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紅霉素眼膏漲價10倍近段時間,紅霉素眼膏火了,為啥?漲價太多被發現了!原來紅霉素眼膏就幾毛錢一支,現在漲到了四塊六。不僅如此,包括以往6毛錢一瓶的谷維素片如今上漲到了8.5元/瓶;治療冠心病的立普妥以前每盒7塊錢,如今一盒的價格上漲到了60
紅霉素眼膏漲價10倍
近段時間,紅霉素眼膏火了,為啥?漲價太多被發現了!
原來紅霉素眼膏就幾毛錢一支,現在漲到了四塊六。
不僅如此,包括以往6毛錢一瓶的谷維素片如今上漲到了8.5元/瓶;治療冠心病的立普妥以前每盒7塊錢,如今一盒的價格上漲到了60多元;而用于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高三尖杉酯堿注射液,每支價格也已由1年前的5元上漲到現在的110元,價格暴漲20多倍。
另外復方甘草片、大青葉片、谷維素等,近兩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其中,谷維素價格由0.7元漲至7元,價格翻了10倍。
比“漲價”二字更要命的是“斷供”
“破傷風霉素”“葡萄糖注射液”等為大眾所熟知的藥品在前一段廣東藥品交易中心發布的清單上竟然由于“斷供”被標為“急(搶)救藥品”。
這些常用藥品居然會變成短缺藥品,不知道大家都怎么想,感覺這樣事情太恐怖,葡萄糖注射液都變成了“急救藥品”,想想以前高考前還買著喝呢!
一個藥背后得是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啊,這說斷就斷了?
過去,短缺藥品一方面包括用量小、利潤低、價格低廉但又無替代藥品,加上某些藥品原料供應受季節等條件限制,以及涉及標準的制定和改變,造成斷供的藥品;
另一方面包括還未在中國上市的抗腫瘤藥物、特效藥、孤兒藥等。由此可見,以前不常用的藥和受季節影響的藥最容易成為短缺藥。
現在呢?常用廉價藥也變成短缺藥了。
什么原因造成可藥品短缺?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最近造成藥品短缺的原因。
一是近期環保壓力日益增大,導致許多廠家停產限產,產能急劇減少。
二是原料價格上漲,廠家不賺反賠,必然會漲價或停產。最后是壟斷造成的短缺,其目的很明確——漲價。
環保問題就不多贅述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升級改造,產能應該會逐漸回升,但是,由于升級改造時間較長,短期內產能應該還維持于現狀。
對于原料漲價,平心而論,日常生活物價都漲了,原料藥這種中高端產品漲也無可厚非,畢竟現在100塊錢都買不到什么東西了!
但也有人對原料藥漲價存在誤解,認為是原料藥廠惡意抬高價格,才導致藥價飛漲。
但凡是有一點利潤就不至于停產吧!眾位看客們也要考慮到廠家的成本,生產原料也會漲價,車間運作也需要維持,還需要給員工發工資,加上現在環保查的這么嚴,還要考慮治理污染....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有哪個人愿意做賠本買賣呢?大家一味地認為原料藥廠抬高藥價導致藥價偏高,原料藥廠:這鍋我不背!
隱形“操控者”——壟斷
說到廉價藥和短缺藥,不得不提這個壟斷,當一個代理商和全國某個產品的廠家簽訂了全國代理的合同,并在簽訂之后控制了該產品的生產,就可能形成了壟斷,壟斷之后就是代理商想怎么定價就怎么定價了!
由于壟斷危害巨大,國家也是采取了很多措施,《反壟斷法》等政策也明確了國家對壟斷的不容忍性。
前一段被傳的風風火火的兩家藥企因為壟斷被罰,正是說明了國家現在對該問題的重視。
當然,也有很多人吐槽罰的少了,既然國家已經開了這個頭,接下來肯定是越來越重視了,罰多罰少,至少給了想要搞壟斷的人一定的警示作用。
4/
沒有利潤就是最根本原因
最后,歸結起來,不管是廉價藥漲價還是短缺,除了壟斷,背后的問題就只有一個:沒有利潤!
沒有實際利潤,顧不住成本,留不住員工,這是每個原料藥廠的不為人知的辛酸。消費者關心的是漲沒漲價,而廠家關心的則是賠不賠錢呀!
如果還想要買到常用廉價藥,目前的狀況怕是需要政府的扶持了。不知道后續政府會通過什么方式來調控這個市場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覺得好,請分享哦!
王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