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高等教育含金量正在貶值,大學生不甘心躺平,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學歷爭取就業話語權。馬上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對于大學生來說,完成了自己的大學學業,是人生的一個新的進步,而與此同時,大學生也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就業。大學畢業生數量
高等教育含金量正在貶值,大學生不甘心躺平,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學歷爭取就業話語權。
馬上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對于大學生來說,完成了自己的大學學業,是人生的一個新的進步,而與此同時,大學生也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就業。
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學歷貶值是不爭的事實,學生在畢業之后,有些學生直接去考公,有些學生則是決定加入考研大軍。
研究生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這就相當于過去20年前大學生的含金量,在就業競爭中有優先選擇權,很多大學生之所以選擇考研,也是為了將來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
學生直接參加考研,堅定不移的走自己的求學之路,考上研究生當然是喜事一件,同時,學生也不得不依靠父母。
大學生還沒有參加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家長不僅要繼續給孩子提供學費,還有讀研的生活費,對普通家庭而言,這也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支出。
研究生迎來“新消息”,學費或上漲6.3萬,2022要正式實行?
在今年一月份的研究生考試當中,報名人數就達到了457萬,預測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也會突破千萬,那時考研報名人數也會更多。
學生對學歷的渴望已經非常明顯,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實力,這無可厚非,而備考的過程對學生來說也很煎熬,不過很多考研上岸的學生,順利畢業是一大挑戰,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研究生學費。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獲得讀研的機會,教育部也加大研究生招生力度,而這樣一來,也就帶來了很多的新調整,需要更多的教育資源,教育場所也要作出調整。
這些改變都是要有經濟去支撐的,所以漲學費也是必然之勢。
在已經公布的研究生學費收費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到,浙江、四川和上海等地區,發布的招生簡章中,高校學費發生了上調,其中以專碩學費上漲最為明顯。
專碩學年制為2年,學碩為3年,本來少一年應該學費也要少一些,但是恰恰相反,專碩的學費本身就要高出學碩很多,漲幅也更大,上交的人工智能專碩學費竟然高達15萬元,這相當于普通本科大學生4年學費加上生活費了。
其中中山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學費上漲的最為明顯,在去年的收費標準是25.5萬,在2022年漲到了31.8萬元,漲幅為6.3萬,普通家庭直呼念不起。
家長心中五味雜陳
沒有人比家長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如果孩子想多讀幾年書,家長也是無條件支持的,本身供孩子念出大學就已經很艱難了,現在研究生學費漲幅有如此大,讓家長心中五味雜陳。
有些學生表示自己被高額的學費勸退,畢竟大多數學生都來自普通家庭,讀研對學生來說是提高,而同時也要考慮現實因素。
家長當然希望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也不遺余力的支持學生的學業,不過如果學費太高的話,家長也不得不仔細考慮一下,畢竟還要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
研究生學費上漲,站在不同的角度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研究生學費上漲,主要是針對專碩,對專碩進行擴招,對學碩進行縮招,能夠吸引優質的生源,這樣也能保障研究生的含金量。
今后未必不會是高校研究生招生的一大方向,而另一方面,對于普通家庭而言,一下子拿出十幾萬不現實,為了供孩子讀書,還要東拼西湊和親戚借錢。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高昂的學費成為學生逆風翻盤的攔路虎。
對待研究生學費上漲這件事,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也看到了,研究生的門檻很高,專碩和學碩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的,專碩對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有很高的要求,學碩對學生個人能力有高要求。
寫在最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不建議學生報考專碩,如果學生覺得不甘心的話,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考研,有經濟能力之后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詩和遠方也是需要經濟支撐的,這是現實,而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考研的,學生在做決定之前,要學會了解自己,看看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研究生在就業上確實有很大的優勢,這是無可厚非的,所以如果學生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報考。
話題討論:你如何看待研究生上漲學費?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何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