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頂新集團相對于統一集團和一品集團,猶如小馬對大象。1988年頂新集團開始在大陸投資。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行說:“對內地形勢的認知有5%—10%時,感覺就很好了。只要想到什么東西一乘上13億,心情就很激動,恨不得擁抱大陸。”

但由于缺乏對大陸市場的了解,頂新集團投資的“頂好清香油”、“康菜蛋酥卷”項目都以失敗告終,從臺灣帶來的1億元臺幣賠掉了80%。
就在魏應行恨不能卷鋪蓋回臺灣時,事情發生了轉機。一次,魏應行外出辦事,因為不習慣火車上的盒飯,便帶了從臺灣捎帶來的方便面。沒想到這些在臺灣非常普通的方便面引起了同車旅客極大興趣。魏應行馬上將面分給了他們,他們吃著熱騰騰的面,直夸:“太好吃了”。魏應行的心也跟著熱騰騰了。他決定在大陸投資方便面。

受前幾次慘痛教訓影響,魏應行開始對大陸方便面市場進行仔細的分析。調研部門經過了上萬次的口味測試和調查。根據各地的口味差異,先后開發生產了20余種不同口味的產品。

在開發產品時,他們還在細節處著眼,首創在碗面上加放塑料叉。
在品牌打造上,頂新集團也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將產品定名為“康師傅”。“康”讓人聯想到“健康”、“小康”,“師傅”讓人聯想到手藝精湛的專業人士。“康師傅”的形象是一個笑呵呵、很有福相的胖廚師,很有感召力。

現在,頂新集團在全國有12個大生產基地、88條生產線、年產方便面40億包。成為了中國大陸方便面市場的領導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