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新財經6月7日報道,在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全國平均工資數據后,各省份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也陸續公布。據中新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5日,至少已有15個省份發布了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中新財經制圖3個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超1
中新財經6月7日報道,在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全國平均工資數據后,各省份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也陸續公布。
據中新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5日,至少已有15個省份發布了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
中新財經 制圖
3個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超10萬元
在這15個省份中,浙江、廣東、重慶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超過10萬元大關。
其中,浙江省2021年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2309元,比上年增加13664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0.9%。
廣東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18133元,與2020年的108045元相比,增加10088元,同比名義增長9.3%,增速與2020年持平。
重慶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1670元,與2020年的93816元相比,增加了7854元,同比名義增長8.4%,增速與去年持平。
平均工資如何影響社保權益?
即便不擇業、不跳槽,這份數據對打工人來說也相當重要,因為“平均工資”是個關鍵數據,它是有關部門制定社會保險征繳基數、確定公積金繳費基數、計算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的重要依據,將在多個方面影響職工的權益。
按照慣例,各省份公布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后,相應的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也將很快進行相應變動并予以公布。
體現在我們的收入上,就是幾乎每年的7月、8月,有一部分人的工資條都會有所調整。因為這段時間各地會密集調整年度月平均工資,社保繳納基數也會因此變化。
我國的社保繳納基數一般以各地上年度員工月平均工資收入為準,并設上、下限額。上限通常為月平均工資超過參保屬地社會平均工資300%的,按300%計算的封頂數作為個人繳納的基數;下限一般是按60%或40%計算的保底數作為個人繳費基數,低于參保屬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
一般來說,每年各地的平均工資都會漲一點,所以社保繳納基數也會跟著上調。社保基數上下限一調高,個人和公司的繳納都會出現相應變化。
假設小伙伴的實際稅前工資與去年持平,沒有漲薪或降薪,且公司合規繳納,那么月薪低于社保繳存基數下限或者高于上限的這部分人,到手收入是會減少的。
如果月薪處于社保繳存基數上下限之間,那么工資條就不會有啥變化。
從表面上看,社保繳納基數上下限的調整可能會導致到手收入減少,但實際上是進了社保的池子里,再加上公司也為我們多繳納了,其實不虧。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