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根據胡潤百富旗下國際教育平臺胡潤百學4月21日發布的《2021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可招中國籍學生的國際學校上海17所,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的21所,其中三所進入全國前十:上海包玉剛四年三次榮登中國國際學校第一名,另外兩所為上海世外和上海平和,分列第四和第六。
這是胡潤百學第四次發布“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該百強榜今年分為《2021胡潤百學·可招收中國籍學生的中國國際學校80強》和《2021胡潤百學·中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20強》。
前者上榜學校可以招收中國籍和外籍學生。上榜學校來自中國24個城市,北京和上海最多,分別有21所和17所;廣州和深圳分別以6所并列第三。
這些中國國際學校平均成立13年,歷史最長的是近30年的北京二十一世紀、北京匯佳學校和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在校學生總人數約9萬人,平均每所學校1000多人。
今年,成立不到10年的北京鼎石超過上海世外和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從第五升至第三;前十名還包括上海平和、華附國際部、常熟UWC、人大附中ICC和廣東碧桂園學校。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超過深圳中學實驗課程體系和南外國際部,排全國第11名。
18所可招收中國籍學生的國際學校新進80強,包括北京中學國際部、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國際課程體系、成外國際部等。
《2021胡潤百學·中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20強》的上榜學校只招收外籍學生。上榜學校來自中國7個城市。平均成立21年,歷史最長的是40多年的北京順義和上海美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在校學生總人數約3萬人,平均每所學校1300人。
北京德威蟬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第一名,北京順義和上中國際位列二三。
該榜單中位于上海的學校最多,有9所;其次是北京6所,廣州和深圳各有3所。
胡潤介紹,“榜單上這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同樣很受國際教育專家認可,如果把可招收中國籍學生的中國國際學校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這兩個榜單合起來,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前三名北京德威、北京順義和上中國際,能排進全國前十,其中北京德威能排到全國前三。”
統計顯示,這個百強榜上兩成學校來自于7個教育集團,其中德威集團6所學校,惠靈頓和領科各有3所;博實樂、楓葉、耀中和諾德安達各有2所。
“今年是我們第四次發布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這幾年我們一共一對一訪問了992位國際教育專家。這個榜單相對穩定,雖然每年都有新上榜的學校,但比例不高。”胡潤稱。
目前中國大陸獲認證的國際學校共907所,包括外籍人員子女學校113所,民辦國際學校535所,公立學校國際部(班)259所。在校生61萬人,其中民辦國際學校在校生占75%。
“這個百強榜有一定代表性,因為去年近500位拿到包括美國的哈耶普斯麻和英國的牛劍在內的世界頂尖大學入學offer的中國國際學校畢業生中,近三分之二是來自這百強榜學校,其中升學情況最好的是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和深國交。”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對希望出國留學的孩子來說,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這個榜單可以參考。”
據悉,胡潤百學采取專家互評的方式,對270位國際教育專家開展一對一問卷調查,以開放式提名請專家們在華東、北方、華南以及西部地區各評選出5所以內他們心目中最認可的中國國際學校,包括外籍子女學校、民辦國際化學校和公立學校國際部(班)。有些出國很強的公辦學校本部沒有入選,如南外、上外附中,因為不在評選范圍內。
今年有效選票2325張(比去年增加6%),平均每位專家提名了8.6所學校,最終被提名學校共346所(比去年增加3%)。胡潤百學繼而以每所學校的得票數為主,并結合今年新增的升學情況計算指數得分。受訪者中72%是國際學校校長或資深老師,18%是國際學校投資人、教育機構及教育集團負責人,10%來自政府及教育媒體。
“和歐美相比,中國的國際學校太年輕了,多年后畢業生表現或社會認可度會慢慢出現。”胡潤說,“我們第一次做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時,上榜學校平均成立才10年,畢業生較少,所以是國際教育專家提名他們心目中認可的中國國際學校。今年百強榜學校平均成立近15年,畢業生也多了,于是第一次新增了升學情況這一維度。”
“最近一年,英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中國高凈值家庭最青睞的留學目的地。十幾年前,澳洲和加拿大是首選,之后是美國,最近一年英國成為首選。”胡潤指出,“留學低齡化趨勢最近一年也有所變化,出國留學的平均年齡高了,一方面因為國內的國際學校質量一直在提高,另一方面也受到疫情等影響。”
來源:周到
丁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