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相較富人,窮人最缺少什么?1998年,法國傳媒大亨巴拉昂在《科西嘉人報》上以遺囑的形式向眾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只要誰能來信給出他想要的答案,就能從法蘭西中央銀行拿走100萬法郎。在巴拉昂逝世一周年后,公證部門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打開了藏有答案的
相較富人,窮人最缺少什么?
1998年,法國傳媒大亨巴拉昂在《科西嘉人報》上以遺囑的形式向眾人提出了這個問題。
只要誰能來信給出他想要的答案,就能從法蘭西中央銀行拿走100萬法郎。
在巴拉昂逝世一周年后,公證部門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打開了藏有答案的保險箱,并與48561封來信進行對比。
最終一名叫做蒂勒的9歲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答案——野心。
在巴拉昂看來,野心就是窮富之間最大的區別。
巴拉昂的答案也是楊波的答案。
作為一名從四川宣漢大山中走出的孩子,當了5年特種兵的楊波,在退伍后拒絕了國家安排的鐵飯碗,選擇只身去往“金三角”闖蕩。
擔當保鏢、轉賣日用、出口鐵蟹,靠著自己的野心與才干,楊波在7年間便在金三角賺到一千萬。
小有成就后,楊波并未止步不前,而是帶著全部身家回到中國再次創業。
4年后,楊波將身家翻了個倍,可志向遠大的他直接選擇去往俄羅斯開辦跨國公司。
5年后,靠著白樺茸與土豆,楊波成為了身家過億的創業者。
老兵創業
1996年,青澀的楊波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員。
依靠著堅忍不拔的精神,刻苦訓練的楊波被選拔成為特種兵。
在軍隊熔爐的洗禮中,楊波很快褪去了少年的青澀,成為了一名成熟干練的軍人。
2001年,楊波從部隊正式退伍復員。
重回社會后,身懷雄心壯志的楊波拒絕了國有單位提供的“鐵飯碗”,想靠自己的能力闖蕩一番。
對于楊波闖蕩的想法,他的家人們原本是支持的,可當楊波說出自己要去的地方時,家人們卻都驚呆了。
因為楊波要去的不是北上廣之類代表財富的地方,而是那個以混亂著稱的“金三角”。
“金三角”處在泰國、緬甸、老撾三國邊境地區,因為其三不管屬性,售賣毒品、槍械斗爭等等違法事件充斥其間,很是危險。
這個決定并非楊波頭腦一熱的想法,而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國內大城市自然有著諸多機會,但楊波認為,沒有高學歷的自己在這些地方很可能無法施展才能,還不如靠著自己五年的軍旅歷練去到混亂地區闖一闖。
做出決定后,楊波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只身南下,去往金三角地區開始闖蕩。
來到異國他鄉后,楊波面臨的首要挑戰便是語言問題,但經過軍旅打磨的楊波并未有絲毫浮躁,只是靜下心來解決問題。
在當地尋到中國老鄉后,靠著自己的爽朗性格與干練作風,取得老鄉信任的楊波一邊在餐廳里做著介紹的活路,一邊耐心地學習各種語言。
洗碗工、保鏢、餐廳經理都是楊波做過的工作,在不同崗位的歷練中,楊波學習到了如何與各類人群打交道的竅門,并建立了自己的人脈圈。
很快,目標遠大,行動干練的楊波不但適應了當地的生活,還通過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自己翻身的機會。
金三角地區地處混亂地帶,但也有著巨大的財富,依靠這些財富,金三角地區吸引了許多周邊國家的人來此聚居。
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
有大量的人聚集此地,也就意味著此地有著大量的生活用品需求。
發現這個商機的楊波立馬決定放手去干。
2003年,打通各個渠道網的楊波開始了在異國他鄉的創業之旅。
依靠著之前積累的信譽與人脈,楊波打通了金三角與國內企業的聯系,開始作為中間商從國內往金三角地區售賣日用品。
依靠售賣日用品,楊波攢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若是一個志向平平之人,小有余財后便會停止前行,但楊波的野心卻不允許他止步不前。
在日用品生意蒸蒸日上之際,楊波又把目光瞄向了另一個領域——緬甸鐵蟹。
緬甸的鐵蟹個頭很大,肉質肥美,是做香辣蟹與避風塘的絕好食材。
更關鍵的是,在當地這種螃蟹很不值錢。
再次敏銳意識到商機的楊波立馬利用之前的關系網,開始與緬甸蟹商、國內餐飲企業進行聯系。
在一番奔波談判后,楊波再次開拓了另一條賺錢的門道。
收購當地鐵蟹,再加以包裝賣入國內,靠著日用品與鐵蟹的生意,楊波在數年間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
但對楊波而言,這僅僅是個開始。
北上創業
在異國他鄉取得成就后,作為軍人的楊波并未忘記自己的祖國。
2008年,楊波帶著在金三角賺來的千萬資產回到了中國,不過他并未如常人般回到家鄉四川宣漢,而是直接去往了首都北京。
這一次楊波又發現了新的商機。
楊波的這門新生意并未太過跳脫,依舊與他過往生意掛鉤,但說出來卻能讓人嚇一大跳。
在金三角售賣日用與鐵蟹之際,楊波并未停止對新生意的考察——人工養殖娃娃魚便是他這些年考察的結果。
在那時北方還沒有養殖娃娃魚的企業,但作為首都的北京,卻對相應的高端食材有著需求。
嘗過鐵蟹甜頭的楊波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空白市場。
在創業初期,為了考察人工養殖情況,楊波奔赴各地企業、養殖個體戶處進行考察,曾有一次7天里跑了8個省。
毫無疑問,開拓新興產業是困難的,但楊波的遠大志向卻讓他樂在其中。
“我絲毫沒覺得創業,做企業有多苦多艱難,反而樂在其中,因為從根本上說,這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
喜歡挑戰、追求卓越的特征,讓楊波對高強度的商戰搏殺和緊張刺激的賺錢節奏樂此不疲。
在細致考察與詳細規劃后,楊波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企業,專門做人工養殖娃娃魚的生意。
食用習慣、同行競爭、成本管控都是楊波在創業路上的阻礙,但楊波靠著自己熾烈的野心與堅毅的性格一一克服。
2012年,楊波用4年時間讓個人資產翻了個倍。
在旁人眼里,楊波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優秀企業家了,可在楊波看來,現在的生意還遠遠滿足不了他個人的志向。
在發展過往事業的同時,楊波從未停止對新興項目的考察。
在2012年時,楊波在一次東北考察中再次尋覓到了商機。
在那次考察中,楊波經由東北友人的介紹得知了一種珍貴的藥材——俄羅斯國寶白樺茸。
據朋友介紹,在俄羅斯,人們都用白樺茸來防癌治癌。
這話一下讓一直關注大健康領域的楊波起了興趣。
被勾起興趣后楊波決定親身去往俄羅斯考察一番。
2013年冬天,楊波去了俄羅斯。
到了俄羅斯后,楊波去往出產白樺茸的產地西伯利亞進行實地考察,并一一去了當地相關企業。
考察結束后,楊波如愿找到了開拓新生意的機會。
白樺茸,又名樺褐孔菌,是一種生于白樺樹上的藥用真菌,最早發現于俄羅斯,在俄羅斯當地,人們使用白樺茸泡水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白樺茸生長極為不易,不能人工培育,只能自然生長。
楊波在考察時得知,在俄羅斯平均每2萬株西伯利亞白樺樹,經過5年才能產生一棵菌株,而若是想要保證其藥效,還必須被選擇10年以上的白樺茸。
白樺茸是好東西,可若想帶回國內卻困難重重。
生產周期長、發掘成本高、加工方法原始等等問題都是白樺茸生意上的阻礙。
但面對重重險阻,楊波不但沒有氣餒,反而興奮了起來。
當時正值“一帶一路”的提出,國家對于跨國生意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乘著國家的東風,追尋更大成就的楊波再次不顧勸阻的決心開拓白樺茸生意。
在定下計劃后,楊波通過與俄羅斯本地人合作,在貝加爾斯克建設了兩家白樺茸加工廠。
區別于俄羅斯本地企業,楊波直接花重金購進了頂級加工設備,一改過去粗加工模式,以提取精華等方式最大化的提純白樺茸的藥用價值。
在優化產品品質后,楊波還在產品包裝、宣傳上大下功夫,無論在里子,還是面子上都精益求精。
三年后,楊波的跨國企業成為了“一帶一路”中俄合作的典范被央視加以報道。
楊波的公司不但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還在當地創造了500個就業崗位,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白樺茸銷售企業。
但在這時,取得突出成就的楊波卻毫不滿足,再次將目光放在了別處,開始對公司產業鏈進行了調整。
中國商人
志向遠大之人,必然居安思危。
危機感一直是推動楊波一路向前的動力之一。
雖然白樺茸產業再度讓楊波的生意上了一個臺階,但楊波在開拓生意之時便知道,受限于原材料產量,想要繼續前行很是困難。
若是他人或許還會沉浸在成就之中,但楊波直接選擇了開辦新的企業來擴寬自己的產業版圖。
2016年,在俄羅斯已有根基的楊波再次與俄羅斯友人合作,一同成立了一家中俄農業合資公司。
他要在自己的俄羅斯商業版圖中,再添上油葵與馬鈴薯。
俄羅斯本國的油葵品種并不優良,畝產僅有1.5噸,這就讓楊波發現了以優打劣的商機。
為了打響自己的招牌,楊波直接選用了俄羅斯市面上最好的油葵品種,雖然價格高出許多,但畝產卻達到了2.5噸,而且油葵子品質極為優良。
“我們是代表中國企業到俄羅斯來投資、來生產,如果我們的標準太低,對我們國家還是有影響的。所以我跟他們說的要求是,我們種的任何東西一定是要最好的、最高標準的。”
中國軍人出身的楊波區別于一般商人,在考慮利益之前會將品質放在第一位,他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不只代表自身,還代表著中國。
生產最好的產品是楊波一直以來的信念,這也是其素來良好的口碑由來。
在油葵市場取得成功的同時,楊波興辦的馬鈴薯產業也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俄羅斯是一個馬鈴薯消耗大國,每年人均消費馬鈴薯超過150公斤,是歐洲國家的兩倍以上。
“讓俄羅斯人接受最快的一定是土豆,因為它是主糧。在俄羅斯人的食譜中,以土豆為原材料的菜品多達500種。比如土豆牛肉、土豆沙拉、土豆餅、土豆餃子等等。”
對于俄羅斯的馬鈴薯產業,楊波很有信心,他想要將西伯利亞廣袤肥沃的土地與中國馬鈴薯薯種高產量高品質優勢想結合。
于是,楊波帶著中國的優質馬鈴薯來到了俄羅斯。
在這樣的馬鈴薯大國中,馬鈴薯意味著更大的市場以及更高的準入門檻。
按俄羅斯法律,一個新品種馬鈴薯要試種三年才能取得銷售資質。
楊波若想在俄羅斯引入中國優質馬鈴薯種薯必須通過為期三年的考察。
2016年初,楊波的馬鈴薯夢想正式啟航,他成立的西伯利亞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具備向俄羅斯出口馬鈴薯原種資質的公司。
同時,楊波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進行了少量的馬鈴薯種植試驗,最終取得了畝產4噸多的成就。
同年,俄羅斯聯邦杜馬遠東及北方發展戰略委員會正式通過了楊波在西伯利亞種植100萬畝新品馬鈴薯的項目。
在馬鈴薯之夢開張大吉后,第二年的楊波更是信心十足,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擴大中國馬鈴薯種植規模,并聘請專家進行優化。
但讓楊波沒想到是,這般精心培育的土豆在出產統計時卻給出一個令人失望的成績——畝產僅1噸多。
這個結果讓楊波及其團隊徹底納了悶,前年都有4噸多的畝產,同樣的土地與品種,今年精心培育怎么反而縮水了四分之一?
在團隊進行復盤之際,有人向楊波透露了一個消息。
2017年8月的一天晚上,在馬鈴薯地中巡查的安保人員抓到了一個鬼鬼祟祟的人。
在其身上,安保人員們發現了裝有甲蟲等會破壞馬鈴薯種植的有害昆蟲與物質。
就此,真相大白。
令人失望的畝產數據并非團隊培育問題,而是有敵對公司玩了陰招。
“對中國人出這些歪招,這肯定激發出了我更大的斗志。”
發現這個事實后,楊波沒有悲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是冷靜的選擇了正確的應對方式。
在邀請俄羅斯本地媒體進行曝光對手的陰險后,楊波直接聘請了當地最好的安保人員負責田地守衛工作,這些人不但擁有攜帶槍支的資質,還配備了多臺無人機協助觀察。
在加強安保的同時,楊波繼續加大對優化培育技術的投入,甚至成立了一個實驗室來進行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8年,楊波種植的馬鈴薯迎來了真正的豐收,畝產超過五噸,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優于德國、荷蘭等國的同期種薯。
就此,從售賣日用品起家的楊波,再次收獲了的成功。
2019年,央視4臺對楊波的事跡進行了報道,贊揚其在國外的艱苦奮斗。
2020年,楊波公司官微發布《老齡經濟催生萬億產值 中俄西伯利亞白樺茸產業持續看好》,宣布楊波再次將目光轉向老齡經濟。
2021年,西伯利亞白樺茸官微發布“來自貝加爾湖畔生長15年!#西伯利亞白樺茸#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對白樺茸進行科普,宣傳楊波事業的成就。
從01年退伍至今,楊波已是一位征戰20余年的商業老兵,從一無所有到身家過億,如今的楊波仍舊沒有熄滅自己的熾烈的志向,依舊在為開拓新的商業版圖而努力。
信息來源:
央視致富經欄目《槍聲背后的財富傳奇》
央視華人世界欄目《俄羅斯 楊波:推廣高產馬鈴薯 農田曾遭遇甲蟲危機》
中國網《中國企業家楊波三年拼搏 我國馬鈴薯種薯在俄羅斯試種成功》
丁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