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沒有發現,
作為2020年火出圈的名人之一,
張文宏,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了。
他是真的,消失了很久。
再也沒有廣為流傳的【張爸金句】,
好久沒刷到親切的、夾雜著英語的溫州普通話,
只有看他微博,還偶爾更新著關于疫情的相關解讀。
張爸不火了么?
不,
是張爸自己,
讓自己涼了下來。
因為,張爸要節欲。
1
“消失的”張爸
前幾天,
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張圖,
我才知道,消失的張爸到底去哪了。
科室晚上的組會,
張爸因為連軸的會議和專家門診消耗了過多的精力,
還沒等學生發言完,有人忽然發現,
張爸,睡著了。
有人不禁笑起來,
可坐在旁邊的一個學生,
無意間注意到張爸休眠中的電腦屏保,
黑色背景下,寫著幾個鮮明的大字:
正直、謙遜、踏實、節欲。
突然被這8個字,感動到。
原來張爸只是消失在流量中,
卻回歸到自己原有的初心里。
2020對于張爸來說,是耀眼的,
全民關注、獲獎無數,
熱搜上了幾十次,堪稱頂流。
聚光燈下,他卻走回了自己的科室,
做回了一個最普通的醫生。
一個人要需要有多大的節制力,
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才能不讓自己不在躁動的流量中迷失,
才能堅守住自己醫者仁心的本心?
張爸曾經說過,
做醫生這個行業,
需要很大的熱愛。
要坐得住板凳,
啃得動醫書,
扛得住醫鬧,
頂得住壓力。
而他,確實也做到了這些。
2
因為熱愛,所以正直、謙遜
離開聚光燈,他是個什么樣的醫生呢?
他是個不拿自己當專家的醫生。
在醫院,
不加號,是常規操作。
可張文宏卻是個異類,
他是個加號狂魔。
他一般上午坐診,
每次坐診,
一定會拖到下午2點多才能下班。
因為,
對那些等著加號的患者,
他來者不拒。
治病救人,
是他唯一的愿望和快樂,
他享受找到病因的那種“福爾摩斯”的快感。
因為熱愛,所以專業。
因為熱愛,所以溫暖。
對待病人,他不像專家,更像老朋友。
有朋自遠方來,怎能拒絕?
不但不拒絕,他還賠錢。
一次知道一個患者看不起病想要放棄,
他掏了5000塊給人家:
“先把病看看好?!?/p>
不僅賠錢,他還賠人。
甚至有的時候下班遇到患者,
如果順路,他也會捎上一程。
“醫院堵車,都不容易。”
作為感染科排名第一的,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他的專業,首屈一指,
他的評價,排名第一。
想起電影《綠皮書》里那句臺詞: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極致,上班就認真工作,笑就盡量大笑。
張文宏,
不僅把正直做到極致,
更把謙遜做到了極致。
3
因為熱愛,所以踏實、節欲
在流量為王的今天,
一夜爆火,是多少人夢想的。
甚至,以前孩子的夢想是當科學家當醫生當軍人,
現在很多孩子的夢想,是當網紅。
不是網紅不好,
而是連孩子想當網紅的這份浮躁,
讓我們感受到了恐慌。
他們是熱愛網紅這個職業么?
不是。
他們只是喜歡了網紅爆火的快感,
感受到了日薪208萬的參差。
是啊,
如果爆紅可以日薪208萬,
那誰還能坐的住板凳,
啃得下晦澀的課本呢?
這是一個時代的趨勢,
可張文宏卻是一股逆時代的清流。
他火了,
他甚至一句話,一個觀點就能引起全民討論。
他參加一個活動,就有人說他收了千萬贊助。
就像李健說的:
中國人愿意造神,
更愿意毀神。
有人罵他不讓喝粥是崇洋媚外!
有人說他就會嘴炮算個什么?
他從不阻止鍵盤俠的辱罵,
卻也從來不理。
他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科普,
即使不符合大眾認知。
他默默捐掉千萬贊助,
只為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年醫生。
夸贊也好、謾罵也罷,
他都無暇,或者不屑回應。
他就是他,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在病房,他是醫生,忙著看病、忙著查房。
在課堂,他是老師,忙著講課、忙著帶學生。
去年10月,
上海市把“醫德楷??挂咛貏e獎”頒給他,
他卻缺席領獎,
去給交大醫學院的學生講課了。
作為交大醫學院的特邀教授3年,
他每年都會抽時間來講課。
用他的話說:
這是一群非常優秀的學生,
今后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會成為我的同行,
也都會超越我,
能給這群未來的醫生們上課,
是我的榮幸。
學術,要踏實,
學生,是未來。
這些他都重視,
唯獨名利,可以節欲。
在學生口中,
別的事不一定能找到張爸,
但只要他們有問題,
張爸都是不睡覺的。
別管多晚,信息秒回,
別人都是找學生做數據,
他給學生跑腿找數據。
權力在手,
卻能云淡風輕,
回歸本心。
他用熱愛,
把踏實、和節欲這四個字也做到了極致。
4
孩子,請記住這8個字
怎么評價一個人是不是成功?
張爸辦公室里,掛著唯一的牌匾上寫著:
我只是你人生的一個匆匆過客,你卻是我人生的轉折點。
用自己的堅持和熱愛,
成就自己的人生,
改變別人的人生,
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寫到這里,作為一個媽媽,我想對孩子說:
張爸電腦屏保上這8個字,你一定要記住,
為人,重正直
處事,要謙遜
求學,求踏實
欲望,可節欲
記住這8個字,你才會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不被輕易裹挾的人。
流量之下,
鐘南山說:
“講老實話,做老實人。”
張文宏說:
“做好醫生,治病救人?!?/strong>
少一些日薪208萬的頂流,
多一些這樣的國士,
才是我們整個民族的福祉。
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