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電商法來了,代購微商們會涼嗎?01全球首部電商法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制定過電子商務法。美國沒有,歐盟沒有,日本更沒有!毫無疑問,這一次中國成為了世界領頭羊。早在2013年,中國就以1.8萬億電商交易額雄踞全球網絡零售市場之巔。4年后
電商法來了,
代購微商們會涼嗎?
01 全球首部電商法
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制定過電子商務法。美國沒有,歐盟沒有,日本更沒有!
毫無疑問,這一次中國成為了世界領頭羊。
早在2013年,中國就以1.8萬億電商交易額雄踞全球網絡零售市場之巔。4年后,等來的不是均貧富,而是鴻溝進一步拉大——2017年,中國電商零售額突破7.1萬億。
這說明中國電子商務不僅成為國民經濟中堅力量,而且也成為了全球最大電商經濟體。
于是,全國人大直接牽頭,各路精英濟濟一堂,目的只有一個:制定出一部法律,完善行業規則,推動中國的電商引領世界!
由國務院12個部門聯合起草,歷時5年修正,前后4次審議,至此終于塵埃落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剁手黨們從此可以放心買買買,中國將全面迎來一個法制電商新世界!
有網友擔心,那從1月1日開始韓國的化妝品、澳洲的奶粉還有東南亞、歐美的代購……還能照常地進行代購嗎?
答案是:以后會受到嚴格的監管,一旦違規最高罰款200萬!
劃重點:
1、不管是什么代購,都需要營業執照,還要是采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
2、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
3、沒有中文標簽、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等奶粉保健品之類不得銷售。
別以為自己平時在朋友圈里打打廣告就沒事。從現在開始可多了一個專業名詞稱呼“電子商務經營者”。
02 什么是電子商務經營者呢?
按照法律法規上的解釋是這樣的:
即將在2019年初實施的《電商法》,對代購這一類“電子商務經營者”做出了明確定義。
其中,“個人代購”符合“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經營”的幾大要件,被納入了“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范疇。
直接點理解就是: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代購、微信朋友圈里的微商、在直播平臺中賣東西的博主,都屬于電子商務經營者。
這也就意味著,一般經營規模較大、頻率較高的職業代購,都應登記為市場主體,取得相關許可,并且需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款。
對個人代購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她們的管理成本和稅務成本都將直接上升。
03 以后將如何管理代購和微商?
1. 必須進行登記
如果你賣的是食品,需要申請食品流通許可證。
《電商法》明確規定,沒有中文標簽、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未獲取配方注冊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得在網絡平臺銷售。
以前,在淘寶開個代購網店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朋友圈的“微商”更是零門檻。
但是以后,除了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都必須依法進行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否則將面臨最高1萬元的罰款!
2. 必須依法納稅
過去的代購和微商都是在朋友圈或是通過熟人介紹,進行私下的交易,不需要營業執照,更不用納稅。
但以后,這一情況將改變,《電子商務法》第十一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并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新的《電商法》出臺后,不僅進一步規范了電商代購的行為,更是給消費者打造了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
對于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而言,更是一件好事。
04 海外代購會消失嗎?
有聲音稱,《電商法》落地,海外代購“壓力山大”,那么海外代購究竟將受到怎樣的影響?代購時代真的要終結了嗎?
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漢華表示:
從本質上看,海外代購的成本相對較低,催生了需求,這一正常的市場行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不過,從事跨境電商,本來就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即使是個人從境外攜帶商品入境,也需要遵守海關、出入境、免稅商店等的相關規定。
因此,海外代購們從事跨境代購的法律風險是確定的、稅務風險也是真實存在的。
那么,在《電商法》實施之后,從事海外代購的個人將有何選擇呢?
電商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
目前看來,要么轉型為從事跨境電商的小微企業,要么偶爾少量進行代購。
他分析說,目前代購們的利潤點在于免交關稅、消費稅,這與以往的執法依據不夠明確、執法程度不夠到位有關,現在立法已經明確,執行上也沒有技術阻礙,一旦成本上去了,代購們的優勢就會不復存在。
因此長遠來看,個人代購生存的空間是越來越小的。
05 新規將給消費者帶來什么?
1. 買到假貨的幾率小了!
《電商法》實施以后,代購、微信朋友圈賣假貨、劣質商品,恐怕不會那么容易了。
隨著監管越來越嚴格,我們買到假冒偽劣商品的幾率也會越來越小。
2. 電商平臺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平臺上賣家的商品有問題,比如奶粉是假的、紅酒是假冒的、化妝品是假的等等,那么平臺也得承擔責任。
這樣以后在電商平臺買東西,更加放心,更有保障。
3. 嚴禁“刷好評”、“刪差評”
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簡單來說就是禁止“刷好評”、“刪差評”,否則將面臨最高50萬元的罰款!
4. 不得無故拒退押金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的,應當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
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除此之外,《電子商務法》還涉及時下爭論頗多的“大數據殺熟”“共享單車退押金難”等問題。
可以說,以后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就有法可依了。
06 《電子商務法》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可以說,這樣的新規對于做代購、微商的朋友來說,可謂是影響很大了。
但另一方面,對于消費者也是一種安全保障。讓買買買變得更加放心和規范。
07 國家用心良苦,誓建行業標桿
我們來回顧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從無到有,從萌芽期、發展期到如今的百花齊放的脈絡。
B2B、C2C、B2C,再到近兩年出現的微商、拼團等社交電商形態,中國的電商仍在不斷拓展著產業邊界。制造業、零售業、物流業、大數據、云計算,一切都在裂變之中。
這個歐美數代人苦心孤詣創造的行業,在中國僅僅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而且還做得更大,做得更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為什么國家堅持要在輿論的漩渦中對這個行業立法?
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撐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做法?
答案無疑是這個行業內部出現了問題,革除陳弊,勢在必行。
創業容易守業難,守住中國在全球電商中的領導勢頭更難。因此,共建和諧、法制的電商環境,以國法剔除電商行業的害群之馬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何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