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二胎政策放開后,不少人都圓了想了很久的“二胎夢”。可圓夢時有多快樂,后續養娃就有多痛苦,現在養娃的成本太高了,光是幼兒園的費用就讓人倍感壓力。之前朋友圈里有一位朋友要給孩子找幼兒園,夫妻倆基本上把全市比較好的幼兒園都看了一個遍,最后選擇了一
二胎政策放開后,不少人都圓了想了很久的“二胎夢”。可圓夢時有多快樂,后續養娃就有多痛苦,現在養娃的成本太高了,光是幼兒園的費用就讓人倍感壓力。之前朋友圈里有一位朋友要給孩子找幼兒園,夫妻倆基本上把全市比較好的幼兒園都看了一個遍,最后選擇了一個他們所在的區里最好的幼兒園。
大家一開始都非常佩服兩人的毅力,但當兩人曬出了幼兒園的收費標準后大家更佩服的還是兩人的財力。在曬出的收費標準里,費用也分分為了好幾個檔次,分別是普通班、雙語班和雙語提前學班,費用標準分別在每個月3600元、5600元和8600元上下。這還不包括孩子的保險費、餐費和一些教材費用。而這位朋友給孩子選的是最貴的那個班,雙語教育還能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學階段的內容,就是費用實在是有點高。
“我們也心疼錢,這基本就是我們一個人的工資了,但還是想給孩子最好的,畢竟現在不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strong>當被問到幼兒園的開支時,這位朋友也十分無奈,只能表示生二胎的計劃算是就此流產了,畢竟這樣的費用再來一次實在是承受不住了。
這兩年社會整體風氣是鼓勵大家生育的,比如開放二胎,甚至提出開放三胎和不限制生育,但現實卻是生育率連年下降,愿意生一胎的人都少了,更別說二胎了。而大家生育欲望低下的原因也很統一,基本都是經濟壓力太大。
生娃也不同往日,這4個階段開支大,大家普遍表示“生不起”
懷孕階段
懷孕時寶媽的狀態會直接影響寶寶的發育和健康,因此,孕期里各種要補充的微量元素和營養品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還有一些孕婦用品必須要購買,而只要是跟孕婦和寶寶沾上關系的商品,價格一般都不會便宜。而且因為身體和社會現實的原因,很多寶媽懷孕后會選擇辭職回家待產,家里少了一筆收入多了一筆開支,經濟壓力增加得非常明顯。
生娃帶娃階段
除了“看病難”,現在生娃也很難。想要好一些的生娃條件,比如單間或者雙人病房,月子中心,費用直接直線上升。就算寶媽能少花一點省省錢,孩子的奶粉錢、嬰兒服錢、看病開支和玩具錢都是硬性支出。如果碰巧寶媽和孩子身體比較差,需要經常就醫,那么開支就更大了。
孩子上學階段
前面都還只算是“開胃小菜”,當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時,家里的經濟壓力才會陡然上升。條件一般的幼兒園和學校家長不放心讓孩子去,擔心孩子一開始就落后,而好的幼兒園和學校價格肯定是低不了。又加上餐費和書本費這樣的軟性支出,課外補習和興趣班這樣的其他支出,家長的壓力可想而知。
孩子結婚階段
好不容易孩子畢業了,家長又要為孩子的人生大事操心了。對于男孩來說,房子和車子基本都是不可少了,如果遇上高彩禮的地區,那么娶個媳婦基本上就把老兩口一輩子的積蓄都搭進去了。而現在女方除了要出嫁妝以外,也講究攢一份屬于自己的婚前財產,也講究買房買車了,女方家長也要大出血。
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越來越多人不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也不愿意苦了孩子,便直接選擇不生了。但難道現在的社會環境對生兒育女的家庭來說就這么殘忍嗎?其實不論哪個年代都有壓力,生不生孩子都是個人的選擇。
生娃成本越來越高,孩子到底生還是不生?個人觀念很重要
我們常說“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家里條件好的,自然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物質,但如果家里條件一般,其實也不用和別人攀比,凡事只要能滿足需求就夠了。就拿幼兒園來說,其實一些所謂“貴族幼兒園”所教的東西對于孩子來說根本吸收不了,用處十分有限,只是家長過于緊張了而已。
而且凡事只有去做了以后才知道實情是如何,只想著難處,那么自然是越想越難。到底要不要結婚和生孩子其實都是很私人的選擇,只要自己考慮清楚了,并且承擔起那份屬于自己的責任就夠了。大家認為現在生孩子的成本大嗎,主要集中在哪幾個方面呢?
陳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