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中國的商界有兩種人,一種是賺了錢就隱退,從此過上逍遙生活的人;另外一種是有真正事業雄心的人,他們為之熱愛的事業選擇奮斗終生;
前者的典型代表就有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后者最典型代表莫過于娃哈哈宗慶后,華為任正非。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紀90年代,何伯權也曾在商場叱咤風云,是個能與宗慶后一較高下的能人。
何伯權,這個名字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很陌生。
他15歲去農村,29歲開始創業,經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廝殺后,短短3年時間就做到行業第一;
40歲,他背負“出賣民族企業”的罵名黯然離場,轉型成一位投資人,在資本的魔方里揮灑自如,再度成為鎂光燈追逐的焦點,十余年中投出了久久丫、7天連鎖酒店、諾亞財富和喜茶等明星項目。
“豁達人生,快意投資”或許就是何伯權的完美注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喜茶、7天背后的隱形巨富,一個成功的“出局者”!
壹
樂百氏,這個現在看起來有些普通的企業,遠在20年前,可是國民飲料的代名詞,而創始人何伯權也是白手起家的傳奇。
何伯權,1960年出生在廣東中山小欖鎮。據說其出生那天持續了半個月的暴雨突然放晴,路過的大師曾斷言:“天有異象,必是人龍”!
不得不說,何伯權從小就聰慧過人,4歲就熟背唐詩,小學到初中,成績一路都是全校前三,于197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山大學。
畢業后去了鎮里一個小制藥廠上班,6年里,何伯權從工人、車間主任、一路升到副廠長,硬是把一個小小的制藥廠做成了鎮上效益最好的一家企業。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何伯權真正的精彩人生是從1989年開始的,因為在那一年他決定自己創業。
很多人都知道娃哈哈是靠做乳酸奶起家,卻很少人知道其實此時國內乳酸奶的第一品牌是樂百氏乳酸奶,市場份額遠大于娃哈哈,說娃哈哈是跟隨樂百氏并不為過。
何伯權的創業想法是受外界刺激產生的。當時保健品行業迅猛興起,就像今天的互聯網一樣,其中,1988年成立的廣東太陽神更是生猛異常,其1990年的年營收高達2.4億元。
而何伯權的想法是,將口味獨特的乳酸奶變成和“太陽神”類似的保健乳酸奶,好喝還有保健作用,市場潛力無限!
因為何伯權管理企業的能力早已深受鎮長認可,因此馬上拍板支持何伯權干了起來。
很快何伯權就拿到了信用社95萬的貸款,同時把小欖鎮小有名氣的品牌“樂百氏”租借給了何伯權。(后來何伯權收購了“樂百氏”品牌商)
貳
一切就緒的何伯權毫不含糊,1989年3月,何伯權邀請了4個小伙伴,在小欖鎮一間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成立了樂百氏保健制品公司,接著跑遍了廣東20多所大學,聯合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乳酸奶。
1989年兒童節這天, “樂百氏乳酸奶”正式問世,廣告語也很簡單粗暴:“新一代人體高級天然保健飲品”。
為了將這個乳酸奶推廣出去,何伯權召集了所有的村民,拉起了“熱烈慶祝樂百氏奶投放市場的”橫幅到處宣傳,幾乎每天都能跑遍一個城市。
靠這種方式,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樂百氏乳酸奶”就成功打開了珠三角地區小城市的市場,當年就拿下了300萬的營收收入!
同樣是在1989年,浙江一個校辦廠廠長,得知浙江大學醫學營養系主任朱壽民教授有一個配方,對小孩的營養消化有好處,便登門拜訪并最終研制成功一款兒童服用的營養液。
這款口服液被命名為“娃哈哈兒童營養液”,這位腦筋靈活的廠長還為口服液發明了一句廣告詞: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個廠長名叫宗慶后,后來成了中國首富。接下去的十年,他創立的娃哈哈和何伯權執掌的樂百氏捉對廝殺,勢均力敵。
銷售額起來后,何伯權轉而大舉投放廣告,短短幾年時間就砸下了3億多元。市場策略方面,他則先是主攻上海,繼而擴展到華東、華北、東北、中部和西部,很快建立了十幾家分公司。
由于產品定位準,營銷力度大,樂百氏很快風靡全國。資料顯示:到1992年,樂百氏的年營收突破8000萬元;1993年,樂百氏成為全國乳酸奶第一品牌,并將這一殊榮保持了6年。
叁
雖然營銷套路上與太陽神、紅桃K、三株這些中國保健品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品牌師出同門,但樂百氏和娃哈哈都沒有在保健品這條歧路上走遠,而是默契地都選擇了瓶裝水這個市場,走上了“正途”。
1995年,娃哈哈推出了純凈水,僅用了1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全國第一。錯失先機的樂百氏直到1997年才推出純凈水,純凈水之役樂百氏開始慢慢落了下風。
無奈之下,何伯權花了500萬重金請來了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來做代言。同時還花了1200萬元的重金請來了麥肯錫的顧問做了一份長達300頁的報告。
重金投入之下成效明顯,到1999年,樂百氏營收已經高達20億,但娃哈哈全年營收也屢創新高來到了60億。
于是,何伯權決定引入外資來解決與娃哈哈競爭的頹勢。哪知何伯權也因為這一決定,賣掉了樂百氏,被外資股東踢出局,背上了“毀了民族品牌”的惡名。
多次談判后,2000年樂百氏與法國達能簽署協議,達能出資23.8億美元(約197億)收購樂百氏92%的股份,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何伯權及合伙人則僅占3%股份。
2001年,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從廣州國貿中心樂百氏總部傳來——何伯權和他的管理團隊集體辭職了,原因是因為戰略方向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這是當年最著名的“出局”事件,因為“出局者”是一位明星企業家,而另一方是外國資本,極具刺激性和象征意義。
從30歲到40歲,何伯權用10年時間打造了一個營收20億的“民族品牌”,卻在看似最高峰處,以一個被趕下臺的“出局者”形象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肆
對于“出局”,何伯權有一些遺憾,但并不后悔,更沒有像外界期待的那樣去找達能復仇,而是展開了新的人生。
有時候暫時的離開,是為了更好地歸來!
外界眼中,他像悲情英雄一樣,被資本傷害,帶著悔恨、氣憤、無奈黯然離場,在哈佛訪學一年后,何伯權低調回國,成立今日投資,那時還很少有人注意到他。
但當他作為喜茶、7天連鎖酒店投資人和創始人敲鐘上市時,人們知道,當初那個叱咤風云的何伯權又回來了!
2017年初,喜茶風靡,成了當之無愧的&34;網紅飲品&34;。其背后,隱藏著一位曾經叱咤飲料行業的大佬,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是喜茶的天使投資人之一。
其實,何伯權作為天使投資人,早期投資中有四家公司就很有名:分別是經濟連鎖酒店七天酒店、在線鉆石銷售商九鉆網、第三方理財公司諾亞財富、體檢健康管理機構愛康國賓。
其中諾亞財富的單筆投資收益超過4000倍。另外還有久久丫、喜茶等眾多明星項目,并于2011年入圍“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榜”。
2008年胡潤排行榜揭曉,何伯權以30億的身價排行中國內地富豪第261位。
2019年10月10日,何伯權以55億元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747位。
離開“樂百氏”的何伯權可以說又在新的投資領域重新創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但離開了何伯權的“樂百氏”卻并沒有因此越來越好,相反的是一年不如一年!
2005年“樂百氏”開啟了“不可逆”的虧損道路,一年比一年厲害。
最終2016年11月熬不住的“法國達能”最終宣布將“樂百氏”賣給了一家深圳的中國企業盈頭控股。
而對于當初出走樂百氏,何伯權曾這樣解釋過:“在中國的企業家圈子里,我們經常會提到基業長青、堅持到底,這都是優秀的品質。對于我來說,出售自己親手打造的公司樂百氏,第一考慮的是我自己還想不想繼續,我覺得做企業太累了。”
是非成敗轉頭空!回頭看來,到底誰是“成功者”,誰又是“出局者”呢?
從29歲創業到現在,何伯權向外界證明:一個創業者可以有不同的人生階段,每一段人生都可以活出精彩。
參考資料:
風聲島《喜茶的背后,是何伯權的資本江湖》、
小予筆記《喜茶投資人何伯權:成功的“出局者”》、
一波說《40歲夢碎樂百氏,VC圈大佬何伯權的下半場》、
碩士博士圈《何伯權: 樂百氏,巔峰隱退,轉戰風投叱咤風云》、
投資人說《何伯權:16年前賣掉了樂百氏,現在投資喜茶、7天連鎖后,想和你談談失敗和放棄》
馬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