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首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以忽必烈確立國號為“元”到元順帝逃亡漠北草原止,共歷經九十八年(1271年—1368年)。不足百年的朝代傳承,卻經歷了11位皇帝,而光元世祖忽必烈與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就占據了近60年。元朝皇帝雖然多,但是世系卻只傳了五世,因為這中間既有父子相傳,又有兄終弟及,甚至還有叔侄倒傳的現象發生,因此在剩下的三十幾年里,元朝皇位的世系傳承普遍混亂甚至多次出現政變逼宮的事件。












元朝11位皇帝中間不乏存在銳意改革之人,但由于前期掌權困難,后期忙于皇位傳承或英年早逝,大多制度都未形成顯著的效果,甚至造成民間怨聲載道,以至于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頻發,朝廷無力抵抗。
通過以上圖片介紹,我們可以發現,元朝也出現了多次幼帝繼位的現象,而且權臣干政和后宮專權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因此對元朝整個政治制度的傳承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但同時,元朝行省制度的確立以及版圖的擴張也奠定了后世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