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專業的就業面廣意味著畢業生有更多的職業和行業選擇,學生難免也有類似疑問:“我到底能從事哪些工作?”“怎么體現我已具備崗位所需的一技之長?”
有這樣一類專業,它們本科階段知識涉獵廣泛,卻又因為學習大多限于“淺嘗輒止”,尚不足以將學生打磨成專業精英。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不像醫學類、師范類專業那樣具體,實際卻能勝任很多崗位,哪怕是聽上去和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
它們被俗稱為“萬金油”專業,多在人文社科領域,尤以管理類、文學類專業為代表。
就業面廣意味著畢業生有更多的職業和行業選擇,可挑戰也隨之而來:“我到底能從事哪些工作?”“怎么體現我已具備崗位所需的一技之長?”處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市場,這類專業的學生難免存有類似疑問。此時引導他們認清自身價值,拓展職業道路,就成為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或許人們通常認為,為學生職業規劃提供支持只是就業部門的職責。但其實相關工作還可以擴展到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多個人才培養環節。
用專業地圖為學生指點迷津
提到“課程地圖”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它通過課程規劃指引學生未來升學與就業的發展方向。加拿大皇后大學在2015年開發的“專業地圖”則擴大了指導范圍,通過向學生推薦課程和課外活動,引導學生探索未來更多的就業可能。
具體來說,專業地圖在所需課程、相關體驗、社群活動、全球視野和職業準備等五個方面,向學生展示了大學四年理想的學習進度,有哪些高影響力的課外活動值得參與,可用于補充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學生作出決策的依據是專業地圖中顯示的兩類信息——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可以掌握哪些技能,校友畢業后都從事了哪些工作。前者除了向學生傳達學習目標外,還讓學生了解到哪些專業知識對吸引未來雇主很重要。后者則在指引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同時,鼓勵他們考慮可能從未考慮過的工作。
以經濟學的專業地圖為例,它指出通過學習,學生將具備收集經濟數據、統計分析和建模的能力,了解各種經濟因素對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影響。學生不僅掌握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框架,還精通數學……畢業后學生可以從事的工作包括會計、商業管理、信用管理、金融、保險、投資分析、風險管理,等等。
基于這些信息,學生可以參照專業地圖推薦事項,在不同時期選擇參與不同的課外實踐活動。比如大一可以加入感興趣的社團,到就業服務中心尋求職業選擇的幫助;大二參與經濟學系主辦的各種研討會和會議,并通過閱讀職業服務中心的資源探索感興趣的職業;大三時開始利用社交平臺與目標職業領域的校友建立聯系;進入大四需要評估缺乏的職場經驗,隨后利用志愿服務或實習經歷填補空白。
而且總覽這張“地圖”還能明顯地感受到,它始終在傳達一個重要信息,即實踐學習和到就業服務辦公室尋求幫助并不是高年級學生的專利,而應貫穿大學四年的課內、課外的學習中。
從就業出發進行專業改造
有時所謂“萬金油”專業學生的困境在于,雖然可以從事多種職業,但從專業名稱上看似乎又無“一技傍身”,這在一些基礎學科、語言類專業畢業生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而且一旦專業無法讓考生和家長看到“好就業、就好業”的希望,招生不理想也就在情理之中。
正是由于看到了因就業信心不足導致英語專業招生人數下降問題,薩斯奎哈納大學嘗試根據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推出幾個專業方向的輔修專業。后來又因編輯與出版輔修專業在學生中非常受歡迎,學校最終決定將其“升格”為主修專業。
一個專業的從無到有往往需要高?;ㄙM很大精力,但編輯與出版專業的核心課程與英語專業的相同,所以它的創建投入相對較少,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調整:一是英文系開發了由住校行業專家講授的實習課程;二是按照要求所有學生均要完成專業相關的實習;三是教師需要編寫專門的教學大綱;四是加入一些新的專業課程。而這些改變也成為這個新專業的亮點。學校表示,四年的專業學習能讓學生做好進入編輯、營銷、新聞、公關、媒體管理等領域工作的準備。
拓寬=探索+實踐
以上兩所國外高校的案例看似工作方法迥異,實際上卻都為拓寬畢業生就業領域起到推動作用。而且不難發現,不論是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積極探索就業方向,還是通過對專業改造確保學生獲得專業技能,其中都強調了讓學生充分了解可能的職業選擇,鼓勵學生擁有職業相關實習、實踐經歷的重要性。
2019年蓋洛普與斯特拉達教育網合作研究發現,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信心與其在校期間的體驗式學習經歷相關,具體包括(1)大學期間有機會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習和工作中,(2)完成過需要一個學期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項目,(3)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和社團組織。數據顯示,擁有這三種經歷的學生中,近六成人堅信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可以幫助他們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以如果某些專業的學生也曾向你傾訴,擔心自己“學而不?!睙o法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此時你或許已經想到幫助他們解答困惑的方法了吧。
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19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
{數據鏈接}
上表展示了中國2019屆本科生中,從事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較低的專業。可以看到,電子商務(94.1%)、物流管理(93.9%)等專業其實有較高的就業率,體現出畢業生即便未能“學以致用”也有更廣泛的職業選擇,高?;蚩梢栽谝龑W生探索就業領域過程中給予更多關注。
但也有部分專業就業率相對較低,如播音與主持藝術(87.1%)、工商管理(89.4%)。高校也許有必要為此類專業學生獲得“一技之長”創造機會。
王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