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聊聊知豆。誰說我們只關注特斯拉的。這兩個月知豆的好消息挺多的。首先是11月推出最新款純電動車型D3,最近又剛剛以蘭州知豆的身份進入工信部最新一期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標志著知豆終于獲得了完整獨立資質。從2013年第一款產品上
今天聊聊知豆。
誰說我們只關注特斯拉的。
這兩個月知豆的好消息挺多的。首先是 11 月推出最新款純電動車型 D3 ,最近又剛剛以蘭州知豆的身份進入工信部最新一期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標志著知豆終于獲得了完整獨立資質。
從 2013 年第一款產品上市,到 2017 年成為中國新能源前三強企業,知豆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歷程中一個帶著點悲情色彩的但又挺可愛的縮影。
說他悲情,是因為如果你稍微知道一點鮑文光和知豆的歷史,就不得不感嘆這位創始人的意志和情懷,與知豆這十幾年坎坷路程撞擊出的感情色彩,絕對是帶有戲劇沖突的,而且肯定不能算喜劇。
2006 年,做電動汽車及其核心零部件賺了錢的鮑文光選中了電動汽車這個行業,與王傳福打算進軍電動汽車差不多處于同一時期。
但是王傳福 2008 年推出全世界首款量產插電混動車型 F3DM ,鮑文光還只是摸到了新世界的門框,在國外同行的指導下,在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畫下了一個圈,這個圈叫做城市微型電動汽車。
經歷了幾年孕育期的反復折騰,從買油車改造到徹底推翻搞正向開發,同時鮑文光也跑遍了全國有生產資質的廠子為自家產品準備準生證。
2013 年,知豆 D1(又叫 H1)在國內上市,但由于沒有資質,首先轉戰歐洲市場,憑借歐盟的 E-Mark 和 CE 認證,知豆進入意大利等歐洲市場銷售,2014 年終于借眾泰品牌在國內銷售。
知豆 D1 官方指導價為 10.88 萬元。2013 年 9 月,國家推出針對私人消費者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14 年上市的知豆能享受到最低檔補貼,國補和地補兩檔補完過后的價格是 4 萬出頭。
然而跟眾泰的合作并不順利,雙方很快就分手了。
2015 年 1 月,吉利控股集團、新大洋機電集團、金沙江創投基金共同成立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吉利持股 45% 為第一大股東,鮑文光的新大洋持股約占 30% ,為第二大股東。
2016 年 7 月,吉利汽車將知豆股權賣給吉利控股。紛紛擾擾之間,對知豆未來命運的猜測不乏悲觀的聲音。但知豆內部的目光是堅定的。很快,2017 年初,知豆新能源汽車項目申請獲得發改委批復公示,接著 10 月進入工信部公告,11 月進入補貼推廣名單,一連串動作過后漂亮轉身,總算揚眉吐氣。
一條資質之路,真的是頗為不易。
非主流的定位,剛剛好的定義
知豆從 13 年上市,產品定位就非常清晰,主打城市微型電動汽車,并且每次都能恰好抓住政策的脈搏,打造出剛剛好的經濟產品。
2013 - 2015 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門檻是雙 80 ,即續航里程 80 公里/最高時速 80 公里以上,2013 上市的知豆 D1 續航 120 公里, 2015 年 D2 續航 155 公里,最高時速都是 80 公里,卡的比較穩。
2016 年開始,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條件和產品推廣的補貼標準由雙 80 提升為雙 100 ,知豆也正好把當年上市的 D2S 的最高時速提到了 100 公里,續航保持 155 公里。
前不久曝出 2018 年的補貼標準,進一步體現出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明確的指引方向,即高續航 + 高能量密度。
2018 年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方案手稿
新補貼政策對于續航小于 200 公里的車型打擊巨大,而剛上市的知豆 D3,以 210 公里的續航穩穩守住 200 公里以上級別( 200 公里以下是主要削減部分)。針對能耗和能量密度方面更加細致的要求,D3 也能完全 hold 住,官方宣稱 D3 搭載了 151.5 Wh/kg 的高比能量電池系統。
D2
D3
從電動汽車最為核心的續航和動力來看,知豆的每一款產品基本都完美踩點,達到國家政策補貼的標準,但其先進性又不會過度提前,以至于提高消費者使用成本——真是政策與消費需求的完美平衡。
這一點有多重要呢,拿眾泰 copy 知豆的 E200 來說,續航多 40 公里,價格貴一萬塊,但銷量跟 D2 就沒法比——微型車級別的里程需求非常清晰,對價格也特別敏感。
作為必須提前三年進行產品定義和開發的汽車制造來說,知豆能做到這一點,大家心里自然明白有多困難。克服困難的背后,到底是運氣還是機會,就很難分辨了。
只能說,知豆的產品定義總是那么剛剛好。
有時候,比剛剛好還略多一點的,是知豆那原本毫不起眼的小身段下偶爾流露出的小智慧,你都很難想象一款四五萬的小車居然還那么智能。
比如說 D2S 是第一款在車載前裝上實現全語音微信操作的新能源汽車,也是同級車型里為數不多的自帶遠程遙控啟動系統的產品, 而剛上市的 D3 雙屏設計,也堪稱創新(用設計師 Jackie 的話來說,獨豆一家)。
要知道,這些產品能出現在今天的市面上,完全有賴于三年前開發階段對未來汽車使用場景和消費趨勢的預判。據了解,D3 的雙屏在設計研發時,也遭遇到內部諸多反對意見,但鮑文光力排眾議要做,這才有了今天這款精致小車最大的賣點。
知豆的產品規劃從來不依賴于市場調研,都是頂層設計決策,也就是鮑文光說了算。這有沒有讓你想起誰?
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交由消費者去決定未來,的確是把話語權交給了“群氓”一般,頂層的產品定義者可能都在心里默默的想,大眾他們懂什么?
但如前所述,鮑文光的產品定義也不是無中生有的靈感,他有一次詳細介紹了知豆歷程中的五位貴人,他們為知豆劃定了方向,指出正向研發的思路,提供生產檢驗設備,以及找到細分市場切入點等等,意義都非常重大,甚至知豆這個名字也是 MBA 同學一起想出來的。(多讀書果然沒有錯的)
分時租賃的先行者
2015 年 7 月,以知豆為控股大股東在米蘭成立了 Share'Ngo 分時租賃公司,注冊了全球商標。在此之前,知豆以出口的方式進入意大利、法國等市場,采購方多為市政部門。
以分時租賃為主要模式的“汽車共享”已在歐美發達國家推行多年,因為能夠有效緩解城市出行壓力、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減少城市交通擁堵等,通常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具有環保理念市民的青睞。目前,在歐洲廣受歡迎的汽車共享項目包括采用 Smart fortwo 車型的 Car2go 模式,采用菲亞特 500 車型的 Enjoy 模式,采用大眾 UP!車型的 Twist 模式以及采用知豆電動汽車的 Share'Ngo 模式等。
其中,Share'Ngo 的模式更加具有未來感:在米蘭,市政部門與 Share'Ngo 合作開展了一個名為 Ecowatch-Intelligent Seed(姑且稱為 Ecowatch 智能種子吧) 的項目。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就是將能夠收集測試環境中污染物的智能設備裝在分時租賃的共享車上,通過這些車子在城市間的來回行駛收集不同時段、地段環境里的污染物情況。
這一項目得到米蘭等政府部門的歡迎,作為城市物聯網的初級階段,以及未來智能生態城市的雛形,知豆這樣的分時租賃電動車隊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更多令人興奮的可能性。據意大利媒體報道,這個智慧種子計劃還將在意大利其他城市和中國推廣。
不過要想實現車載設備對環境信息的充分收集和監測,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條件就是這種分時租賃車必須能夠實現自由停放,而目前國內大部分分時租賃項目都達不到這一條件。
Share'Ngo
知豆作為一款完全是基于全新純電平臺開發的產品,在前裝設備或智能功能設計上有更好的先天基因,較好的產品體驗使其在國外分時租賃市場比較受歡迎,但更重要的是為其進入國內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品牌背書,讓鮑文光成為國際共享汽車試驗的中國第一人。
2015 年起,Share'Ngo 項目也開始進入中國山東等二三線城市,入鄉隨俗的叫做小靈狗,在國內成立 14 家分/子公司,占領入駐全國 9 個城市,在沂南、寧波、寧海、蘭州、長沙、青島、天津等城市共投放小靈狗電動汽車1萬多輛。
插句話,前面提到過,Share'Ngo 的智慧種子計劃將推向中國市場,但貌似小靈狗在國內也由一開始的自由停放改為定點停放了╮(╯▽╰)╭
小靈狗的推廣計劃,是 2019 年累計投放到 20 萬輛,到 2020 年實現全國布局,成為全球最大的分時租賃企業。
除了小靈狗,知豆還有別的出貨方。就在 D3 上市后,多氟多宣布與知豆開展戰略合作,共同研發電池,并將采購一萬臺知豆用于旗下的分時租賃品牌小明租車。
說完了車和租賃項目,最后聊一下知豆的創始人鮑文光吧,他是知豆的靈魂所在。
鮑文光對于新能源事業的執著追求應該是支撐著知豆這一路走來最大的動力。
在跟熟悉知豆的朋友聊天時,問他們,知豆的產品規劃是怎么做出來的?他們說,老板定的。
接著問,老板怎么定的?作為一個本身并非技術出身的老板,他是怎么能想到那些略微超前的黑科技的?得到的答案只有,工程項目團隊經常跟鮑文光唱反調,因為他的很多設想在當時看起來都太不現實了。
鮑文光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分時租賃、智能 ID 等現在流行的想法,不得不令人猜測其背后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智囊團隊。而這些超前的想法,很多都是硬推強推才得以實施。
鮑文光的這種強硬風格帶領知豆艱難的走到了今日,又令人想起很多企業家在危難之中對自身的堅持,而不是向眾人和多數意見妥協。
其實知豆還有很多值得聊的,比如對于微型生態的打造,這些基本都在這兩年逐步實現,而大多數 OEM 尚處于規劃階段。
另外,對于剛出的這款 D3,因為價格對比 D2 幾乎翻了一倍,大多數業內人士都不太看好,主要是品牌支撐不起將近 10 萬塊的價格區間。D3 對標的主要是 Smart ,差不多定位的還有剛上市的 Lite 。總之,微型車市場的戰火已經在向上蔓延了。
寫了一大堆,我肯定是要祝知豆好運的。
因為我特別喜歡智慧種子那個 idea 。
歡迎微博、微信搜索 42號車庫 ,關注我們。
丁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