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高鐵對于城市的發展無疑是一種很大的推動力。連通了高鐵的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客流量多了,各方面需求就會上漲,資源也會跟著向這座城市轉移。所以中國的高速發展,跟高鐵有一定的聯系。高鐵鐵路大部分都虧損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高鐵里程日益增長,才使得經
高鐵對于城市的發展無疑是一種很大的推動力。連通了高鐵的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客流量多了,各方面需求就會上漲,資源也會跟著向這座城市轉移。所以中國的高速發展,跟高鐵有一定的聯系。
高鐵鐵路大部分都虧損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高鐵里程日益增長,才使得經濟可以保持持續高速增長中。中國的高鐵里程已躍居世界第一,總長達到了近3萬公里。建設這么長的高鐵線路,自然成本也投入了不少,建設成本達到近4萬億元。
看起來建設高鐵線路就等于有了印鈔機,建設完成就不需要投入多少成本了。一條線路可以運行幾十年,只要一直保持暢通,就能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回報。實際上,很多高鐵線路連回本都成問題,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高鐵初期虧損確實也正常,但運行了足夠長時間后,如果還是入不敷出,多少就成了累贅。全國很多高鐵線路都是虧損運行,有幾條卻實現了很高的營收,比如說京滬高鐵。2019年營收達到了近百億。
京滬高鐵能盈利的原因
有人不免感覺奇怪,很多地方高鐵線路難以回本,為何京滬高鐵卻能實現扭虧為盈,還能營收達到這樣的水平呢?這跟客流量直接相關。沒通高鐵之前,北京到上海一趟火車花費近20個小時。
耗時太久使得很多人不愿乘坐火車長途旅行,要去外地出差選擇坐客機效率更高。而且火車的舒適度太差,在那里呆近20個小時,很多人感覺難以忍受。2011年京滬高鐵通車,高鐵途徑京津滬三大直轄市,而且沿線地區都是發達的省市,人們出行更加頻繁。
坐高鐵比坐飛機更劃算,而且速度也很快,坐高鐵出行逐漸就成了一種主流的出行方式。京滬高鐵使用之后僅過了三年,就做到了每年營收過百億。這條鐵路也成了盈利最大的高鐵。之所以收益這么高,自然跟客流量遠超盈利所需有關。
世界銀行曾統計過,每年的客流量達3500萬~4000萬,中程距離高鐵才有機會獲利。高鐵里程越長,要實現盈利所需的客流量也越高。京滬高鐵不缺客流量,途徑的地區人口占到了全國27.3%。有這么多人支撐著,實現盈利自然也情有可原。
京滬高鐵每年運送乘客數量已經高達2.1億人次,在管理運營上,這條鐵路也采取了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京滬高鐵的部門只負責信息調控,日常運行管理等工作,被委托給了沿途幾個鐵路局。成本降低了,又有足夠的客流量支持,賺到錢是很正常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取得如此驕人成績的京滬高鐵,實際上只有37名員工,薪酬方面,京滬高鐵2019年度共發放員工薪酬3836.48萬元,平均每人的年薪大約為97.23萬元。
很多朋友看到京滬高鐵員工高收入的時候羨慕不已,認為鐵路工作者普遍工資都很高。實際上按京滬高鐵的盈利水平,又處在經濟發達地區,這個收入雖然較高,但也算合理。
高鐵修建越長反而虧錢
除了京滬高鐵實現了盈利外,還有幾條高鐵線也實現了盈利。這幾條盈利的鐵路,情況都差不多。因為途徑的位置比較優越,不用擔心高鐵坐不滿。
不過高鐵顯然不能只修在一個地方,賺錢是高鐵部門的一個目的,為更多地區的人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務,也是高鐵部門的一個目標。修建在偏遠地區的高鐵線路,人員乘坐率十分低,但是又不能因為人少就停止運行。
結果一些虧損嚴重的高鐵鐵路,還需要倒貼錢用于維護和管理。人們看到高鐵賺了錢,就以為高鐵十分賺錢。實際上,高鐵虧損更多,修建的高鐵里程越長,載客數量卻十分受限,結果就會導致持續虧損。
像高鐵這種看起來很賺錢實際上卻賺得比較少的,還有一些典型的例子。因為是國營企業,出現虧損的高鐵也不會隨便漲價,而漲價就會導致乘客選擇去買機票。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