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些日子,王先生找到我咨詢,他的父親今年67歲,患有冠心病。最近這段時間,總覺得胸悶、胸痛,甚至還暈倒過。家人有些緊張,于是去往醫院做了冠脈造影檢查。王先生皺著眉頭,看起來非常焦慮,他問我:“醫生,您說我心血管造影顯示堵塞了80%,有的人說
前些日子,王先生找到我咨詢,他的父親今年67歲,患有冠心病。最近這段時間,總覺得胸悶、胸痛,甚至還暈倒過。家人有些緊張,于是去往醫院做了冠脈造影檢查。
王先生皺著眉頭,看起來非常焦慮,他問我:“醫生,您說我心血管造影顯示堵塞了80%,有的人說放支架好,有的又說溶栓好,我父親到底應該怎么治療啊?”
其實,像王先生的父親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先溶栓再放支架的治療方案,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心血管到底是怎么造成堵塞的?
心血管堵塞也可以被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導致一些列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性疾病。它的罪魁禍首就是被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我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一些自由基氧化后便會進入到血管壁內,它會破壞血管壁的內皮細胞,使內皮細胞之間的空隙變大。
當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被巨噬細胞吞噬后則會形成泡沫細胞,泡沫細胞破裂,并使類脂質和鈣在動脈內膜上沉積。纖維組織出現增生,便會形成糜粥樣的壞死物質,即形成了粥樣硬化的斑塊。
當我們上面所提到的泡沫細胞崩解凋亡后,便會形成一個核心性的壞死組織,并且會發生持續性的炎癥反應,因此使得粥樣硬化的斑塊變得非常不穩定。而當這些斑塊破裂后,則會釋放出大量的高度促凝物質到血管腔中,導致發生動脈血管腔狹窄或形成局部血栓,也就是這樣,心血管發生了堵塞。
我們都知道,溶栓治療和冠狀動脈植入支架這兩種治療方案,針對不同的病情,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優勢和弊端。那么,就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溶栓治療和支架植入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在了解兩種治療方案的不同后,以便更容易讓我們來進行選擇。
★溶栓
顧名思義,就是溶解血栓,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溶栓藥來進行溶栓,溶栓藥能夠使血栓中的纖維蛋白溶解,進而溶解血栓。而溶解血栓的藥。我們機體內的纖維蛋白溶解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并有序的過程,首先是血液中的激活劑被活化成纖溶酶原激活劑,然后纖溶酶原在經過轉化后變為纖溶酶,最后將纖維蛋白原及纖維蛋白溶解。而我們所使用的溶栓藥則可以作用在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中,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能力非常強。
不過,溶栓這種治療方法,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溶栓藥只能溶解血栓,但是不能完全消除粥樣硬化的斑塊。所以,在后期患者還是需要定期做冠脈造影觀察病情變化,在必要時還是需要植入支架。
另外,溶栓藥的使用還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和禁忌癥,溶栓藥可能會造成患者機體出現嚴重的出血反應。所以,既往存在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顱內腫瘤、主動脈夾層、肝功能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禁止使用溶栓藥。
而且,在使用后還需要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出現反應,比如皮膚、黏膜出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黑便、血尿等等癥狀。
溶栓治療也存在一定的優勢
當冠狀動脈的血管管腔被完全堵塞后,患者就會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這個時候,就可以先選擇進行溶栓治療,開通一部分血管管腔,搶救梗塞心肌,改善微循環和心肌灌注,以此挽救患者的生命,或者,在沒有介入治療的條件下,也可以選擇溶栓治療。
而支架植入的治療方法也是存在它的優勢和弊端的
支架植入是在介入下通過體外穿刺,利用導管將球囊等支架送往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處,利用球囊進行加壓,將狹窄的血管管腔擴張,恢復成相對正常的管徑大小,維持正常的血流運行,保證心肌有足量的供血供氧。
但是,在植入支架后則需要患者進行長期地服用抗凝、降脂的藥物,以防止出現再次狹窄或梗塞的情況,當我們大致知道溶栓治療和支架植入治療的原理和不同后,便更容易做出選擇了。
選溶栓治療還是選支架植入呢?
像王先生的父親這樣的情況屬于固定狹窄,也就是說只是有一個血栓堵塞了血管,并沒有明顯的冠狀動脈狹窄的表現,可以選擇先進行溶栓治療。在溶栓后再進行觀察,如果還存在管腔狹窄,則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植入支架。
而當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的緊急情況下,也可以先選擇進行溶栓治療,來縮小梗塞面積,使冠狀動脈再次通暢或部分通暢,來減輕心肌缺血缺氧的情況,改善心肌功能,搶救生命,降低致死率。
而當有些患者明確了支架植入的指征后,確定了需要植入支架,也是可以根據當地醫生的標準和治療原則做出意見,是否需要先進行溶栓,再來進行支架植入。
最后還有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就是,無論是選擇溶栓治療還是支架植入,在后續的治療中,都需要我們進行自我的護理。
比如,我們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規律服用抗凝、降脂、穩定斑塊的藥物。
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健康進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以及那些如蛋黃、動物內臟等膽固醇較高的食物。要多吃些新鮮的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水果蔬菜,以促進排便,以防便秘。
冠心病除了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外,其實也需要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這樣能夠促進我們機體內的血液循環,保持血管腔血流通暢,運動的方式我們可以選擇散步、太極拳等舒緩的有氧運動,而避免太過劇烈或強度太大的運動方式。
還有一點,就是要學會調節自我的情緒,放松心情,保持一個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這樣也有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何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