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欽宗趙桓在靖康年間(公元1126一1127年)鑄有靖康元寶和靖康通寶,各有小平和折二,元寶為篆、隸對錢,通寶為篆、真對錢。但因為時間短,正當金人南侵的時候,所以鑄額非常少,小平更是鳳毛麟角,通寶小平有鐵錢;靖康元寶和靖康通寶雖然存世量很少,
欽宗趙桓在靖康年間 (公元 1126一1127 年 )鑄有靖康元寶和靖康通寶 , 各有小平和折二 , 元寶為篆、隸對錢 , 通寶為篆、真對錢 。但因為時間短 , 正當金人南侵的時候 , 所以鑄額非常少 , 小平更是鳳毛麟角 , 通寶小平有鐵錢;
靖康元寶和靖康通寶雖然存世量很少,但是版別很多,通寶錢比元寶錢更為罕見,“折二易得,小平罕有”,接下來我們就聊聊它們的版式和行情;
靖康錢究竟有多么少?
1956 年8月和 10月 , 四川省安縣金堂出土兩批宋代鐵錢共90余斤 , 其中發現一枚真書 “ 靖康通寶 ” 小平鐵錢;
1967年冬 , 湖北黃石市興建水利時 , 在西塞山 ( 又名道士袱) 長江干堤的維修工程中 , 民工們于10月15日在山腳取土時 , 發現一個宋代錢窖 ,從窖藏22萬斤的宋代錢窖中 , 只找到真書 “ 靖康通寶 ” 、 隸篆二體 “ 靖康元寶 ” 折二錢和篆書 “ 靖康通寶 ” 小平錢共四枚 , 視為十分珍貴;
1974年底 , 西沙瓊海縣潭門公社草塘大隊文四生產隊一四五號船的十四位漁民 , 到北礁東北角向外的礁盤邊緣發現一只明代沉船的殘跡 , 經過六天的勞動 , 打澇起漢至明代銅錢403.2 公斤 ,從中發現一枚欽宗篆書 “ 靖康元寶 ” 折二錢 ;
上面這枚靖康通寶小平,直徑:23.42~23.48mm,厚度:0.97~1.28mm, 如圖單側有牛毛鑄裂紋,靖康小平版式豐富但均存世極罕,這一版靖康文字纖細,別具一格;舊譜所載為銀制,而實測含銅銀比例相當,金屬成份檢測:銀48.84%,銅47.15%,鉛1.61%,鐵1.23%,2015年華夏古泉成交價:216000元;
靖康元寶版式不多,篆、隸對錢,折二隸書有大字版與小字版;而靖康通寶少見版式又多,小平錢版別有:楷書大字狹穿版、楷書細緣版、楷書廣郭、楷書小字、篆書纖字、篆書狹康、隸書短寳等;靖康通寶折二錢版式有:篆書大字版、篆書闊緣小字、楷書闊緣小字版、篆書狹康、楷書寄郭版等,此外還有靖康通寶鐵錢;
朋友們會說靖康錢都這么少了,分這些版別有意義嗎?只是讓大家簡單了解,這對于認識靖康錢還有一點點幫助的,畢竟我們見得很少很少;
靖康通寶有“折三”錢嗎?
看到一篇1993年的《學術交流》雜志中,姜清池老師發表過一篇《靖康通寶考》的文章,文章中說道:1980年,姜老師在阿城縣金代故都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的500多斤的古銅錢中,發現一枚“靖康通寶”折三錢;為了鑒定真偽,他拿到了哈爾濱焊接研究所進行合金成分對比分析 , 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進行顯微組織和宏觀分析 , 到哈爾濱計量檢定測試所進行長度和重量分析 , 哈爾濱師范大學給作歷史鑒定 , 大家一致認為篆書 “ 靖康通寶 ” 折三錢是北宋欽宗時鑄造的真品;
北宋欽宗篆書 “ 靖康通寶 ” 折三錢 , 直徑 31.3 毫米 , 厚1.4毫米 , 內孔6.8毫米 , 重6.705 克 。這枚珍貴的古錢在中國歷史上 , 首次在黑龍江省發現 , 填補了中國貨幣史一項空白 , 打破了史書說沒有靖康錢折三的定論;
北宋?“靖康通寶”折三(還是折二?)篆書,直徑:30.8毫米,中冠圓貝寶,1993年發現于湖南平江縣,《中國古錢大集》《華夏古泉價格圖譜》等諸譜原品,珍罕品,美品;2019年中國嘉德春拍中,成交價:575000元;
看到這里,大家或許有疑問,上面這枚直徑30.8mm算是折二錢,折三錢的直徑也不過是31.3mm;靖康通寶可能超過30mm的就算折三錢吧,很多盒子幣都把直徑30+mm的不超過31mm的靖康錢,標注為折二錢;大家如有更好的意見歡迎留言,小編只是就自己查到的資料為大家整理,定有不足之處!
最近幾天經常看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拍賣或者報刊雜志,發現當時的拍價也不低,當時沒有盒子幣,人都都敢買,現在盒子幣多了,假幣入盒現象又這么嚴重,好錢真的是難以讓大家入手;以前的拍賣,雖然都不是評級幣,但很多都能看到錢幣的金屬比例等一些信息,如今的評級可能都是“肉眼”辨真偽的結果吧!甚至還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就把假幣入盒了,錢幣市場能不亂嗎?
劉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