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課堂筆記
【二】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4個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深入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想象畫面,體會詩中蘊含的樂趣。
〖三〗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每個人都要度過幸福的童年,童年那純真、幼稚的歲月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三首》也真實地再現了古代兒童多彩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要求借助拼音學會生字,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多個學生朗讀古詩,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尤其注意讀準“晝、耘”的讀音。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再讀古詩,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同桌之間互相補充和訂正。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四、想象詩境,領悟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聆聽,想象古詩句反映的畫面。
2.指名學生發言,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注意詩句情境的變化,也可以加上相應的動作。
3.教師評議,播放《四時田園雜興》的動漫朗讀,學生欣賞。學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復朗讀古詩,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小組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五、了解作者,積累古詩。
1.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范成大,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平江府吳縣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3.全班交流,積累古詩:
第二課時
一、總結學法,自讀感悟。
1.總結學習方法,導入新詩的學習。
(1)小組交流總結《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的學習方法。
(2)小組代表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請同學們試著用以上方法學習古詩《稚子弄冰》。
2.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稚子弄冰》。要求借助拼音學會生字,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指名多個學生朗讀古詩,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尤其注意讀準“稚、鉦、磬”的讀音。
3.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再讀古詩,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同桌之間互相補充和訂正。學生自愿舉手發言,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議,也可以做補充發言。
4.想象詩境,領悟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聆聽,想象古詩句中呈現的畫面。
(2)指名學生發言,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注意詩中描繪的情境的轉變,也可以加上相應的動作。教師評議,播放《稚子弄冰》的動漫朗讀,學生欣賞。
5.自由讀詩,在朗讀中表達出詩人的思想感情。
6.練習背誦。了解作者,積累古詩。
(1)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楊萬里一生寫作勤奮,相傳有詩二萬余首,現存詩四千二百首。有《誠齋集》行世。
(3)全班交流,積累古詩:
二、拓展活動。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指名多個學生背誦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學生自愿舉手發言,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名多個學生背誦古詩《稚子弄冰》,學生自愿舉手發言,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村晚》。
二、檢查朗讀,讀通古詩。
自由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字詞。指名多個學生讀,正音。(讀準:漪)采用多種形式讀這首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三、借助注釋和課外搜集的資料自讀,疏通古詩大意。
1.學生運用積累的學習方法,自讀古詩。在文中標出不懂的問題。
2.同學交流,解決不懂的字詞。老師質疑檢測:你從詩句中讀懂了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引導交流,感知古詩大意。
四、朗讀品味古詩,體會詩情,感悟詩境。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聆聽,想象古詩句反映的畫面。
2.指名學生發言,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注意學生表情的變化,也可以讓學生加上相應的動作。教師評議,播放《村晚》的動漫朗讀,學生欣賞。學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復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的思想感情。
五、交流古詩,朗讀品味。
談話激趣:請大家拿出自己搜集的最喜歡的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古詩分享給大家。交流分享。
六、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堂小結:希望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多讀讀唐詩,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2.從本課中選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改寫成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辛勤勞動 贊美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天真可愛 喜愛
稚子弄冰
宋代:楊萬里
色澤上——金盆 彩絲 銀鉦
形態上——圓形
聲音上——玉罄穿林響 玻璃碎地聲
——以冰為鉦、自得其樂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山村晚景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天真可愛
教學反思
1.重視朗讀指導。
我采用多種形式教學本課,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讀中悟情,悟中抒情,引導學生讀出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從而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2.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古詩詞,我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高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立足詩的內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然而詩的語言是濃縮的精華,加之詩人的創作背景學生根本無法體驗,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后感悟詩情。讓學生閉上雙眼,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說說眼前浮現的畫面,體會其中的樂趣。最后的小練筆,也是讓學生根據詩歌內容,展開想象,選擇其中的一首改寫成短文。學古詩可以讓學生體會想象的樂趣,學完古詩后還可以讓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出來、寫出來或畫出來。
3.關注語言訓練。
新教材強調,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課后第2題意在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小練筆意在培養學生寫的能力。老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三】練習題
1 古詩三首課時練
第一課時
一、默寫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練習。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晝出耘田,村莊兒女各當家。
,也傍學種瓜。
1. 選擇下列加點詞語的正確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鋤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后兩行的意思。
二、查資料,抄寫一首自己喜歡的其他田園詩。
【答案】
一、1.夜績麻童孫未解供耕織桑陰 2.①①
3. 兒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二、鄉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第二課時
一、寫出加點詞語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1.稚子:。
2.鉦:。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話寫出《稚子弄冰》前兩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鉦:一種金屬打擊樂器。
3.磬(qìng):一種用玉或石制成的擊樂器。
4.玻璃: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在的玻璃。
二、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用彩線穿取,當做銀鉦。
第三課時
一、把詩句補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話寫出所填字詞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山銜落日()寒漪。
牧童()橫牛背,短笛無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話寫出《村晚》后兩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歸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沒。 3.歸去:回去。 4.信口:隨口。
二、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回家去,他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曲調。
陳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