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想要保持健康的狀態,
那就要學會預防疾病,
定期體檢就是最好的防病方法。
那么問題來了:
“我到底檢查什么項目才對呢?”
現在,我們就請鄧華醫生來解答一下吧!
問:鄧醫生,在選擇體檢套餐的時候,面對眾多體檢項目,會感到迷茫,不知什么樣的體檢套餐才是適合自己的,該怎么辦呢?
答:健康體檢要有針對性,要按年齡、性別、人群這些分類來做個性化的體檢,另外就是不要過度體檢。過度體檢有時會增加潛在風險,比如甲狀腺性結節、甲狀腺癌,就跟過度的X線曝光有關系。選擇體檢套餐要遵循“1+X”的原則,其中的“1”是大家熟悉的基礎套餐,這個套餐包含人體各個器官系統的檢查,但是不夠深度,需要根據其他因素來補充。意思就是,在必檢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體檢項目,以便使檢查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
問:這個“X”該怎么定呢?
答:我建議以年齡、地域、性別、家族史、既往病史這些因素作為參考。我舉幾個例子吧,長期伏案工作的教師、醫生、白領,應該增加頸椎和腰椎的攝片檢查;長期在充滿粉塵或有刺激性異味環境下的工作者,應著重檢查血常規和胸片;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增加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檢查;還有就是男性要特別重視前列腺的檢查,包括外科肛指檢查、前列腺化驗指標。
問:那不同的年齡段,檢查項目又應該有什么不一樣呢?
答:這個問題要細細地說清楚。不同年齡人群需要重點做的項目是很不一樣的,我們一起梳理一下...
① 20歲以下
孩子的體檢,主要是篩查遺傳病,包括蠶豆病、地中海貧血、早搏、心律失常這些情況,檢查一下體內有沒有寄生蟲,等等。
② 20-30歲
20歲開始,就要開始定期體檢了。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生活往往不規律、性生活較頻繁,容易感染各類傳染病。
③ 30-40歲
30歲以后,最常遇到的健康問題就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主要是因為人的生活水平提高,經常大魚大肉。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尤其要注重血糖和血壓。
④ 40-50歲
40歲以后,人就走上了衰老的道路,這個年齡階段也是健康的高危期,常被心腦血管疾病找上門來,除此之外,還容易患上癌癥,更要定期做體檢了。
⑤ 50-60歲
50歲以后的人,他們的健康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骨質疏松與胃腸道腫瘤。除了這些健康問題外,不能忽視心腦血管的篩查。
⑥ 60歲以上
步入老年期的人,平時需要全面關注身體健康,除了要做一般的體檢項目外,更要時刻留意身體有什么不舒服。
問:可以再具體地列舉一下體檢項目嗎?
答:好的。不同年齡段會遇到的健康問題、體檢重點檢查項目,你可以參考以下這些表。
問:體檢報告出來之后,有指標異常怎么辦?
答:體檢報告里的異常指標,有些對疾病有診斷意義,有些可以為進一步檢查提供線索,而有些只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的“異常”。
對這些異常指標,醫生會根據病史和各項檢查綜合分析,給你提出進一步檢查和防病治病的建議。其實,各項檢查結果都是動態變化的。等到你復查這些項目的時候,由于身體、環境和其他方面的變化,結果也可能會有所不同。
問:我們體檢前,都被告知要禁食、禁水等等。能不能給我們講一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體檢結果?
答:精神緊張、過度興奮、睡眠不足會影響心率和血壓;體檢前一天飲食,特別是宵夜飲酒,會影響到血糖、血脂和血尿酸變化;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在服藥前后檢查結果差異很大,服用某些藥物再體檢可能會影響肝功能;處于經期的女性尿檢的細胞可能會超標。
醫生有囑咐:
除了要知道自己做什么體檢項目,學會看體檢報告也很重要。在體檢之后,體檢表上有哪些指標是比較重要的?我們該如何去看懂這些指標呢?
1、高血壓。這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影響,可以說是一個“殺人于無形”的疾病,長期不干預的話會影響到心臟、腎臟以及眼睛的健康。
2、血糖過高說明患上了糖尿病,過低則是低血糖,這些都是身體相當嚴重的信號了。
3、白細胞的數量直接關系到身體對于病毒以及細菌感染的抵抗性,是體檢表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如果白細胞計數偏低的話,則很可能是因為身體出現異常了,要進行更加詳細的檢查。
4、血脂,包含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等,前三項偏高,則血液粘稠度會增高,對應的患上心臟病的幾率就越高。
5、當體檢指標出現異常的時候,要咨詢專業的醫生,詢問是否需要進行治療。如果需要治療,就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積極的將身體的各項指標治療到正常的區間。如果不需要治療,那么就要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有好的生活規律。
陳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