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零點過后,還在經營的小店大多是相似的。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悠閑,每個人都像剛剛抵達戰(zhàn)場的兵將,滿是斗志,專注于那份訂單。配貨員們在看到訂單后,需要在幾秒鐘內確認產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也必須清楚地知道幾千種商品擺放的位置,便于第一時間規(guī)劃自己的店
零點過后,還在經營的小店大多是相似的。
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悠閑,每個人都像剛剛抵達戰(zhàn)場的兵將,滿是斗志,專注于那份訂單。
配貨員們在看到訂單后,需要在幾秒鐘內確認產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也必須清楚地知道幾千種商品擺放的位置,便于第一時間規(guī)劃自己的店內行走路線。
文 | 裴羿南、陳雪
編輯 | 祁楠
夜幕漸沉,人們從奔波中回過神來,忍不住在晚上“偷”些屬于自己的時間,也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真實需求,交雜各種欲望,尋求放松與安慰。
22:58,時間還早。
在西安旅游的蘇明打開美團搜索“自嗨鍋”,從排名第一的君之購超市下單,同時買了2瓶飲料;不遠處的居民樓里,西青的手機購物車有1瓶紅酒、2包辣條,猶豫片刻她又加了1只高腳杯,半小時后她將充分感受紅酒配辣條的糾結口感;成都的朱芳加完班點了一份鮮切水果拼盤送回家,順利的話,她將和水果拼盤同時到家。
晚睡的人在深夜小店里尋找安慰,夜色下的柔和燈光,隱晦地傳達著夜間生活的安全感;成百上千種商品在深夜無聲流動,只因夜未眠。
▲ 圖/視覺中國
1、夜曲
零點剛過,西安君之購超市3公里外的酒店里,旅行中的舒晴措手不及地迎來生理期,她沒有任何準備,只能打開手機下單衛(wèi)生巾、暖宮貼,一集電視劇還沒結束,敲門聲就來了;另一邊,同樣在生理期的如月買了2條安睡褲,外加3瓶可樂、1袋冰塊,冰可樂或許會讓如月感受腹部墜脹的疼痛,但女生的“叛逆”有時來得毫無道理。
訂單之外,她們都將獲贈1袋姜茶和1片暖宮貼——這是君之購超市對女性的體貼,也是店主肖盛杰維護客情的方式之一。
同一時間,店內走進兩名青年,他們小心地繞開門口等待被騎手領走的外賣袋子,拿空了貨架僅剩的8瓶青島九度啤酒,又拿了4個罐裝,準備回家開始第二場。
住宅區(qū)里、酒店中、寫字樓內……人們的需求順著信號秒抵深夜小店。君之購超市內,每分鐘都有騎手來取貨,他們只停留幾秒,對好單子便迅速離去。
面積不大的深夜小店正在經歷“線上加速度”的轉型,以滿足人們急切的、蓬勃的、多樣化的消費訴求。一間128平米的店面里,有3000余款商品。
深夜,一張184元零食訂單里,涵蓋了15個品牌的六七款產品,麻辣鹵味、辣條、汽水、方便面、薯片,是最容易觸及的快樂;有人購買了4種不同口味的烏蘇啤酒;有人下單中國、比利時、丹麥、法國四國不同品牌的白酒、啤酒、清酒、紅酒;有人的一個訂單里會有3個不同品牌的衛(wèi)生巾,涵蓋了不同的長度、形態(tài)和使用階段。
內陸古城的君之購超市正熱鬧,沿海的深圳易站便利店也迎來銷售高潮。
“請派一個不怕蟑螂的騎手小哥,送到后幫我踩一下蟑螂,感謝!!!”晚上9點,深圳獨居女生用力打下三個感嘆號之后火速下單,半小時后她會收到一盒蟑螂藥,和一個幫助她“滅蟑”的騎手。1個多小時前,這個“多功能”騎手剛剛大笑著高呼“中獎了”,笑得憨厚無奈,他要送一箱飲用水,外賣箱放不下,只能放在電動車前端踏板處,用雙腿夾住。
晚9點后,深圳易站再沒有實客(線下實體客人)進入,只有店員穿梭配貨的聲響和騎手尋找單號時的叫聲撕破本該靜謐的黑夜,散落滿地繁忙……
“高峰時段辛苦自己找一下單,訂單對好,千萬不要拿錯。”易站店主洪麗娜高聲提醒騎手,她左手拿著與店員聯(lián)系的對講機,右手拿著與顧客聯(lián)系的手機,陷在七嘴八舌的雜音里。
易站位于深圳市南山區(qū)一個被繁華商城、現(xiàn)代小區(qū)和高端寫字樓包圍的城中村附近,東北方向3公里外,便是中國高新企業(yè)的聚集地——深圳軟件園和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城中村狹窄的街道兩邊,林立的老舊樓房里擠滿了來深圳拼搏的年輕人。
“打工人”的深夜疲憊苦澀、饑腸轆轆,快節(jié)奏高密度的工作下,人們渴望夜間即時消費;對商家來說,平衡了價格、時間及購物體驗便能迅速聚攏一批消費者。
剛過晚10點,深圳軟件產業(yè)基地的王欣妍下單了不同品牌的28支棒棒糖,5分鐘前,她剛剛購買過10瓶甜牛奶,她將和同事一起用“甜蜜”治愈困頓的黑夜;10分鐘前,距離深圳軟件產業(yè)基地不遠的寫字樓里,孔期剛剛買了一個電磁爐。
“晚上下單小電器的顧客還是很多的。”深圳易站的店主洪麗娜說,“加班累了都想煮個面吃,就會有人買電磁爐、電煮鍋,還有人晚上在公司吃火鍋。”
2020年,洪麗娜曾有位顧客一年之內點單457次,平均每天下單1.5次,每次雷打不動的3罐啤酒。“他大概是自由職業(yè)者,需要用酒找靈感。”洪麗娜推測。
類似這樣的特殊訂單,成都匯果園水果店店主楊帆更有體會。
2020年深夜,哈爾濱女孩喬喬離家出走來到成都,在匯果園下單水果時,喬喬母親收到扣費信息,焦心崩潰的她通過訂單信息聯(lián)系到楊帆,最終在楊帆的協(xié)助下,女孩安全回家。
一張張訂單點亮了“深夜神奇小店”。這里從不缺各類版本的故事,但“萬物小時級送達”是每個小店相同的方向。
2、暗潮
時間倒回五年前,洪麗娜難以想象,易站竟然依靠線上訂單支撐發(fā)展。如今,實客越來越少,線下訂單不到整體訂單總量的30%。
顧客變了,而洪麗娜這樣的小店店主是最先感知變化的觸角。
2015年,洪麗娜從國企辭職,決定追隨母親的腳步“開便利店”。開店第一年,洪麗娜用一切可行的方式“留客”。她將便利店的電話寫在易站顯眼的位置,也印了小卡片分發(fā)給來店里的顧客和過路的行人。很快就有顧客打電話下單,要求“上門送貨”。
“有人想抽煙,但在附近上班不方便出來,就打電話給店里,‘點’一包煙讓我們送過去。”當時,洪麗娜和姐姐洪麗萍就是“配送員”,電話下單的地址基本在兩公里范圍內。“無論多便宜的單都送,有可能送一單還不夠電瓶車充電的錢。”洪麗萍回憶,“我們當時只希望多幾單,盡快回本。”
彼時,O2O即時電商初潮涌來,激蕩起一片硝煙彌漫。2016年,O2O行業(yè)迎來黃金發(fā)展期。人們的消費行為首先被餐飲消費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
艾瑞咨詢2015年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當時已經有超過六成的中國外賣O2O用戶使用外賣平臺的頻次在每周1-5次之間。2016年,艱難支撐一年的易站上線美團外賣。這次上線,是為了自保,但更是一次機遇。
“2016年很多線下門店、工廠倒閉。”洪麗萍說,“如果易站沒有上線美團,估計差不多。”
移動互聯(lián)網和騎手的出現(xiàn)縮短了人們與小店之間的距離,大量2公里外的顧客發(fā)現(xiàn)了易站小店,越來越多的訂單涌了進來。裝好貨品的袋子被碼放在桌上,等待它的專屬騎手。小店所在的街道兩側,幾十輛外賣車停在路邊,打包好的商品會被騎手送入城中村擁擠的建筑中。
與爆發(fā)的單量相對應的,是洪氏姐妹對小店經營時長的衡量。經歷一個忙碌的高峰后,妹妹洪麗娜已經沒有精力堅持到第二天。深夜的易站至少需要消耗2個人力——除了店鋪空間,易站更多的商品堆積在后門以及樓上的倉庫中,即便是訂單較少的深夜,易站也必須確保一人守店,一人配貨,但人力成本和利潤難以匹配,于是洪氏姐妹選擇縮短經營時間。原本24小時經營的易站,逐漸將時間縮短為20小時——她們不得不放棄了凌晨3點至7點的訂單。
西安的君之購超市正相反。
從父母手中接過君之購超市時,肖盛杰執(zhí)行的營業(yè)時間與周邊大多數(shù)超市、便利店一致,晚上11點左右閉店。
轉折發(fā)生在2018年。
這一年,君之購上線美團外賣,肖盛杰發(fā)現(xiàn)即便零點后,訂單也在持續(xù)滾動。“那時我才逐漸延長經營時間。”肖盛杰不斷調整著營業(yè)時間,謹慎地試探,直至24小時在線。
君之購與易站不同,肖盛杰的父親白天休息,夜晚看店,凌晨三四點,店鋪幾乎不需要額外的人工成本。
此前,肖父堅決反對線上經營。“父親不了解互聯(lián)網,認為在網上賣東西貨幣是虛擬的,看不見摸不著。”激烈的沖突過后,肖父最終妥協(xié)。
如今,君之購超市的夜間訂單占全天總單量的40%左右。肖盛杰的父親晚上守店時,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美團系統(tǒng)后臺看評論。
線上經營為肖盛杰帶來更廣闊的學習視野,他對標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高銷量店鋪,研究對方熱銷品、新品達千余種,揣摩對方高銷量的原因,再用于本地化升級,擴展店鋪內的商品品類。肖盛杰目標明確,他希望成為西安線上的頭部便利店——經營第二年,這個目標便實現(xiàn)了。
在這些“深夜神奇小店”,消費者能隨時買到需要的物品,甚至凌晨3點半,也能買到一只5斤重的榴蓮,或一份含有六種水果的鮮切水果拼盤。
人們是在什么時候養(yǎng)成了深夜買水果的需求?
2018年底,因為“感覺水果行業(yè)門檻沒那么高”,成都的楊帆懵懂入行。
一個月后,他將自營的匯果園水果店搬上了美團外賣;兩個月后,他選擇了24小時營業(yè),目的是為了活下來。
“白天競爭不過別的水果店,晚上的競爭小一些,能多賣一單是一單。”對楊帆而言,選擇24小時經營實屬無奈之舉。他并不了解夜間的鮮果銷量,只是為了吸引更多新的客流進來,沒有多余的人工消耗,楊帆和妻子輪班守店。
最初,訂單系統(tǒng)的提示音一晚最多響起2次。一年后,時間差效應顯現(xiàn),配合著店鋪推廣活動,匯果園的銷量直線飆升,躍居成都水果線上銷量的第一名。
數(shù)字化成為掙扎求生小店的解藥。
零售業(yè)專家文志宏認為,新的零售業(yè)給便利店帶來了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的機會。2018年,美團閃購作為獨立品牌上線,為消費者提供30分鐘到貨的生活賣場;它對于小店而言,意味著3至5公里范圍內的消費者都不再難以觸及,網絡的介入讓小店與消費者之間頻繁產生關聯(lián),小店的生意不小。
3、配貨
如今,成都匯果園月銷售額超萬單。從晚上7點開始,小店進入訂單高峰期,直至零點,平均每小時約30份訂單,零點之后的訂單占全天的六分之一。
在40平米的小店內,拿到訂單的店員們開始分揀水果、稱重、洗凈、削皮、切塊、裝盒、打包、貼標簽……一套動作行云流水。最忙時,10平米左右的水果加工間里要擠下6名果切員。
根據(jù)水果處理的難易程度,店員們平均備一份水果約需5到10分鐘。通宵忙碌的店員偶得空閑時,會隨機放歌,有時是搖滾,有時是民謠,他們在音樂中整理貨架、打掃衛(wèi)生。
水果加工間必須保持干凈。“特別是地面,也要拖干凈。”匯果園店員補充道,“干掉的汁液會非常黏。”
能提前備貨的水果一般是菠蘿蜜。店員用一把長刀卸掉堅硬的外皮,留下層層疊疊包裹著果肉的黃絲。在匯果園,刀具作為保證配貨速度最重要的工具,每2個月就要更換一次。
零點過后,還在經營的小店大多是相似的。
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悠閑,每個人都像剛剛抵達戰(zhàn)場的兵將,滿是斗志,專注于那份訂單。
配貨員們在看到訂單后,需要在幾秒鐘內確認產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也必須清楚地知道幾千種商品擺放的位置,便于第一時間規(guī)劃自己的店內行走路線。
“我基本上2天摸清了所有商品的位置。”西安君之購的配貨員頓了頓說,“最多一周吧……如果還不清楚東西放在哪兒,可能不適合(做這行)。”
在深圳易站、西安君之購,店員們約2分鐘能配好一份常規(guī)訂單。他們需要同時關注庫存是否充足,并及時提醒老板下架或補貨。
晚9點至12點是易站沖擊每日700單的高峰時期。3小時內便會有超過300個訂單涌向易站線上店鋪的后臺,是此前14小時的單量總和,而周末時這個數(shù)字高達500。易站前臺三部接單手機的提示音密集響起,平均每分鐘有1.5單進來。每日銷售700單,才能保證月銷2萬單,沖刺深圳頭部的排名。
這時,小店狹窄的走廊上至少忙碌著8個配貨員,他們快速穿梭在30平米左右的門店和后面的倉庫間,麻利地配貨,將訂單釘在包裝袋上,放置于門口。
這是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0歲的年輕人。一定程度上,小店的變革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就業(yè)選擇。
他們中,有人習慣晝伏夜出,選擇能夠夜晚工作的小店;有人原本從事設計行業(yè),因為厭惡每日面對電腦選擇離開;有人因為和伴侶異地,選擇來到伴侶生活的城市,幾個月的等待過后,兩人將一起踏上歸途,小店的工作經歷只是漫長人生的一瞬。
4、尾聲
夜幕下,便利店的燈光糅合都市歲月,它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精神文化。在數(shù)字化進程中,它亦是一片藍海。
“將科技引入便利店發(fā)展中,推動便利店數(shù)字化改造;力爭到2022年,全國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總量達到30萬家。”2020年8月,商務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的通知》,再次明確風向標。
肖盛杰聞風而動,又接連開了3家店,他為新店取名為“李德斯(leader's)”,年輕人毫不掩飾野心。3家李德斯全部24小時線上經營,即便實客到來,也是通過美團入口掃碼購買再以自提的方式取走商品。
成都匯果園店主楊帆也在籌備自己的新店。此外,他還做了一個重要決定——把老店搬到一條略顯冷僻的街道,“因為主要做線上了”。這家位于成都市金牛區(qū)先鋒路的水果店,借助美團閃購,已經將服務范圍延伸至周邊半徑六公里甚至更遠。
在消費迭代與升級中,以美團閃購為代表的即時零售電商正在接應新的消費場景。在即時零售平臺加快推進零售品牌及零售商家線上化的當下,萬物到家新時代將加速到來。
夜間即時消費的增長更具有象征意義。24小時訂單讓夜生活流動起來,為小店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支撐,也為更多年輕人開辟了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新賽道。
哪怕城市歸于寂靜,深夜小店仍會為夜里的生活亮一盞燈,陪伴每個普通人實現(xiàn)眼下或未來夢想中的無數(shù)可能。
*蘇明、西青、朱芳、舒晴、如月、王欣妍、孔期、喬喬均為化名
(專題)
高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