄,經宣讀無誤后由報案人簽名。
(三)在某種情況下,存在部分平臺已經逾期很久,但又沒有被公安機關立案,那么建議平臺出借人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因為報案是建立在平臺存在刑事問題的基礎上的,如果平臺在正常經營,公安機關可能不會立案處理。所以,無論是哪一家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如果只是單純的債權發生逾期,出借人其實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二、所投資平臺已經立案,出借人接下來應該做什么來挽回損失?
答:
(一)如果平臺已經被立案,出借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存證據,這包括各類的投資憑證、相關投資協議。
(二)出借人還可以加入合法的維權群,與其他出借人進行信息上的良性交流。但是,出借人應該謹防陷于維權陷阱,不要輕易繳納任何維權費用。因為如果一個平臺已經被立案,其實就進入了正常的法律處理的司法通道中。
(三)在此期間,出借人除了自行溝通外,還可委托專業律師或合法的第三方代為溝通和傳遞信息,但應當杜絕違法上訪、暴力維權等過激維權行為。因為過激的維權行為對案件本身是起不到任何幫助作用的。
三、平臺出現問題后如何保留證據?
答:平臺出現問題后應當及時保留證據,具體可參考以下方式:
(一)保留投資協議:線下與平臺簽訂書面投資協議的出借人,應準備書面投資協議;通過線上平臺直接注冊的,應打印網站上公布的投資協議性質的文件,并將網站用戶信息頁面截圖。如果相關材料是經第三方公證過的,其效用會更大。
(二)保留匯款憑證:如投資資金從銀行卡直接匯入平臺賬戶的,可以通過匯款銀行柜臺查詢、打印相關資金匯劃記錄,保留好銀行流水并要求銀行加蓋查詢章;如投資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匯入投資賬戶,則需要到第三方支付公司處索要與該筆款項相關的流水清單,并要求公司加蓋公章。具體投資資金的流向,在交易過程中要求資金必須打入第三方的指定法律文件即指定匯款的法律文件也要保留下來。
(三)保留宣傳資料:首先應查找是否保留了紙質宣傳資料;如無紙質資料,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搜索平臺宣傳資料。尤其應關注涉及虛假宣傳、虛假承諾的材料。
(四)保留溝通記錄:如有官方QQ群、微信群,可將群聊天記錄導出保存;如未加入上述群組,則應盡力搜集在投資前與平臺客服或推介人交流的證據。
四、如果平臺被定性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出借人的錢可以要回來嗎?一般周期為多久?
答:
如果一個平臺本身被定性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出借人實際能拿到的金額要取決于公安機關能追回的款項有多少。在此基礎上,按照相應的計算公式和比例分配給出借人。這個不存在平均數,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存在。
五、如果平臺標的是真實的,追回資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
如果平臺標的真實,對出借人來講,能夠追回來的資金也要看債權是否有擔保,或看借款人是否有其他資產可以執行。追回資金的可能性有多大要根據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來看。
六、平臺還在正常運營,但一直延期回款,客服也未做什么回復,怎么辦?
答:
(一)首先無論是哪一家平臺都應該把平臺真實的情況,目前的狀態,給所有出借人及時反饋。
(二)拋開客服是否回復這件事不談,如果一直延期回款,建議出借人與平臺以及其他出借人進行積極的、有效的溝通。
(三)注意保留延期支付和延期回款的證據,以保證自己日后追溯的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七、平臺已經公布兌付方案,且出借人已簽署兌付協議,但遲遲沒有兌付進展,如何應對?
答:
出借人在簽訂兌付協議時,一定要仔細審核,注意上面是否存在明確的兌付時點。在協議內明確注明兌付時點的前提下,如平臺仍未如期兌付,出借人可以采取民事訴訟的方式起訴平臺及/或出借人;如果平臺出現異常則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八、平臺兌付方案為實物兌換,靠譜嗎?
答:實物兌付在法律層面是沒有明文規定禁止的。
(一)首先要看平臺是以什么樣的物品進行兌付。
因為有些實物兌付是無法實際履行的,法律上叫履行不能,這就是不靠譜的。如果這個實物是履行可能的,這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靠譜的,但是出借人要注意實物的實際價值,謹防上當受騙。
(二)要看出借人本身能否接受這樣的兌付條件。
九、實際控制人已經“跑路”的平臺該如何維權?
答:
(一)首先,出借人應該積極觀察平臺動向,平臺本身是否正常運營等情況。如果實際控制人只是由于某些個人原因“跑路”,但平臺本身還在正常運營。出借人應該關注平臺本身動態,同時保留相關證據材料。
如果平臺已經 出現問題,就要根據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遇到問題平臺的應對方法來進行相應處理。
(二)出借人應當團結一致,盡力向公安機關提供追款線索,配合公安機關追款行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十、正規P2P平臺單純作為信息中介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答:網貸平臺、借款人、擔保機構、出借人或多或少都應承擔責任。
(一)嚴格意義上來說,正規的P2P平臺只是一個信息中介服務機構,其作用是幫助供需雙方進行信息傳遞。
(二)中介平臺不能私自設立資金池,交易資金必須由銀行存管。
(三)中介平臺不能直接或變相為出借人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付息。
(四)中介平臺應當對出借人進行風險提示、盡職評估、分類管理服務,同時應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的風險信息。
十一、能否通過起訴擔保公司和第三方銷售平臺要回資金?
答:
(一)如果擔保公司與借款人確實存在擔保關系,這時出借人可以通過起訴擔保方來維權。反之,則無法起訴擔保方。所以,出借人應根據宣傳資料和合同內容確認宣傳中所謂“擔保方”是否真正具有擔保義務。
(二)對于第三方銷售平臺,出借人也應注意協議,確認第三方銷售平臺是否具有連帶責任,不能一概而論。
據悉,“問題P2P平臺出借人自救指南”的主要內容來源于“麥子金服法律援助計劃”視頻節目的第一期。
據麥子金服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由于‘團貸網’等個別大型網貸平臺爆發風險,許多出借人可能會不幸遭受損失。有一部分我們平臺的出借人也可能不幸成為‘團貸網’等平臺風險事件中的受害者。據我們了解,很多出借人在遇到平臺風險狀況時,由于缺乏基本的應對常識和專業指導,往往不知如何處理,從而延誤了最佳處理時機。更有甚者由于處理方式失當,不僅沒能挽回損失,反而遭遇‘維權陷阱’的二次傷害。因此,我們決定啟動‘麥子金服法律援助計劃’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少走彎路。 ”
上述負責人表示,“在3月29日‘麥子金服法律援助計劃’發起后,許多朋友通過麥子金服‘一鍵求援’通道詢問平臺‘爆雷’后的應對問題。
對此,麥子金服對目前收到的數百條問題進行了集中梳理,并把其中存在共性的典型問題邀請了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王繁律師進行專業解答,以視頻等形式呈現給廣大受眾。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風險識別及應對方法普及能為有需要的群體在預防和應對風險方面提供有效的幫助。
不過由于專業律師時間有限,許多個性化問題無法通過視頻形式一一解答,如果朋友們有其他相關問題需要咨詢可以通過麥子金服官網“一鍵求援”通道進行提問。我們會將問題匯總至專業律師處進行解答。”
最后,上述負責人提醒,解答結果為專業律師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與實務經驗的總結分享,僅供參考。
劉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