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吃完飯約客戶去打一場保齡球賽曾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早在90年代,打保齡球對于很多人而言都是貴族運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延,保齡球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時髦運動,如今在成都已成了少有人問津的邊緣游戲。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最輝煌時期成都市內的
吃完飯約客戶去打一場保齡球賽曾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早在90年代,打保齡球對于很多人而言都是貴族運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延,保齡球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時髦運動,如今在成都已成了少有人問津的邊緣游戲。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最輝煌時期成都市內的保留球館有二十多個,如今卻僅有寥寥的五六個。自2014年成都第一家保齡球館停業后,成都的大型保齡球體育設施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年輕人更熱衷的臺球、射箭或者卡丁車等運動。和原來相比,如今的保齡球館越來越少,價錢越來越高,一小時的保齡球收費300元,并且保齡球館工作人員表示價錢雖然不低,但并不賺錢,保養費用高。
探訪:曾經風靡一時的貴族運動 如今已經沒落
1995年成都第一家聯誠保齡球館開業時,曾風靡一時。作為成都最早的一家保齡球館,曾被譽為全國一流、西部最好的保齡球館。剛開業時固定球友上千人,每天預定客人應接不暇。但是自1998年行業巔峰過后,保齡球館的生意明顯下滑,直到2014年多家球館停業,這項風靡一時的貴族運動走向衰敗。“在九十年代,一局保齡球20多元,算的是當時的貴族運動,對于每個月工資僅有300多元的成都市民而言,打保齡球只能是富人休閑娛樂項目。”營門口某保齡球館的夏教練表示,自己打保齡球已經有20多個年頭,從保齡球運動的輝煌時期,到如今的人員寥寥,這項貴族運動從原來的二十多家,到如今的五六家。
昨日,天府早報記者通過某點評網站搜索,目前成都活躍的保齡球館不到十家,其中大部分的保齡球為了吸引客源,都在做促銷活動。而相對最火的一家保齡球館位于紅星路商場內,客流要比其他保齡球館多一些。昨日中午,當天府早報記者來到這家保齡球館時,雖然已經到了上班時間,但是前來咨詢的顧客零星不斷。和福興街附近的某保齡球館空無一人相比,這家保齡球館的生意已經算是翹首。雖然十個軌道上,僅有一個軌道上有市民在打比賽。“十多年前,我在別的館打保齡球的時候,經常一道難求,現在什么時間去都有軌道,”在打保齡球的市民王斌表示,今天閑著沒事,約著朋友一起來打一場比賽。
作為資深保齡球愛好者,王斌打保齡球的姿勢和水平受到了教練的好評。“他經常一球打滿,姿勢也比較標準,現在很少能見到還有這么資深的保齡球愛好者。”該保齡球館的教練表示,現在大部分來打保齡球的市民都是圖新鮮,想來嘗試,經常一個小時下來打不到幾個球,甚至有些女生連球都打不到軌道上。“可能是位置原因,很少能夠看到資深保齡球愛好者前來,也不會像原來一樣將這項運動作為一種生意的應酬,反而變成了嘗鮮。”
現狀:300一小時打保齡球 僅周末能滿員
保齡球原來被稱為貴族運動,那么現在價格如何?天府早報記者打開搜索平臺發現,保齡球館位于偏遠位置的工作日時段,下午套餐1小時一次100元,其中包含1小時的賽道,儲物柜。最貴的節假日時間段是150元一小時,不包含租球鞋費用。而在市中心的保齡球館內,平時的時間是360元一小時,團購時間在上午到下午2點之前是100元一小時。“因為上午沒什么人來打球,所以搞團購促銷。”該保齡球館內的工作人員介紹,平時工作日的時候前來打保齡球的市民并不多,只有周末時候能夠滿員。
雖然周末店內的10個球道能夠滿員,但是也分時間段,幾乎每天上午保齡球館內都沒有生意。“有的是和朋友來打,有的是來第一次嘗試,很少有老球友打球。”該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店內的收費較高,所以作為日常打球的老球友而言,這里非常不劃算。“我們這邊一般年輕人比較多,都是二三十歲的,幾個人AA制打一個小時,平攤下來幾十塊錢。”工作人員說,有些新手打過幾次保齡球后覺得好玩,就會充值會員,價格是充值1200元送200元,并且會員等級不同,享受的折扣不同。
“有的喜歡這項運動的就會充卡,也有一些帶客戶來娛樂的也會充卡,普通市民不會充。”工作人員說,趕上節假日和放假時間,店內的保齡球生意要好一些,平時都不賺錢,靠的是店內別的項目支撐,如果單靠保齡球這一項運動,肯定支撐不住。在了解過程中,天府早報記者看到有在校大學組團一起來打保齡球。“這是我們第一次來打球,覺得可以嘗試著玩,但是價格太高,也不可能經常打。”在領球鞋的大學生張宇澤表示,作為大學生而言充卡不值當,但是一小時368元的費用,一個大學生根本承受不起。“同樣是娛樂項目,羽毛球、籃球和臺球的價格相對比較平民,這個運動太貴了”。
原因:小眾運動 每天維護費用成本高
“現在羽毛球、乒乓球、臺球、游泳等傳統運動項目價錢低,也比較火,所以保齡球沒有競爭優勢。”據保齡球館內的資深教練透露,保齡球作為小眾運動本身愛好者就比較狹窄,加上費用比較高,所以不能算熱門運動。受眾面窄、價錢昂貴,使得許多保齡球館紛紛停業。即使一些在開業的保齡球館,仍然需要靠店內其他運動“扶持”。“沒有辦法,保齡球這項運動場地和設備的投入要求就比較高,加上維護費用貴,每天都需要給球道抹油,成本算下來,只能將價格抬高。”該資深教練表示,現在店內的利潤,都是多個項目加起來,這其中包括臺球、飛鏢等休閑活動,如果單靠保齡球一項運動,肯定是虧損。
對于為何保齡球運動從風靡一時到如今的“沒落貴族”?該資深教練分析稱,由于這幾年越來越多新興的運動受到市民的喜愛,所以這項局限性的運動受到了淘汰。“這要和市民的運動習慣結合在一起,在全民健身的大環境下,健身房的客流量就要比原來高一些。”該資深教練表示,以游泳、羽毛球舉例,幾乎一年四季經常可以看到市民在里面參與的身影,這一方面是價格低、另一方面消耗體力大。然而保齡球這個運動價格高、又比較休閑,不符合現在市民的運動習慣。
天府早報記者 王亞楠
陳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