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相對于一般外科手術而言,婦產科手術經常與子宮相關。因此,除了常用的外科止血手段外,婦產科醫生還經常會在術中使用子宮收縮藥物來控制術中出血。考慮婦產科醫生的個人偏好不同,術中所用子宮收縮藥物的種類和劑量也不盡相同。對于麻醉醫生而言,我們在關心
相對于一般外科手術而言,婦產科手術經常與子宮相關。因此,除了常用的外科止血手段外,婦產科醫生還經常會在術中使用子宮收縮藥物來控制術中出血。
考慮婦產科醫生的個人偏好不同,術中所用子宮收縮藥物的種類和劑量也不盡相同。
對于麻醉醫生而言,我們在關心這些藥物止血效果的同時,往往會發現它們對患者呼吸循環的影響也各有輕重。
本文將主要參考《施耐德產科麻醉學第5版》和國內外文獻,重新復習一下這些婦產科專用的“止血藥”。
1. 垂體后葉素
垂體后葉素并不是單一成分的藥物,它里面包含縮宮素(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加壓素)。
從藥理作用上看,縮宮素可使子宮肌層強烈收縮,壓迫其中血管從而減少出血,而抗利尿激素則可以直接收縮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有利于血管破裂處血栓形成,進一步協同控制子宮出血。
因此,垂體后葉素對于控制子宮出血的效果應該是更為理想的,而在子宮肌瘤剔除術中,垂體后葉素也似乎較縮宮素更受婦科醫生青睞。
查閱相關文獻,不同研究中垂體后葉素的使用劑量并不相同,最低報道的劑量為2 U,而最大的劑量達12 U。
但可以確定的是,不同劑量的垂體后葉素均可引起嚴重的心血管不良反應,其中最嚴重的是心臟驟停,而這一反應主要出現在單次注射劑量大于6 U的情況中(圖1)。
根據近期有關小劑量垂體后葉素臨床療效的研究,術中視情況采用垂體后葉素2~3 U間隔注射同樣可獲得滿意的子宮收縮和止血效果。
遺憾的是,臨床中不少婦科醫生認為低于6 U的垂體后葉素不能達到良好的子宮收縮效果。
因此,當術中需要用較大劑量的垂體后葉素時,我們最好建議婦科醫生稀釋藥物后間隔注射,并警惕用藥后的心血管不良反應。
2. 縮宮素
縮宮素作為剖宮產中控制產后出血的一線藥物,在臨床中十分常用。
在上文中也提及,縮宮素主要通過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從而達到控制子宮出血的目的。
然而,對于血管平滑肌而言,縮宮素的作用并不是收縮,而是舒張。因此,在靜注縮宮素之后,我們最常觀察到的是血壓的下降,并伴隨心率的顯著上升。
參考Rosseland等的研究(圖2),靜注5 U縮宮素后,藥物約在1.5 min后達到藥效高峰,此時,產婦的平均動脈壓約下降20 mmHg,心率增幅可達20 bpm。該作用約在5 min后減弱,對血壓的影響時間可持續1 h。
考慮縮宮素的使用劑量往往大于5 U,產婦在接受縮宮素后的循環改變可能更大,因而部分產婦可能會有心肌缺血的情況發生,這提示我們對于合并心臟病的產婦在應用縮宮素時需要特別注意。
此外,一次性大劑量的縮宮素靜注會引起高血壓,而且縮宮素對于氣管平滑肌有收縮作用,使用縮宮素后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圖3)。
根據相關的藥理研究(圖4),剖宮產中靜注縮宮素0.35 U可使90%產婦子宮完全收縮(ED90)。即便對于接受長時間(10個小時)縮宮素催產的產婦,剖宮產術中的縮宮素負荷量也僅約為3 U(ED90)。
但參考國內的文獻,縮宮素的常用劑量范圍在5~20 U,即臨床中所應用的縮宮素往往大于實際所需。
在我國《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14)》中,專家對縮宮素的建議使用方法如下。
肌內注射或子宮肌層或子宮頸注射10 U縮宮素后,將10~20 U縮宮素加入晶體液中靜脈滴注,給藥速度根據患者的反應調整,常規速度為250 ml/h。
需要注意的是,該共識中縮宮素負荷量并不是靜注給予,局部應用縮宮素或能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
考慮術中縮宮素使用的決定權并不在麻醉醫生手中,我們更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與術者多溝通,并在應用縮宮素后留意靜滴縮宮素的速度,避免速度過快導致上述不良事件的發生。
3. 前列腺素
臨床上,前列腺素類藥物(PGs)一般作為促進子宮收縮的二線藥物,但這絲毫沒有減少它們在婦產科手術中的出場率。
PGs可調節胞內鈣離子濃度,使子宮平滑肌細胞興奮性升高,并且可以增強縮宮素的作用,促進子宮收縮。
由于PGs受體在體內臟器分布十分廣泛,因此PGs可以通過與對應受體的結合,在體內產生多種生物學效應。
婦產科中最為常用的PGs主要作用于PGE受體和PGF2α受體(圖5)。
這兩類藥物均可舒張血管,但在臨床上的降壓作用似乎并不明顯。相反,大劑量使用PGF2α類藥物卻可引起高血壓。
除此之外,它們均可引起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因而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在此類藥物的應用中極為常見。
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它們對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PGE類藥物(米索前列醇等)可以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是治療肺動脈高壓可選的藥物之一,前列地爾就是屬于此類藥物。因此,PGE類藥物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呼吸系統并發癥。
相反地,PGF2α類藥物則會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則屬于此類藥物。因此,咳嗽是欣母沛較常見的不良反應,而呼吸困難、喘鳴、甚至哮喘等情況也時有發生(圖6)。
綜上看來,欣母沛和縮宮素在藥效上是相似的。因此,當術中欣母沛和縮宮素聯合使用時,藥物不良反應可能更為頻繁且明顯。產婦極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惡心嘔吐、胸悶等癥狀,部分產婦會出現血壓升高,甚至出現氧飽和度的明顯下降。因此,我們需要密切關注生命體征的改變,給予及時的對癥處理。
4. 結語
上述藥物對患者術中呼吸循環影響不容忽視。可惜的是,藥物使用的時機和方式往往并不由我們所決定。因此,我們更應該熟悉它們的藥理機制和常用的劑量及方式,才能對術中醫囑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做到心中有數,并作出從容不破的處理。
主要參考文獻:
1. 《藥物說明書(垂體后葉素、縮宮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2. 《施耐德產科麻醉學第5版》
(個人觀點,不構成臨床建議)
來源:說麻醉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丁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