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以下文章,是花了一個星期整理而成,希望對你有用。如何你要配置保險,我認為你一定先關注自己社保。社保是基礎,商業保險是補充,請正確認識這一點。尤其是社保里醫療險。商業保險是由社會保險發展而來的,所以商業保險的很多規則與社保是一脈相承的。對社保
以下文章,是花了一個星期整理而成,希望對你有用。
如何你要配置保險,我認為你一定先關注自己社保。社保是基礎,商業保險是補充,請正確認識這一點。尤其是社保里醫療險。
商業保險是由社會保險發展而來的,所以商業保險的很多規則與社保是一脈相承的。對社保有一個基本的正確認識,能幫助我們更合理的配置商業保險。
說起社保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個大概,但是社保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交錢,怎么保障?恐怕就沒幾個人能說明白了。這次我們按照把社保按照商業保險的邏輯來解讀。分別是概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你能自己回答以下問題,并且明白社保的底層原理。
一、社??傆[
1、社保的分類
按險種分類: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
按照近年國家的政策導向,社保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將來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可能會合并,并增加1個長期照護保險,當然這是以后的事了。
社保分類
2、按參保人群分類,通俗的說就是買社保的人群主要分為4類:
第一類是有固定用人單位的人:
第二類是個體戶、企業雇傭的臨時工等,在社保里叫做靈活就業人員
第三類是城鎮無業居民,也包括未成年人
第四類是農村戶籍且沒有單位的居民
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年國家決定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社保合二為一,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并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合并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目前各地正在陸續落實。
2、社保的特點
1、公平性
社保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他追求的是社會公平,是相對的平等,而不是效率,這體現在三個方
一是出錢與保障多少關系。社保不太追求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說的再直白一些,社保交錢多的和交錢少的人,他們最終獲得保障的差距一定會比交錢的差距小。這個差距是國家運用政策設計、財政補貼等各種方式來縮小的。
二是保障水平。既然要平等,要能覆蓋國家的大部分人,那保障水平肯定是有限的,社保提供的是基本保障,大風險來臨時社保能拖個底,好歹能治病,維持基本生活,但是要想治得好過得好,這就不是社保管的范圍了,這部分可以用商業保險來解決。
三是不限健康狀況。這個特點主要體現在社會醫療保險上,了解商業保險的,人都知道購買與身體健康相關的商業保險,對身體情況是有要求的,不符合健康告知的人,即使愿意出錢,保險公司也不一定會愿意保障他,即使愿意保障,在購買商業保險之前患的一些疾病,保險公司很可能也是不保的。
但社保不同,無論是否健康,只要愿意買社保就保,而且購買之前的疾病也是保障的。舉個例子,一個患有甲狀腺結節的人,就算買到了商業醫療保險之后患上甲狀腺癌的話,大多數情況下保險公司是不保的,但如果買了社會醫療保險還是可以正常報銷的。
2、穩定性
社保是國家牽頭運營的,只要我們的國家有政府在,一定會采取各種措施維持社保的穩定運營,這點不用多說。
最后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該不該買社保?
如果是有正式單位的職工,這個問題就不用考慮了,因為這是強制參加社保的不得不買;
那么如果是其他三類人呢,該不該買社保?
當然要買,社保是國家給人民的福利,除了我們自己交的錢,單位交的錢,國家還投入了很多財政補貼,也就是說拉長時間來看,大部分人從社保中獲得的保障,很可能比買社保花出去的錢要多,不買不是省錢,而是浪費了國家的福利,何況連社保都不買,一旦發生高額風險,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那時候怎么辦?
那我不買社保,只買商業保險,直接跳過公平,去追求效率行不行呢?
我的看法是養老險可能還會有一些特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社保的醫療險是一定要買的,如果了解過國內商業醫療保險的續保,你就會知道目前大陸是不允許承諾保證續保的,一旦一款商業醫療險停售了,消費者很可能面臨身體條件變差,無法重新購買其他商業醫療險的情況。
而社保的醫療險既能保障既往政,又很穩定,正好彌補了商業保險的這個局限,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至少還能拖個底。所以社會保險是基礎,商業保險是補充這一點,請大家牢記。
二、社保五險之養老保險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分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職工的繳費能力和養老金待遇都遠高于城鄉居民,我們從理解一支保險角度,從五個方面了解,分別是:是誰參保,誰管理,怎么交錢,兩個賬戶和怎么領錢。
第一部分:誰參保?
第二部分:誰管理?
第三部分:怎么交錢?
?
第一個交錢的群體是職工和所在單位。
一般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用基數乘以對應的比例,單位交20%左右,各地會略有不同,這部分錢進入統籌賬戶,個人交8%進入個人賬戶。
工資基數是有上下限的,標準一般參照當地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即社平工資,工資再高,最高也只能按照社平工資的3倍交錢,工資再低,會低也只能按照社平工資的60%交錢。
舉個例子,假設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是每月5000元。如果張三工資每月2萬元,最多也只能按社平工資的3倍,即1.5萬元基數交錢;如果張三工資每月2千元,至少也要按社平工資的60%,即3000元基數交錢。
當然,職工的養老保險,單位不一定會按實際工資水平去繳費,所以一般來說繳費基數會低于甚至遠遠低于實際工資。
第二個交錢的群體是靈活就業人員。
這部分人沒有單位幫交錢,錢都得自己來出。按規定這類人以上年度當地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交20%,其中12%進入統籌賬戶,剩下的8%進入個人賬戶。
第四部分:兩個賬戶
?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分兩個賬戶管理的。
1、統籌賬戶:
單位為職工交的那20%和靈活就業人員交的那12%都進入了統籌賬戶,這個統籌賬戶是公共的,一個地區共用一個,而且賬戶是即收即付的。
什么意思呢?我們把它想象成一個公共水池,每個月勞動力交的錢會成為流進水池的水,水池呢,一邊進水,一邊出水,流出去的水就是每個月給退休人員發的養老金。
如果工作的人多,退休的人少,那么進水多出水少,水池就能存下一部分水。反之,如果工作的人少,退休的人多,那么進水少,出水多,水池里的水就會越來越少,甚至有可能干涸,這就是老齡化對社保養老金造成的壓力。
2、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顧名思義就是在每個人名下的賬戶,職工交的那8%以及靈活就業人員交的8%都進入了個人賬戶,進入賬戶的錢會逐漸積累下來,叫做完全積累制。這部分錢不是公用的,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只是我們需要按規定領取,不能隨意支取,相當于強制性養老儲蓄,存在個人賬戶里的錢,政府會幫我們運營,因此還會有一定的收益。
第五部分:怎么領錢
以1997年為界限,在那年之前和之后參加工作的人,領取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同。這里我們主要說1997年之后參加工作的怎么領錢?
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養老金公式:
?
公式里第一個藍色框部分,就是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從公式里可以看出,基礎養老金領取的多少與三個因素有關,工作時交錢的基數,交錢的年限和領錢時當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資,也就是說工作時交的錢越多,交錢的年限越長,退休后從統籌賬戶里領的錢也就越多,同時領的錢會隨著當地社平工資的上漲而逐漸變多,所以社保養老金具有一定的抗通脹作用。
1、統籌賬戶里的基礎養老金,強調三點:
第一,未交滿15年統籌賬戶清零,如果退休時累計繳納的年限不足15年,又沒有按政策補足的,這部分錢就領不到了,就貢獻給社會了。
第二,能領多久算多久,統籌賬戶的錢是不屬于個人,萬一剛領沒多久人就沒了,是剩下的錢不可以繼承的。
第三,個人系數差異減半,雖然交錢越多領錢越多,但是我們從公式里可以發現,如果張三按照社平工資的3倍交錢,領錢的時候這個 3 倍要和 1 倍社平工資做個算數平均3+1的和除以2,張三的領錢系數變成了2,只能按2這個系數來換算領錢。王五按照社平工資的60%交錢,領錢的時候也是以 1 倍社平工資做算數,平均0.6+1的和除以2,王五的領錢系數變成了0.8,按0.8這個系數來換算領錢。
這個政策設計反映了社保的社會公平性,是從宏觀層面縮小貧富差距的一種措施。總之從統籌賬戶領取的基礎養老金,使年輕人供養老人,繳費多的補貼繳費少的,壽命短的補貼壽命長的。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我們工作時交到個人賬戶里的錢,累計起來再加上一小部分收益,退休的時候,政府會按照不同的退休年齡把這筆錢分成n個月發給我們,比如60歲退休分139個月發。
跟統籌賬戶不同的是個人賬戶的錢是屬于自己的,如果沒有領完就去世余額可以繼承。如果領完還活著怎么辦?這個不用擔心,財政會給補貼,讓長壽的人繼續領,金額和原來的一樣,所以從個人賬戶領錢也是越長壽越劃算的。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它可以看作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縮水版,也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城鄉居民滿16歲以后可以自愿參保,自主選擇繳費標準。目前國家規定了從每年100元到2000元不等的12個繳費檔次,每個省份可能會略有不同,除了個人每年按選擇檔次交錢,政府還會給予一定的補貼,目前規定是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個人交的錢和政府的補貼全部進入個人賬戶,退休后賬戶余額分139個月發放。
而統籌賬戶里的錢全部由政府來補貼,目前的發放標準是每人每月55元,各地可以按實際情況適當提高標準,可以看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交錢和領錢標準是遠低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
3、養老金替代率
養老金替代率指的是退休后領的養老金與退休前領的工資之間的比率。假設退休前每月掙1萬元,退休后每個月領6000元,那么養老金替代率就是60%,養老金替代率越高,說明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越好。
那么這個比率多少合適呢?有兩個官方標準給大家參考。
參照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障論壇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8里的內容,我國目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不到50%,是低于國際警戒線的,而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替代率就更低了。
我國現行的養老體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社保的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商業養老保險。從社保中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不夠用,有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人又太少,那么商業養老保險就成為了提前規劃養老生活的一種重要手段。
2017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說明政府也是非常鼓勵和支持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59號
三、社保五險之醫療保險
我們現在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包括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有些城市還有其他的補充醫療,比如成都市的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
1、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
第一部分:誰交錢、怎么交錢
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樣,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人,包括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交錢賬戶和相關管理也和養老保險類似,職工必須參保,由單位和個人共同交錢,單位交6%~8%左右,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這個公共水池,另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供個人使用,個人交2%左右全部進入個人賬戶。
繳費基數與養老保險一致,一般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上下限分別是社平工資的300%和60%,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按月交的,一般來說單位和職工不會輕易斷交,所以職工參保是當月繳費,當月就可以享受保障了。
?
靈活就業人員自愿參保,錢全部由個人來交,繳費基數是當地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80%左右,繳費比例是8%左右,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
由于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不像職工那么穩定,有些地區提供了不同的繳費方案可以自由選擇。比如雖然需要交的錢是按月算的,但可以選擇年交半年交或季度交,或者是可以選擇不要個人賬戶,只要能報銷的統籌賬戶,那么繳費比例可以低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區都規定靈活就業人員首次繳費或斷繳后重新繳費有3~6個月的等待期,這一點是與商業醫療保險類似的,因此建議不要斷斷續續的交錢。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到退休年齡并且交夠規定年限時,退休后就不用再交錢了,但仍然享受保障。如果到退休年齡還沒有交夠,規定年限可以繼續交,規定年限一般是20~30年。
第二部分:誰管理
?
醫保比養老保險的管理低一級是市級管理。
市級管理,導致每個城市的繳費比例進入兩個賬戶的比例,規定繳費年限以及其他一些具體的管理細則都不同。
市級管理還意味著在其他城市就醫屬于異地就醫,是需要向參保地的社保管理部門備案的,否則會給報銷帶來很多麻煩,這一點請注意。
市級管理也造成了每個城市對于醫保卡的管理有很大差異,比如有些城市的政策是醫保個人賬戶的錢是可以由全部家庭成員共享的。舉個例子,兒子以本人的名字看病,但是刷爸爸的卡是可以的,在另外一些城市目前還是只能看病刷自己的卡。在購買商業保險進行健康告知的時候,如果出現醫??ㄓ袨榧胰烁犊畹挠涗洠枰鶕鞯蒯t保的具體政策,以及是以誰的名字就醫來綜合判斷。
第三部分:兩個賬戶
1、個人賬戶,這里的錢是屬于自己的,只是用起來有一定的限制,在定點藥店買藥或者在定點醫療機構看病時,自費部分是可以刷社???,用個人賬戶里的錢支付的。身故后賬戶里的余額是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
2、統籌賬戶,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不同,它就像一個公共水池,大家都往里倒水,財政也會補助一部分水放進去,當參保的人需要報銷的時候,就從水池里取水,這個賬戶起到風險互寄的作用,所以是不能繼承的。
第四部分:報銷范圍
1、地點要求
必須去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看病才能報銷。醫療機構也分等級,等級從低到高,依次是一級、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等級越高,報銷比例就越低。這是為了有效分流常規的小病痛,可以到低等級的機構去看,大病或疑難雜癥再去大醫院。
除此之外,異地就醫需要備案,即使備案了,報銷比例一般也比在本地看病的低一些。
2、項目要求
醫保報銷最常規的是住院費用,要求是在社保目錄內,才能用社會醫療保險報銷。這個社保目錄一般有三個,分別是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項目目錄。
藥品還分甲類、乙類和丙類,甲類藥比乙類藥報銷比例高,丙類藥是自費藥,各地的目錄和報銷比例都略有不同,除了住院以外,還有一些情況也可以報銷,如門診特殊慢性病、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急診留觀、家庭病床等,同樣的報銷細則和比例,還要看各地的具體規定。
那么哪些情況不報銷呢?
1、除緊急情況外,去內地非定點醫院看病不報銷,去境外或港澳臺看病產生的醫療費不報銷;
2、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負責報銷的醫療費,基本醫療不會重復報銷;
3、第三方責任引起的醫療費,應該由第三方承擔,除非有肇事方逃逸或者無第三方責任人的有關證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才會先報銷,并保留向第三方責任人追償的權利。
4、除此之外,吸毒、打架斗毆、違法犯罪、故意自傷、自殘、醉酒、戒毒、性傳播疾病、醫美、生理缺陷、不孕不育這些情況導致的醫療費,社會醫療保險也是不報銷的,當然商業醫療保險也不報銷。
第五部分:報銷多少
?
除了剛剛講過的報銷范圍、報銷比例,還有起付線和封頂線,起付線是按當地月社平工資的10%左右來確定的,一般是幾百元,封頂線是按當地年社平工資的4~6倍來確定,一般是幾十萬元。
總結一下:不在報銷范圍內的不報,自付部分和自費內容不報,起付線以下的部分不報,超過封頂線的金額不報,剩下的才是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報銷的部分。
2、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它是由以前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合并而成。
從交錢來看,繳費基數比例與靈活就業人員相似,但更便宜,大約每年100~300多元,大部分地區按年交錢,斷繳后重新繳費,同樣有3~6個月等待期,但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同的是,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交一年保一年,沒有是否退休之分,無論多少歲必須交錢才能享受保障。
從用錢來看,因為交的錢少,很多地方都不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設個人賬戶,只保留統籌賬戶,未報銷籌集資金,報銷范圍與職工是相似的,也有起付、線和封頂線,但報銷比例和封頂線都低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3、大病保險
大病保險,有些地方也叫大病互助金等,是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非從業居民都可以買。事實上職工和居民購買的大病保險通常是兩種,但很多地方是合并在一起管理的,收費報銷都基本一致。
大病保險的報銷范圍跟基本醫療保險一致,都有定點醫療機構和社保目錄的限制,基本醫療報銷后還需個人負擔的社保內費用,可以用大病保險來報銷,減輕老百姓的大額醫療費負擔。
大病保險也有自己的起付線封頂線和報銷比例,有些地區沒有給付線,是按集聚式分段按比例報銷,比如1萬元以下報銷77%,1~2萬元之間報銷80%等等。有些地方有起付線,超過起付線的部分按統一的比例報銷,比如超過1.5萬元以上的部分報銷60%,每個地區的封頂線也不同,通常大病保險可以報銷的額度都在幾十萬元。
感謝閱讀,您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私信交流。
我是一名保險經紀人
我不為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站臺,我只忠誠于委托人的需求和我的職業操守。
愿您:清清楚楚了解風險,明明白白購買保險,踏踏實實享受生活!
金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