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傳統(tǒng)的兒童游戲各地區(qū)的玩法估計都差不多吧。像一人玩的“推鐵環(huán)”“放風(fēng)箏”,雙人玩的“打兵兵球”“撞柺”和多人玩的集體游戲“捉迷藏”“丟手絹”“拽沙包”等。
本回講幾個在北京鼓樓附近,孩子們玩過的集體游戲項目。
③摸瞎子(不用花錢)
摸瞎子游戲開始前首先要公選出來一個悲催的瞎子。選瞎子得用玩“手心手背”的方法,大家喊的口號是“單唄兒,你倒霉!”同時每人伸出一只亮出手心或手背的手掌。誰出的手式與大家不一致誰就是耍單了,此人就是公選出的瞎子。
瞎子被人用手絹蒙住雙眼后他開始憑感覺抓身邊挑逗他的人,抓住了誰,誰就接替瞎子繼續(xù)被人戲耍。其他人則可以在瞎子身邊恣意挑逗,捅觸,取笑瞎子并爭取不被瞎子抓到。
玩這個游戲的場地空間越小越有意思。
④捉迷藏(不用花錢)
生活在鼓樓周邊胡同里的孩子們也愛玩捉迷藏的游戲。
游戲前湊上幾個小玩伴先公選出一名捉人者,捉人者先要把臉貼在墻上,雙手擋住自己的視線,他萬不能偷窺別人的藏身之處。其他人監(jiān)督他確沒偷看別人后需迅速閃開,尋找到一處自認為最隱蔽的地方躲藏起來。
捉人者需聲嘶力竭地喊出1,2,3!后,才可以返過身來捉人。
其實捉人者往往不用親自捉人在手,只要他發(fā)現(xiàn)了誰,誰就會因自己沒有藏好地方而被人發(fā)現(xiàn),自動從藏身之處走出來認輸。
大家哈哈一笑,游戲就進入下一輪。
⑤丟手絹(需用手絹)
“丟,丟,丟手絹,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訴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
伴隨著這首熟悉的兒歌,我們這些五六十歲的人誰不會玩丟手絹呢?
丟手絹的游戲長大一點兒的孩子們會偶爾為之,因為我們從上幼兒園起就在阿姨的組織下學(xué)會玩了,長大一點后就不太愛玩這個游戲了。
⑥跳房子(不用花錢)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34;跳房子&34;這個趣味性娛樂性強又簡單易行的游戲。
跳法和規(guī)則大概是:將一個&34;子兒&34;(沙包、瓦片、石子、)擲進格子后,逐次用單腳跳入并踢進下一個格子。踢到并排的格子時,須用雙腳夾住&34;子&34;跳起將其甩到下一個格子,到達&34;天&34;外后,再用雙腳夾住&34;子&34;扔回格子里;或者原路返回到起始線用雙腳夾住&34;子兒&34;甩進哪個格子,這個格子就成了自己的房子。
在跳的過程中,&34;子兒&34;扔不進應(yīng)扔進的格子里,或扔過界、腳踩線,在并排格子、天空和自己的房子之外雙腳落地就算犯規(guī),犯規(guī)后改由下一個人跳。以最后誰占的房子多為勝利。
時間到了二十一世紀,重視家庭體育教育的家長們,卻紛紛花大錢將孩子們送去課外班或俱樂部學(xué)習(xí)羽毛球、游泳、跆拳道、滑冰等運動項目,自己則完全忘記了還玩過像&34;跳房子&34;這樣既省錢又健身很好玩的戶外兒童游戲呢。
⑦老鷹捉小雞(不用花錢)
這是傍晚時分胡同里的孩子們最愛玩的一項集體游戲了。做完作業(yè)一身輕,大家都需要從屋里走出來放松一下身心,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是個好主意。
基本玩法:先用猜拳(石頭剪刀布)定出老鷹、雞媽媽、小雞仔。老鷹在雞媽媽面前站定,小雞仔們在雞媽媽后面依次相互抓住衣服排成一路縱隊。“老鷹”不許推搡接觸雞媽媽,只能在跑動中避開雞媽媽抓雞媽媽后面的“小雞”,小雞”們要依次抓住雞媽媽或前面“小雞”的衣服,隨著雞媽媽在跑動中避開“老鷹”的抓捕。
萬一老鷹突破了雞媽媽的防線,快要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雞仔時,小雞仔應(yīng)立即蹲下,雙手捂住耳朵,這樣老鷹就得重新站在雞媽媽的前面,游戲就得重新開始。否則本次游戲就結(jié)束了。
假如小雞們跟不上雞媽媽的步調(diào)跑散了,也視為一次游戲結(jié)束。
⑧跳皮筋(自制用品)
“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在北京的一年四季里,大小胡同,庭院,校園都能見到女孩子們在跳皮筋。記得她們可以邊口里歡快地唱著一些押韻的歌謠,邊用雙腳交替地在皮筋上蹦來跳去的完成挑、勾、踩、跨、擺、碰、繞、掏、壓、踢等各種令路人眼花繚亂的腿部動作。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猴皮筋。在五六十年代,極少有孩子會花錢去文具店買商品的橡皮筋來玩,一根長長的皮筋都是用家里壞的自行車內(nèi)胎根根剪成的,或者是與部分橡皮筋混搭連在一起做成的。
跳皮筋有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
單人跳,可以把皮筋綁在樹干、電線桿等任何結(jié)實的支撐點上隨時自娛自樂地跳起來;
分組跳的規(guī)則是:首先用“石頭、剪刀、布”決定哪一組先跳,另一組里的兩人分站兩邊,腿上套上皮筋做好準備。先從難度最低的腳踝開始,依次小腿、膝蓋、腰部、胸部、肩膀、耳朵處,每完成一段就往上移一點,將難度逐漸提至高舉一臂為限。提高高度就是讓跳的人用腳勾住皮筋的難度加大,能在一臂高處跳皮筋的女孩子是女孩子們心中的大牛人。
那時候跳皮筋是一種很廉價,幾乎是零成本的游戲,女孩子們就是在這樣美好的時光里收獲了友情,鍛煉了體魄。
今天,跳皮筋已被孩子們淘汰了,但過去女孩子們那些飛揚的跳皮筋姿勢,純粹至極的快樂感,則成為我們現(xiàn)在對小時候最美好的一段童年記憶。
⑨ 跳大繩 跳繩(需用跳繩)
如今在日常生活或休閑娛樂中,繩子游戲仍然隨處可見。不但孩子們愛玩,也是大人們減肥瘦身的首選項目。
我們小時候也特喜歡玩繩子游戲。跳繩有個人可玩的“小繩兒”也有需集體配合玩的“大繩兒”
來玩大繩兒的人要多多益善。
游戲開始前要公選出兩個搖繩的人,被選中的倆人分別站在大繩兩側(cè)奮力搖動起大繩兒來,其他的人要依次迅速魚貫而跳過大繩兒,跳不過去的就會被罰下去搖大繩兒。
跳小繩兒,先要挑一根與自己身體高度匹配順手的繩兒。
基本動作是:不停的雙手搖繩兒過頭的同時雙腳并攏跳起過繩兒。要一氣呵成,跳幾下,幾十下,幾百下到上千下也未可知。基本動作熟練了就能做到單腳屈膝跳,側(cè)身斜跳, 分腿合腿跳, 繞旋跳,側(cè)腳跳, 雙搖反跳,雙臂交叉跳, 雙人跳等花樣跳法。
時至今天,據(jù)說跳繩兒已有300多種的花樣跳法了。
啊!快樂的童年,令人難忘。
下一回咱們聊幾個單人游戲。
何龍明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zé)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