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參加社會保險,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老年以后能夠領取一份穩定的養老金保障。但是也確實有意外情況,還沒有退休就去世,這怎么辦?是不是就“吃虧”了呢?實際上從2021年9月開始,國家出臺了《關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暫行辦法》,統一了有關遺屬待
參加社會保險,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老年以后能夠領取一份穩定的養老金保障。但是也確實有意外情況,還沒有退休就去世,這怎么辦?是不是就“吃虧”了呢?
實際上從2021年9月開始,國家出臺了《關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暫行辦法》,統一了有關遺屬待遇政策。參保人去世以后,家屬還可以領取的待遇有這四項:
第一,喪葬補助金。
喪葬補助金是發放給遺屬用于安葬去世的參保人的費用。過去的時候,各個省市都有各個省市自己的規定,比如說山東省是1000元,重慶市是1500元,黑龍江省和浙江省是4000元,北京市是5000元。
從2021年9月開始,全國有了統一標準,發放標準是去世上年度城鎮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倍。
比如說上海市2020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370元,黑龍江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3元。在兩個地區去世的老人,相應的喪葬補助金標準分別為12740元和5186元。
不過,喪葬補助金要想領取,必須符合當地的喪葬政策,特別是一些火葬地區,沒有火葬證明是無法領取的。
第二,一次性撫恤金。
一次性撫恤金待遇,是根據繳費年限和領取養老金的時間來綜合確定。
如果繳費年限在5年以內,一次性撫恤金是三個月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
繳費5年以內的情況,喪葬補助金+一次性撫恤金金待遇不得超過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部分。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照個人賬戶記入的錢數來確定的。
繳費5~10年的,一次性撫恤金是6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繳費10至15年的,一次性撫恤金是9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繳費年限15年以上,每多繳費一年發放月數,多增加一個月。繳費時間每多繳一個月的話,一次性撫恤金會增加1/12個月的可支配收入。
繳費年限超過30年的,按照30年計算。因此,一次性撫恤金最高領取月數是24個月。如果是北京市的話,2021年的最高標準能達到15.12萬元呢。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上待遇水平也不低了,遠遠超過了多數老人的養老金。
第三,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由于我們參加養老保險時,會形成個人賬戶部分。一般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每年還會按照國家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并不低,近年來一直在6%~8%以上,比個人去銀行投資理財要高得多。
這一部分錢相當于自己給自己積累的養老金,因此有條件還是多積攢一點的好。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積累越多,未來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高高的,非常劃算。萬一參保人去世了,其余額可以繼承,不收任何個人所得稅。
第四,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也是可以繼承的,醫保個人賬戶一般積累的錢數不會太多,多數老人能有幾百上千元就不錯了。
國家近年來正在完善職工醫療保險門診共濟機制。有關記入的比例和錢數會有所降低,但是由于門診也可以報銷,實際上老人的看病負擔更輕了。
除了以上四項待遇以外,或許還有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個人賬戶待遇,這實際上是國家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機制,個人賬戶余額也可以繼承。但是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繼承時也是需要按照有關規定計繳個人所得稅的。
另外,以前的時候各個地方還有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但是全國統一遺屬待遇政策以后,有關生活困難補助的情況轉為城鄉低保了,養老保險基金不再額外支付待遇。
這就是有關的遺屬待遇政策,希望能幫助大家。
陳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