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昨天陪朋友去建材市場買瓷磚,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瓷磚店流行一個詞:全瓷磚。很多商家都在標榜自己家的瓷磚是“全瓷磚”,并對與之相對的“泡水磚”嗤之以鼻。轉了很久,終于遇到一個老實本分的老板。用他的話說:你真覺得全瓷磚那么完美?細問之下才搞清楚,全瓷磚和
昨天陪朋友去建材市場買瓷磚,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瓷磚店流行一個詞:全瓷磚。很多商家都在標榜自己家的瓷磚是“全瓷磚”,并對與之相對的“泡水磚”嗤之以鼻。
轉了很久,終于遇到一個老實本分的老板。用他的話說:你真覺得全瓷磚那么完美?細問之下才搞清楚,全瓷磚和泡水磚的區(qū)別。
泡水磚和全瓷磚
“泡水磚”和“全瓷磚”的劃分依據,是吸水率。瓷磚按照吸水率,可以分為五個等級:
吸水率大于10%,叫“陶質磚”;吸水率6%~10%(含),叫“炻質磚”;吸水率3%~6%(含),叫“細炻磚”;吸水率0.5%~3%(含),叫“炻瓷磚”;吸水率小于等于0.5%,叫“全瓷磚”。
瓷磚的吸水率,是一種測試參數。通過吸水率的高低,可以判斷出瓷磚的密度。吸水率越低,瓷磚的密度就越大。
除了吸水率低于0.5%的全瓷磚以外,其余的瓷磚都稱為“泡水磚”。買汽車的時候,最怕“泡水車”,于是很多人買瓷磚,也刻意避開“泡水磚”。
可事實上,泡水磚指的是“施工的時候需要先泡水”,和“泡水車”這種問題產品完全是兩個概念。
為什么要泡水?
瓷磚施工前要泡水,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全瓷磚只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以前在貼瓷磚之前的重要步驟,就是泡水。
那為什么貼瓷磚之前要泡水呢?還是因為吸水率!
吸水率超過0.5%的瓷磚,直接用水泥砂漿鋪貼時,瓷磚就會吸收水泥砂漿中的水分。水泥砂漿干燥速度太快,會影響水泥砂漿的粘性,導致貼不牢。
瓷磚空鼓、脫落,都是貼不牢引起的。所以這類瓷磚在施工前,需要先讓它吸收一些水分,減少對水泥砂漿中的水分的吸收。
全瓷磚不需要泡水,因為它不會吸收水泥砂漿里的水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工人操作失誤,把這種瓷磚泡水了,也是不行的。
全瓷磚的吸水率太低,泡水后會導致完全不吸收水泥砂漿里的水分。進而導致水泥砂漿和瓷磚之間的粘性不夠,也很容易脫落。
怎么泡水?
泡水操作很簡單:找一個大桶或者大盆,把瓷磚完全放進去。向里面加水,水面沒過瓷磚就行了。
瓷磚泡水最難的地方,在于時間的掌控:泡水時間短了,瓷磚沒有吸飽水,就會吸太多水泥砂漿里的水;泡水時間長了,瓷磚過度吸水,會完全不吸收水泥砂漿里的水。
前面說過了,泡水磚的吸水率從0.5%到10%以上不等。吸水率不同,怎么判斷需要泡多長時間的水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氣泡:干瓷磚放進水里,會冒泡。待氣泡停止出現(xiàn)的時候,就是剛剛好的時候。
如果單次泡的瓷磚太多了,短時間(一兩個小時)內用不完,應當把瓷磚從水里取出來。等下次施工的時候,再重新泡水。
全瓷磚比泡水磚好嗎?
全瓷磚的價格比泡水磚貴很多,就有人覺得“一分價錢一分貨”,盲目迷信全瓷磚。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全瓷磚的吸水率低,代表密度高。高密度瓷磚更耐磨、耐沖擊,這是它的優(yōu)勢。
但高密度瓷磚的鋪貼難度更大——因為它不吸收水泥砂漿里的水分,導致鋪貼不牢固。
因此,經常踩在腳下摩擦的地面瓷磚,更推薦選擇全瓷磚。特別是衛(wèi)生間地面,不僅摩擦,還有大量的水。如果選吸水率高的瓷磚,水就會滲到瓷磚內部,時間久了會發(fā)霉,產生異味。
墻面瓷磚,一方面并沒有太高的耐磨性需求。另一方面,墻面的鋪貼難度要比地面大很多。因此反而不推薦使用全瓷磚,泡水磚才是最適合它的。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