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臨之際,魯大師連續三年發布假機報告,包含假機地圖,福建省在其中排名第十三,從2018年3月15日到2019年3月15日,在福建省,魯大師APP共驗出假手機約2510臺,占到福建省驗機總數的1.13%。
這樣根據福建省人口基數計算,去年約有12.37萬部假機在市面上流通,這個數字相對于整個福建約3911萬人來說,相當于每約一千個人手中會有一個人買到假手機。這個數字看起來一點都不可怕,但魯大師假機數據報告告訴你,這同時也相當意味著,每1000人中大概會有一個人極有可能飽受假手機給自己帶來的種種煩惱。
福建省去年最受山寨機廠商青睞的是蘋果、三星、華為等手機品牌,消費者購買時要額外注意,如果拿不準可以登錄魯大師APP評估檢測,與官方硬件配置比對。
為什么這么說?據魯大師,假機帶來的危害主要有四種,也是頻頻威脅到消費者使用安全與生命健康的四種。
由于假機來源復雜,使用材料大多劣質,使得消費者購買到的假手機極有可能會遭遇木馬病毒的攻擊,個人信息、銀行賬戶都會裸露在陽光下,給消費者財產安全造成一定損失;使用材料的劣質使得假手機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呈幾何級數增長;劣質的材料還能使假手機的輻射是正品手機的二十多倍;由于假機本就不是由正規商家所銷售,這也造成了消費者的維權難,自身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我們不禁想問假手機都是通過哪些渠道流入消費者手中的?魯大師調研數據顯示,45%是從電商渠道處購得,有32%則從二手買賣獲得,剩下的則是線下不正規渠道。
對于這些渠道有一些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識別,對于電商渠道可以通過全網比價,看看這些網店與正品價格相比是否便宜的離譜;對于二手渠道,則可以要求對方提供購買憑證以及查看過去交易記錄等;在線下一些門店購買時,仔細查看機身內屏、外屏、攝像頭等部位是否出現瑕疵,正規廠商質檢嚴格,不會把瑕疵品賣給消費者砸了口碑,仔細看看包裝字體和說明書圖像印刷是否清晰。同時還要謹防不良商家購買時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