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讀:常被誤認成萵筍,4月開始收獲,畝產5000斤,曬干后80元1公斤
萵筍是這個季節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因為其正是成熟上市的季節,在很多的超市、菜市場也常能見到打折促銷的。多數人購買也不會含糊,直接是按捆買回家。
其實有一種蔬菜,長得就非常像萵筍,常被人誤認成是萵筍。它也是在這個時候成熟上市,但是新鮮的卻在市場上非常少見到,只有產地可能有賣。而把它曬干之后,很像是豆角,身價也翻了40倍,要賣到80元一公斤。估計很多人沒有見過,但是肯定吃過它,這種蔬菜就是在我國小有名氣的“貢菜”。
貢菜,光是從這個名字就看得出來,它是來頭不小的,莫非在古代的時候它是上供給朝廷的貢品嗎?事實上真的是這樣,貢菜因為在古代是專門進貢給朝廷的一種地方特色蔬菜,因此就取名貢菜。
不過在今天,貢菜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的菜了,因為很多的火鍋店里、日本料理店都有它。如果大家不記得,那應該在吃火鍋的時候,吃到一種嘎嘣脆的咸菜,而它就是貢菜。
很多人看到長在地里的貢菜,都會以為是萵筍。這樣說也沒有毛病,不過它和我們平時所吃的萵筍卻是有區別的。萵筍是菊科萵苣屬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都是以它的莖桿來食用。而貢菜也是萵筍的一種,只是和萵筍相比,它長得更細小、長度也更長而已,吃起來口感也更脆爽一些,因此聰明的古人就把它曬干之后當成干菜來食用,口感要更佳。
所以綜合起來就是萵筍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中吃莖的品種民間一般統稱為萵筍,其中用來做貢菜的則是萵筍的一個品種而已。另外它和現在很多人喜歡吃的生菜也是親戚,因為生菜是葉用萵筍。
進入4月份以后,貢菜就要開始迎來豐收了。但是因為貢菜一般都是曬干了做成干品銷售,價格一般要賣到三四十元一斤,而且根據品質的不同,有些還要六七十元一斤。也就是要100多元一公斤,并且還非常的暢銷。
可是新鮮的貢菜卻并不值錢,在產地的收購價也就是一塊錢左右一斤,有些地方甚至低到幾毛錢一斤的收購價。按照貢菜一畝地能有5000多斤的產量,一塊錢一斤的收購價,畝產值也才5000元左右。
可是如果把它去皮,切成細條,然后在風吹日曬成為干品以后,看起來很像豆角不起眼,可是價格卻要翻40倍。就算是在產地,一般收購價也要二十多元一斤,一畝地的產值也有一萬元以上。相比于賣新鮮的貢菜,收益要翻一倍了,所以很多的農民不愿意銷售新鮮的貢菜,一般都是把它做成干品來賣。這也是為什么新鮮的貢菜,在市場上非常的少見,除了在產地偶爾能買到。
貢菜作為我國一種古老的脫水蔬菜,它翠綠的顏色,嘎嘣脆的口感,再加上營養很豐富,不只是在我國很受歡迎,并且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也是非常暢銷的美味。
貢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有大量的蛋白質、果膠,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另外還有人體必須的鈣、鐵、鋅、胡蘿卜素、鉀、鈉、磷等多種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維生素E含量較高,因此還有著“天然保健品,植物營養素”的美稱,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在古代,貢菜會被入選為朝廷貢品,看來“貢菜”的名字是名不虛傳。
自從在上個世紀90年代貢菜出口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以后,它在國外名氣大振,并且還有另外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山蜇菜”,因為它的味道真的如同海蜇,獨具特色。各位朋友們,以后去到日本料理店了,看到那種被稱為山蜇菜的下飯菜了,可不要以為是國外名蔬,其實就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貢菜。
筆者就比較喜歡吃貢菜,像其他的小伙伴去吃火鍋了都是必點牛羊肉等,而小編就必點貢菜,久煮不爛,吃起來嘎嘣脆,非常的脆爽。各位朋友們,你們喜歡吃貢菜嗎?當地可有人種植?其實它的種植和萵筍差不多,就連生長環境也極其相似。有條件的朋友們,可以栽種一些哦!
劉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