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們常說,往昔可擲,未來可期。事實上,往昔可擲的,那一定不是值得鐫刻于心的“往昔”,不過是一些不該拿起的“東西”。
是自己的永遠是自己的,無論好壞,它就在那里,歲月總會給出最好的答案,不急。
不是自己的,不棄,也早晚會自然失去。

風景之于“過客”,才說流連忘返。“常住”那叫想不起來的東西。
流過的淚,終會被時光收起。受過的傷,會成為來路的勛章。
不用勸人“不糾結過往”。沒受過同樣的傷,怎么能知道,他(她)們糾結的不是傷,是糾結于一個又一個的假想。

不用勸人“哭,解決不了問題”。有時,哭是一種情緒宣泄,更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洗禮。只有自己與自己和解,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2
未來可期。是因為時光匆匆,萬物皆變。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日復一日的微小變化中,積蓄力量,發生著質的改變。

沒有昨日的跋山涉水,哪有今日的登高望遠。沒有今天的搶灘登陸,哪有什么明天的旌旗招展。
未來是走出往昔的未來。今日的一切都是未來的必然。
未來可期,是因為昨日的付出和今日的努力。昨日是今日的昨日,今日是明日的往昔。

未來可期。是因為歲月如溪,永遠跟隨向前的是如粟似塵的東西,余下的礫石,沉沙只是回望可看的風景,可沒有誰會愿意回流,因為一旦出發,就只有向前。歸河入海,那是未來的方向,永遠向前就會抵達可期的未來。

道理都是人講的,生活卻是往昔烹煮的慢火高湯。倒掉的是沉渣,喝進的就是營養,無論怎樣都是自己的手藝,自己的一碗湯。
往昔可擲,未來可期。只要愿意,什么都可以丟棄,什么也都可以成為值得期待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