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圖半島全媒體記者徐杰從“密密麻麻”到“白白凈凈”,從“屢禁不止”到“質的改變”……6月1日,記者探訪李滄區樓山街道翠湖社區了解到,經過多年摸索,該社區在治理樓道小廣告亂象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2019年,我們通過設置規范請小廣告‘上門’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從“密密麻麻”到“白白凈凈”,從“屢禁不止”到“質的改變”……6月1日,記者探訪李滄區樓山街道翠湖社區了解到,經過多年摸索,該社區在治理樓道小廣告亂象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2019年,我們通過設置規范請小廣告‘上門’,治理效果發生了質的變化。”翠湖社區黨委書記牟永旭介紹,此后社區創新探索的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又給治理效果加了一道保護砝碼。
探訪>>
樓道景觀別致,少見小廣告亂象
6月1日,記者來到李滄區樓山街道翠湖社區探訪,走進偌大的社區,不同于印象中老舊小區,翠湖社區的環境整潔,處處綠意濃濃,景觀小品和文明提示牌隨處可見。信步走進一棟居民樓的單元樓道,從進入單元防盜門開始,記者便對看到的小廣告計數,從一樓爬到六樓閣樓,記者仔細查看了住戶房門、樓梯、樓道墻面、樓道管道、網線箱等,都沒有看到胡亂張貼的小廣告。但樓道內并非一個小廣告也沒有,在單元門旁邊的廣告欄里有幾張小廣告貼得比較規整,此外,在一樓、二樓樓層的數字牌上,開換鎖的小廣告是與數字牌一體化噴印的,看起來很像是“規定動作”。
當記者在該小區58號樓的一個單元樓道內查看時,迎面下樓的一位居民突然喊住了記者,“小伙子,你是干什么的?”對方警惕地問道。當記者表明身份后,她笑了起來,“我以為你是來貼小廣告的,這可不行,被抓住要送派出所的。”通過交談記者了解到,這位居民名叫張衍芝,是58號樓1單元3樓的住戶,同時還是這棟居民樓的樓長、單元長。說起小廣告這個話題,張女士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以前小廣告確實挺猖狂的,跟牛皮癬一樣,大家既煩又無奈,社區經常組織清理,但前腳清完了后腳又被貼上了。”張女士說,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剛貼完對聯福字,沒過幾天就被小廣告覆蓋,過年的紅色喜慶氣氛一下子就被破壞了。“從2019年開始,社區找到了一個好辦法,小廣告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你可以去俺這個樓的3單元看看,社區打造了幾個樣板樓道,那是其中一個,很漂亮。”張女士推薦說。
記者來到張女士所說的3單元樓道,剛進單元門,就發現景觀格外不一樣:樓道被粉刷裝扮成了秋天金黃的風格,頭頂有楓葉、墻體有繪畫,文明提示語、歡迎回家溫馨牌、廣告欄、通知欄、滅火器等一應俱全,仿佛走進了秋天的樹林,就連樓梯口的電表箱也被木格柵裝飾起來。隨后,記者又來到56號樓的3單元,這里的樣板樓道裝飾則變成了夏天蔥翠的綠色風格,一樓正對樓梯的墻上,彩繪了夏日風景,小橋流水、綠樹成蔭,近處有孩童戲水,遠處有民居綿山,閑適的風景讓忙碌了一天回家的居民心情得以放松。當天記者探訪了多個樓道單元發現,除了這些樣板樓道外,其他樓道單元雖然沒有經過精心裝飾,但樓道的墻面也比較白凈,小廣告在指定廣告欄內張貼得也比較規范。
經驗>>
請小廣告“上門”,治理效果近100%
“說起樓道小廣告,前些年真是把社區愁壞了,想盡了辦法治理,但總是屢禁不止,密密麻麻跟牛皮癬似的,看著很不舒服。”翠湖社區黨委書記牟永旭介紹,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社區的先天條件有關。翠湖小區2005年建成入住,共有101棟居民樓、近6000戶居民,由原來的樓山后村、西南渠村、石家村、徐家村四個自然村搬遷安置組成,是青島市最大的居民小區之一。“作為一個半開放小區,當時為了居民出行方便,小區大小出口有十幾處,人員流動量大,小廣告、小商販人員進出頻繁。”牟永旭稱,嚴重時,居民樓單元門、住戶家門、樓道墻面上密密麻麻都是小廣告,雖然社區定期組織志愿者、物業人員、工作人員清理,但清理的速度遠趕不上張貼的速度,小廣告亂象反反復復,“特別是那種不干膠小廣告很難清理,刮不干凈,門上刮得斑駁,墻上墻皮都鏟掉了,我們只好買來涂料重新粉刷。”牟永旭說。
后來,翠湖社區組織物業人員、居民抓現行,對進入樓道的陌生人員詢問盤查,對抓住張貼小廣告的人員交由社區民警批評教育,交由社區保安中心留存信息備檔,同時加強對樓道單元門的維修更換,但即便如此也沒能遏制住亂貼小廣告的現象。“2019年3月份,我們經過十幾年摸索,終于找到了一個好辦法。”牟永旭介紹,經過數次居民代表大會征集意見,他們決定變堵為疏,前期經過規模調查、信譽摸底、價格比對、居民口碑征集以及公安部門備案查詢等,社區挨個撥打小廣告電話,把這些企業人員約到社區座談,比對甄選后,選定某一個在規模、信譽、服務等方面都不錯的企業進入社區,并通過居民代表大會同意。
牟永旭介紹,選定的開鎖、通下水道這種企業,社區不收取任何費用,但是要求他們跟社區保安中心簽訂協議。一是要求他們想辦法限制同行業其他企業人員,不要進入本社區張貼小廣告;二是要求他們派專人定期到社區巡查,消除清理發現的其他企業小廣告;三是呼吁市民使用社區指定的企業,遇到問題社區幫忙維權;四是要求他們以合理的價格做好服務,少量小廣告只能張貼在樓道規定區域。為此,翠湖社區在各單元門樓道處設置了一塊公益廣告欄,并安排人員對選定的企業在服務質量、小廣告張貼是否規范等方面進行監管。“通過這種辦法的不斷完善和細化,小廣告治理效果大為改善,通過近兩年的觀察和總結,社區樓道小廣告治理效果接近100%,算得上是質的變化。”牟永旭說。
探索>>
五級網格管理,打造樓道精致化治理
小廣告亂象治理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給翠湖社區創建文明社區,整治其他不文明現象提供了可借鑒參考的經驗。“特別是2019年底,樓山街道黨工委在翠湖社區試點探索‘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長-單元長-黨員中心戶’五級網格管理體系,對小廣告治理模式和效果進行了鞏固和加強。”牟永旭說。
“居民一旦發現有小廣告、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占綠毀綠、養犬不規范等不文明現象,可以通過五級網格管理微信群反映,社區會迅速掌握情況,然后組織人員進行整治清理。”樓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劉炳昌告訴記者,五級網格管理體系依托308名單元長,第一時間幫居民解決難事、急事、關心事,把問題發現在樓道、化解在樓道,形成“樓道微自治”,推動“社區善治”。同時,五級網格管理體系讓居民們都能參與到社區治理和改善,真正成為社區的主人,助力社區不斷提升精準化服務居民的效果和效率。“五級網格管理體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得到了檢驗和驗證。”劉炳昌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翠湖社區只用了半天時間就100%排查了社區近6000戶居民的動態信息,并在全民核酸檢測、疫苗接種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劉炳昌看來,在居民的參與下,社區環境的改善還只是“樓道微自治”“社區善治”的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如何以此引導社區居民把好習慣、講文明落腳到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社區既要干凈整潔,更要有人情味,所以我們下一步會在樓道干凈整潔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打造樓道文化,以黨建為引領,打造樓道一家親的社區精致化治理氛圍。”劉炳昌說。
陳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