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早的時候就想去江南。也許受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影響吧,也許是因為聽了太多的有關江南的美麗句子:杏花春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美,一直吸引著我——
車往南行,空氣漸漸變得悶熱而濕潤,景色也漸漸顯出江南的柔媚。路邊農舍有別于北方的方正規整,隨意散落在道路的兩旁,掩映在綠樹之中的粉墻黛瓦,別有一種水墨江南之感。尤為特別的是屋后皆開有小門,呵呵,不知是為了方便還是另有特殊的民俗風情?后門外往往是一彎竹籬,顯得古樸而又意趣。房前屋后不定哪兒就會出現一汪水,也許正是這些水孕育了江南的秀美和靈氣。
小橋。流水。人家。杏花。春雨。江南。
……
這樣的詩意只有國色水鄉的江南才有。
我想古代詩人之所以能寫出那么多纏綿悱惻而又妙然天成的詩句,肯定和江南有關,有這樣的水土才會熏陶出這樣的才情。
現代社會越來越發展,到處都是高速路網,顯得冰冷而無生氣。可是江南的高速也給人以驚喜,有別于北方稀稀落落的排樹。除了樹木的翠綠茂盛外,還在樹與路之間,密密地種植了紫薇,粉紅、純白的花朵相間,鮮艷嬌俏,別有一種生動。恍若在叢林中穿行,有蒼茫蓊郁之感。幾乎讓人以為是受了冰心的影響:“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這是高速公路最后的一點詩意,也是在江南留給我的。
江南是美麗的,也是多情的,這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自古做父母的都是生兒望成龍,生女期如花。江南的父母在這一點上做的尤其溫情而浪漫。每戶人家生孩子時,不管男孩女孩都要為他釀上許多的好酒,那些釀酒的父母們在這酒里會傾注多少對孩子平安的期許和未來的憧憬?真是無從想象也無從得知。大約從此之后的酒香中就灑滿了濃濃的愛意。這些酒當然不是為慶祝孩子誕生喝的,釀好后要把它們埋在自家的院子里。如果是女兒,等到女兒出嫁,取出這些陳年佳釀,為女兒送嫁,這酒就叫女兒紅。這醇香的酒中該包含父母的多少愛意與祝福?如果是兒子,等到兒子金榜題名時,取它們出來大宴賓客,這酒就叫狀元紅。這濃郁的酒香里流露出何等的暢意和欣慰?
還有一個地方的風俗,比這少了些詩意,但多了些率真質樸。就是生女兒時要在門前種上香樟樹,幾個女兒就種幾棵。此地的人只要看看門前的香樟樹就會知道這家有幾個女孩子,多么坦率的做法,很有點廣而告之的意思。大約古代的信息相對比較閉塞,尤其女孩子又足不出戶,怎樣才能真正為女兒選擇一個乘龍快婿,是父母們最關心的。我們這兒自古就有“一家女,百家求”的說法,可見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還是希望自己女兒的婚姻幸福美滿。在為女擇婿這件事上還是多方比較慎重選擇的。等到這家有女初長成,香樟樹就派上了用場,雙方合意了,男方會在晚上砍下女方家門前的一棵香樟樹,第二天來求婚。大約這種砍樹的聲音傳到待嫁的女孩耳中,是羞澀而甜蜜的;傳到父母的耳中,大約是欣慰而有點憂傷的。自己辛苦養大的女兒就要嫁為人婦了,在家里愛如珍寶的女兒從此就是別家的人了。嫁女兒的心情總是復雜的,憂傷中有著惶惑和擔憂……(猜想這棵砍下的香樟樹會不會最后做成了裝絲綢的妝奩呢?)也因此在為女兒準備嫁妝時要精心又精心。
首先要準備許多的被子,這些大部分并不是為女兒準備的。據說每個出嫁的女子都要準備一些被子,當然越多越好(事實上要根據家境)。這些被子并不是留給自己蓋。嫁到夫家后,首先要選一床送給公公婆婆,這床被子就叫“長被”,取其尊敬長輩之意;其次要選一些送給嫂嫂或小姑,這樣的被子就叫“姑嫂被”:送婆婆也罷,姑嫂也罷,不過是希望一家人家庭和和睦睦,我們一直有一個傳統,家和萬事興。自己要選一床留給自己——只留一“被子”,寄托的是對愛情最美好的祈愿和對婚姻的祝福,一生一世一雙人, “得一真心人,白首不相負”,這“一輩子”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其余的那些被子呢,全部留給自己的孩子,這些被子就叫“寶被”,取其“心肝寶貝”之意;我想還有“被被相傳”之意吧。一床小小的被子,凝聚著江南女子一生的夢。以前女子的嫁妝,這些衣物被褥全是自己縫制,那一針一線里,該凝聚著多少美麗的夢想和憂傷呢?
其次要準備的是兩箱子的絲綢,不管你多么富有,都只準備兩箱子,這叫“兩廂廝守,纏纏綿綿”,這份嫁妝里還多了許多的甜蜜。誰說我們中國人不懂愛情?我們更看重婚姻的長久,重視家庭的和諧美滿。這暗合了傳統文化中的“家和萬事興”。都說中國的父母感情最含蓄的,從來不對孩子說我愛你,可是這代代相傳的習俗中流淌著多少對孩子深沉的愛意和中國獨有的浪漫情懷?
江南景美,人美,情更美。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