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云南是茶的世界,普洱是世界的茶!提起普洱茶,不管是愛茶還是知之甚少之人,都會想到云南,在其世外幽遠之味中想到那個神秘且原生態的地方。可以說,普洱茶不僅僅是一味飲品,更是云南的IP之一。但普洱茶的走紅也只不過是最近二十年左右的事情,伴隨著“茶
云南是茶的世界,普洱是世界的茶!提起普洱茶,不管是愛茶還是知之甚少之人,都會想到云南,在其世外幽遠之味中想到那個神秘且原生態的地方。可以說,普洱茶不僅僅是一味飲品,更是云南的IP之一。但普洱茶的走紅也只不過是最近二十年左右的事情,伴隨著“茶紅是非多”的現象,關于普洱茶的討論不絕于耳,尤其是山頭之爭、價格高低、好壞標準等等,一時間讓普洱茶江湖迷霧重重,很多人只能霧里看普洱茶。
其實,在以茶山為根基的茶葉產業鏈上,其生態包括茶農、茶商、茶客,三者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閉環,每一年茶農采摘茶葉制作成茶,茶商從茶農處采購茶葉之后通過各種渠道(包括傳統的茶店、網絡銷售等)售賣,而茶客則是買家和品飲的主力軍。其實,這三者的關系是互通的,并不是單一的功能。由于如今普洱茶加入了電商這一元素,雖然這使得普洱茶可供選擇余地更大,也更唾手可得,但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茶客的不專業,也滋生了不少亂象。
茶商以及在各種平臺帶貨賬號上出現的普洱茶種種亂象
首先是價格亂象,在2022年公布的云南省普洱茶產區主要山頭毛茶價格中,老班章混采是7000-8500每公斤,挑采是11000-12000每公斤,曼松古樹達到35000-45000每公斤,冰島老寨的古樹一類的都達到56000-70000元每公斤了,就連中小樹也得3500-4000每公斤。我隨便在某平臺上搜索,各種名山頭的茶價格低到讓我咂舌,老班章1提7餅,5斤只需要199,按照今年的行情,別提7餅,就是1餅的價格都要虧很多!且不論什么300年樹齡,各種簽名,名譽之類的忽悠人的伎倆了。
在隨手點開某普洱茶帶貨直播間,我經常發現很多打著福利款的噱頭,以極低價吸引茶友關注,多少米老班章,冰島,只有新粉絲才有,制造出撿漏的假象,利用話術和表演盡可能讓人們多在直播間停留。
其次是標注原料日期的現象,普洱茶給人的一個很深的印象便是:越陳越香,可以說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老茶總是比新茶會好很多,難道真的僅僅是這樣么?在一些網絡平臺上,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茶葉的包裝或者標簽上會標注原料的日期,通常是距今已經有20-30年的歷史,再標注一個生產日期,乍一看這是一餅不可多得的老茶,再加之帶貨人的確信言語,諸如1985年的古董茶,僅剩一箱就沒了,錯過就遺憾等等話術,不少茶客就會因此上當。其實,標注原料日期的做法是錯誤的,正規的普洱茶包裝是不允許標注這個日期的,這可謂是欲蓋彌彰之舉。
第三是普洱茶包裝上的亂象,有冒充老字號陳年普洱茶品牌的,例如曾經的清光緒年間老茶號“億兆豐號”,也有冒充知名茶品牌的,其中包括中茶、下關沱茶、老同志、八角亭,大益等等,其中大益的作假方式很多,其實大益的商標最早是在1989年注冊的,但是真正啟用大益商標是在1996年的紫大益上,商標也是圓的,我們說的圓大益,所以在1996年之前是沒有大益商標的七子餅茶的。普洱茶包裝上的亂象在帶貨平臺上更是凸顯,因為茶客沒有看到實物,只是根據其包裝和普洱茶外觀來判斷,難免會一葉障目,所以普洱茶包裝的規范應該是迫在眉睫的。
第四是有一些茶企盲目給電商平臺或第三方品牌出品商授權SC生產許可證號或廠址,出現一廠注冊三家以上茶企現象。這樣的做法讓很多劣質茶披上了正規的外衣在市場里流通,尤其是一些帶貨人會以其產地正宗為由,編造其名山頭茶,再加上其獲得的殊榮并亮出獎狀、獎杯等等,很多不明所以的茶客便會輕易相信了。其實這種做法,可能短期上會提高茶企普洱茶的銷量,但是其不對等的質量會讓愛茶之人寒心,進而不利于普洱茶行業的持續發展。
最后是普洱茶原料的亂象,隨著近些年來古樹純料、單株等概念越來越火,市面上尤其是一些電商平臺上出現了很多臺地茶假冒古樹茶,小樹茶假冒大樹茶,產區茶假冒名寨茶、新茶冒充老茶、雨水茶冒充春茶的現象,由于普洱茶滋味變化萬千,一山一味,給茶客的品味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也是普洱茶吸引人的一個優勢,但同時也為一些茶商、帶貨人提供了作假的余地。近些年來,很多普洱茶良莠難辨,還有不少茶商用拼配茶謊稱純料茶,但并不是說拼配茶就一定不好,拼配其實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表現、口感更加完美而已。茶雖然是適口者珍,不必過多較真,然而讓其回歸品飲屬性,則需要進一步對其進行規范,才能夠吸引更廣泛的茶客,把真正的普洱茶的優勢讓更多人知道。
有過在一些電商平臺購買的劣質普洱茶的經歷之后,并且經過向全國普洱茶打假先鋒:寒鷹(中普茶行業協會秘書長)深入了解普洱茶的現狀,感慨頗深,深受其害!據中普茶行業協會秘書長寒鷹透露:“西雙版納勐海,臨滄雙江勐庫兩地外埠電商較為猖獗,部份電商合伙人竟然叫囂不怕消協,不懼市場監管部門,不屑媒體曝光”。下一步協會和相關監管部門將重點關注這些老油條,老狐貍,行業大蝦。
其中在自己的親身買普洱茶經歷中,發現一些普洱茶的包裝所印發的SC生產許可證號或廠址有共用的情況,經過查詢,包括易企茶品、勐先生、啟源號、周氏茶葉等茶企有過這種情況,其中不少外地電商在西雙版納勐海存在更為嚴重違規生產行為,期待勐海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調研,給公眾、媒體一個合理解釋。這種行為誤導了不少茶客,給了劣質茶可乘之機,希望這些茶企能夠規范普洱茶的銷售渠道,謹慎對待自己積累的信譽,樹立普洱茶品質之風;同時茶企之中西雙版納金福茶葉有限公司的一款霸王茶磚熟茶,全無普洱茶應有之風味,老茶之名名不副實,誤導茶客太深,期待茶企能夠率先榜樣,為普洱茶的品質站臺!
茶農們在普洱茶產業中的規范作用
之于茶農,他們是原料的守護者,千年來,他們守著自然的饋贈,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這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普洱茶,七分原料,三分工藝。可以這么說,普洱茶品質的好壞,絕大部分是掌握在茶農手中,所以從源頭上來說,茶農應該實事求是的告知原材料的產地、樹齡、樹種等等,根據品質以合理的價位供給茶商,同時采用傳統的工藝制作,在殺青、揉捻、曬干制成曬干毛茶以及制作成餅或者磚的時候嚴格程序,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亦可以進行一定的創新,以使工藝更加完善,促進普洱茶的風味再提升。
普洱茶不僅僅是一味飲品,更是云南地理風俗文化的體現,普洱茶生長之地,一般都為自然環境優美,海拔適中的山區,就像原始的桃花源。茶農們在此環境中生活,茶樹在此地生長,看似毫不相干,卻是在互相成就。在時間的調和下,如今茶農與茶樹的命運休戚與共,所以普洱茶的亂象,受傷的不僅僅是茶客,更是茶農!在茶山陽光的照拂和山風的輕撫下,茶農們年復一年地采摘鮮葉,攤晾,殺青,揉捻等一系列工序,精心地制作著普洱茶。其中工藝的核心在于殺青,也就是控制葉溫,保持在70度以上,才能凝煉出一身清苦和甘甜,普洱獨特的神韻就在這輕柔慢捻中逐步成型。
茶客的普洱茶追求重點:原料真實、適口者珍
茶無貴賤,適口為珍。對于我們每一位喜歡普洱茶的茶客來說,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適合的口糧茶,偶爾和茶友品鑒交流一些不同山頭的普洱茶,也是一種樂趣,不管怎么說普洱茶的品飲才是第一位的。然而,隨著普洱茶的大熱,各種概念塵囂塵上,茶客們單純的定位也發生了錯位,有些茶客已經不單單是喝茶,甚至成為喝茶與賣茶雙重身份之人,不能說這種現象不好,只能說一些不好的現象從此發生。
追求名山名茶,囤貨積壓!身邊不少朋友的親身經歷,讓我有所反思,他們在春茶季年復一年的去山頭購置茶葉,而且是非名山頭的不去,他們為了能夠“搶到”此地的毛料,諸如老班章、冰島老寨、曼松等等,都會囤貨而且支付比較高的費用,雖然這些名山頭的普洱茶很是緊俏,但是由于市面上的仿品特別多,而且價低到令人不可置信,加之正品名山頭的普洱茶動輒就是天價,讓不少茶客望而卻步,這卻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所以囤貨的行為會造成流動資金不足,困難重重,普洱茶賣出的才是錢,賣不出去的只能是茶葉,雖然是價格幾何,其實都只是空口說說而已。
茶客受到各方信息的紛擾,產生了盲目追求的心思,這是普洱茶市場混亂的一個原因之一,概念炒作、作假低價等都誘惑著茶客,所以茶客們如果能夠堅守住普洱茶真正的價值所在,以其為一個修身之飲品,融入文化和情緒價值,才能更好的發揮普洱茶的功用!
普洱茶的江湖:茶農、茶商、茶客需共同維護
521國際茶日剛剛過去,普洱茶作為六大茶類之一,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對于云南更是舉足輕重,怎么讓更多茶客能夠真正品飲到一泡好茶,回溯到一片葉子最初的樣子,同時又能維護好茶農和茶商的利益呢?普洱茶并非韭菜,割一波還能成長一波,年年如此!古茶樹已經歷經千年,在緩慢的時光中積累著自己的風味,大葉種的生命力,其滋味的美好,不止求諸當下,更能存續至遙遠的未來。
對于茶商來說,要緩伸快手,慢些抖(主要是指快手,抖音電商平臺),還普洱茶市場一個清新持續的環境,讓浮躁之氣沉下來!經歷了普洱茶的默默無名,然后在2005年前后聲勢浩大的宣傳炒作之后,普洱茶的名氣越來越大,價值相較于以前是大幅度增長了,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一些茶商們依然是想竭澤而漁。普洱茶的市場維護,當然還需要多方的努力,僅憑茶商來說,有點強人所難了!
茶農們掌握著原材料,守護好其所生環境的良好,避免過多的人為污染,采摘順應天時,而非過度,工藝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其實不管是何種生意,產品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僅僅是炒作,那永遠是空中樓閣!對于茶客,作為普洱茶的終端,能夠選擇適合自己喜好的普洱茶,是一件樂事,在普洱茶的茶香氤氳中體味生活之美好,親朋好友之可貴!不盲目、不盲從,用腳投票,貢獻自己的一份市場之力,希望改變目前普洱茶的亂象,最好是良幣驅逐劣幣!
除了茶農、茶商、茶客共同維護普洱茶的正常秩序外,同時期待云南各地州市縣級茶辦,市場監管部門常臨一線,上茶山采風,慰問茶農;上茶企工廠,時常關心銷售和環保;上電商平臺,關注普洱茶違規違法銷售等。發現問題,能夠及時問責協助糾正,堵不如疏,疏不如導,如果僅僅叫茶商、茶企、茶人禁用電商銷售是行不通的,而且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應給予大力支持。
王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