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是驃騎府,歡迎關注!2021年01月15日開始,驃騎府的專欄《驃哥問答》算是正式開啟了,每篇專欄文章會收集挑選并回復五到七篇答題,參與辦法:大家可以直接在每篇專欄文章下方的留言區里面留言想要咨詢的問題,驃騎府將會選擇其中一些進行回復。不建
我是驃騎府,歡迎關注!
2021年01月15日開始,驃騎府的專欄《驃哥問答》算是正式開啟了,每篇專欄文章會收集挑選并回復五到七篇答題,
參與辦法:大家可以直接在每篇專欄文章下方的留言區里面留言想要咨詢的問題,驃騎府將會選擇其中一些進行回復。
不建議直接私信給我發問題,盡量采用文末留言的方式。
另外注意:問題描述盡量詳細一點,至少要求有預算范圍和用途等等,類似于“什么摩托車牌子最好?”“想買輛街車有什么推薦嗎?”這類問題,請恕驃騎府無法回答。另外車型的表述也建議能更清楚一點,例如貝納利250,這個就不明白具體是指的哪一款,因為貝納利有三款250排量的車型。
驃騎府決定回復的問題,盡量會挑選那些代表性強熱度高的問題,力爭每周五更新一次《驃哥問答》。這里不溫馨提示一下——驃騎府是一個人,因此不是每道問題都可以及時回復,再加上水平有限,也不一定每道問題都能解答,或者說觀點就一定正確,僅代表個人看法,所以還望各位包涵!
問題一:我想選購一輛125排量踏板摩托車,佛系踏青一日游,只求質量,不限價格,但愿旅途不趴窩不鬧心就好。
EX125
現在國產一線品牌的125cc排量踏板車質量也還可以,沒到隨便就趴窩的地步,但是驃騎府還是建議優先選擇合資品牌或者豪爵品牌的踏板車,動力,油耗,運行品質還是要好一點。
鈴木品牌的UY125,UU125,本田的裂行125,NX125,以及EX125都還可以,雅馬哈的幾款125cc排量踏板車,例如福喜125,巧格i,巡鷹也都值得關注,豪爵的幾款搭載ESS發動機的踏板車也不錯,另外三陽的飛度四,光陽的幾款125cc踏板車也都還行,盡量選擇一線品牌的主推車型就好。
問題二:本人身高162想買輛車摩旅,要求車自重輕,續航長,質量可靠,安全性好,150~250排量,能否推薦一款?
賽科龍的2021款RX1S你可以關注下,水冷發動機加前后雙通道的ABS,這款車在我手里騎過有一段時間了,我還算比較了解,你可以查閱驃騎府以前的多篇文章。
大陽的天昴200也可以看看,也還不錯,價格也合適,配置也不錯,也有ABS,水冷發動機,我覺得還行。
問題三:力帆v16與金吉拉300如何選?哪個質量更有保障,喜歡 V缸復古車。
我個人更傾向于金吉拉300多一點,從外觀到動力性能,配置規格,設計思路等方面,金吉拉300更符合的我喜好,外觀漂亮,體型緊湊精干,動力表現好,配置規格高,操控及運動能力好,這款車去年七月份驃騎府就已經試駕過,你可以點擊下方鏈接查閱《奔達金吉拉300試駕感受》。
力帆V16屬于傳統美式巡航類型,外觀大氣端莊,有美式公路巡航范兒,但是只適合四平八穩的駕駛風格,動力一般操控一般,我個人有時候興趣來了會偶爾激烈駕駛,V16的這點就不能滿足我的需要,因此,V16這車我印象不錯,但是我不會買。
質量上都差不多吧,沒什么質的區別,力帆V16還算穩定,奔達金吉拉300緋聞也不多,都還行,價格也相差不大,關鍵看你的眼緣了。
問題四:剛畢業想買個上下班通勤用的摩托車,預算1萬左右,最好是能載一個人的,家里有轎車也有suv和踏板,想買個有點動力的摩托車。
一萬左右的預算很難買到“有點動力”的摩托車哦!你首先要明白這一點。
一萬左右的價格一般都是150cc排量,例如占據國內一線品牌地位的合資及豪爵品牌的產品就是如此,質量較為穩定,做工各方面也較好,就是配置一般動力也一般,談不上“有點動力”,只有少數小品牌產品及采用成熟(落后)技術的發動機可以達到200到250cc的排量,動力可能要好點,配置也不錯。
豪爵DR150其實還不錯,我個人多次評價過,不遜色于同檔次的合資車型,配置則要高很多,但是動力也只能說在同排量級別里面還行,談不上“有點動力”,你可以多了解下。
無極的200AC也可以看看,1.4萬左右后吧,價格略高,但是配置的是223cc排量的發動機,動力比一般150要大不少,也可以看看,國產自主品牌里面算是可以的了。
啟典KD150-G2也還不錯,動力算是150里面相當不錯的了,配置也是眼花繚亂,滑動離合器,ABS什么的都有,可以了解下。
問題五:國產車中都有哪些有ABS又有彎道ABS呢?
彎道ABS與牽引力系統的TCS和防側滑ASR有啥區別哪個作用大呢?
用博士ABS的9代與10代在廠家看來是有什么長期考量嗎?
是不是排量越大在制動方面對應的活塞與卡鉗越多就好?
現在大部分摩托的轉向燈與自動雙閃在騎行過程中是不是使用中會沖突(我的意思自動雙閃的一般時速60左右雙閃就啟動,如果轉彎時速在60以上是不是此時轉向燈就沒法運行后方人會無法預測,也就是不應該雙閃燈要服從轉向燈命令嗎)?
現在國產摩托用的哪些廠家的輪胎比較多?
防滑耐磨以及應對扎帶比較好的都有哪些廠家對應系列的輪胎?
異步雙缸與同步雙缸對震動、油耗、速度、制動等有什么影響?希望小編對上述問題來個專門文章解答(主要是我關心比較多,不想騎上幾年又換車,主要是錢包不硬)
這是算一個問題么?這么多?呵呵!
一個一個來吧,驃騎府聲明一下,不見得我的看法就是正確的,我只是盡我所能分享自己的知識,也歡迎各位補充。
第一個,國產品牌車型中目前尚無一款車配備彎道ABS(以后會有,你得注意我答題的時間點是什么時候),但是配置ABS的車型則不少,這個就沒必要一一舉例了,篇幅是有限的,自己多查查吧。基本上上了250cc排量以上的車型現在都有了ABS。
第二個,彎道ABS是為了防止車輛在彎道當中側傾時,制動輪胎打滑而配置的一種安全性制動配置,一般簡稱為C-ABS或者Pro ABS,與一般ABS不同,他增加了一個慣性測量儀(IMU),通過IMU來測量車輛的側傾和偏離角度、橫向、縱向和垂直加速度,在微型控制器和輪速傳感器以及其他特殊數據的幫助下測量出傾角和拋物弧度,繼而將這些數據傳遞給ABS模塊進行計算,再由ABS模塊發出指令來指揮制動系統的合理工作,而這只是IMU的一個作用而已,這些測量數據還將對牽引力控制、彈射控制、翹頭控制、上坡輔助和事故檢測等電子輔助系統的工作提供車輛實時的監控,也就是說,因為IMU的存在,那些高精尖的電子輔助設備才有了意義。
TCS牽引力控制系統,是英文Traction Control System的頭字母簡稱,也稱之為循跡控制系統,ASR驅動防滑控制系統,是英文(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的簡稱,兩者都是通過偵測驅動輪轉速大于從動輪(打滑特征)之后,繼而采取發動機降低轉速減少輸出扭矩并給驅動輪施加制動力的方式進行車身姿態控制,兩者之間的作用類似,寶馬和杜卡迪叫做DTC,豐田稱之為TRC,川崎稱之為KTRC,實際上基本上都是一個東西。
第三個,博世9.1代ABS系統與10.0代在功能上還是也有點區別,9.1代的ABS系統更適合于大排量車型上使用,因為它的運算速率和功能延伸性更好,可以拓展其他更多的電子輔助程序,例如TSC和ASR,價格也更昂貴,10.0代的ABS你可以看做是簡化版,適合排量較小的車型使用,體積和重量也更小巧一點。
第四個,理論上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注意這點),制動活塞越多,卡鉗越多,制動力也越大,因此大排量車型上的制動規格往往會比小排量車型要高,因為它動力更大,也就需要更強勁的制動性能。
第五,現在很多摩托車的轉向燈都有轉向優先功能,也就是說當你開了雙閃燈之后,如果需要打開轉向燈,此時的雙閃燈會服從轉向優先功能——即停止雙閃以轉向燈為優先,這個功能不是什么高科技,國內不少車型上都有配置,例如RT3。
第六第七,國產玩樂車型使用的輪胎以正新,瑪吉斯,滕森比較多,好點的使用倍耐力,象牌,馬牌等進口品牌,一般低端通路工具車使用城遠等國產胎為主。
輪胎防滑與耐磨是兩個設計方向完全相反的取向,膠質及配方都不相同,應對的是各種不同使用場景,一般而言輪胎防滑性能好也就是抓地能力好,也就不耐磨,而耐磨的輪胎一般抓地能力都不太好,看設計師是怎么取舍,這里面有一個平衡。
純公路胎滾動阻力小,鋪裝路面抓地更好(還是得看配方),反映在油耗上能小點,越野輪胎鋪裝路面滾動阻力大,反映在油耗上就是油耗會大點,但是在泥濘或砂質路面抓地能力好,全地形輪胎則是兼顧了兩種路況下的使用,不管是滾動阻力還是油耗,抓地能力都是中等。
理論上輪胎花紋越少抓地能力就越好,但是排水能力就差,溝槽越多的輪胎排水能力更好,適合雨天使用,但是抓地一般,基本就這樣。
第八,異步雙缸我們一般稱之為點火相位角為180度的并列雙缸發動機,同步雙缸機就是點火相位角為360度(0度)的并列雙缸發動機,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點火相位角的不同,理論上同步雙缸機的振動會比異步雙缸機要大,因為兩個活塞是一同上下,而異步發動機是一上一下,抵消了振動,但是這只是理論上而言,還是得看設計和精加工能力,也有不少振動很小的同步雙缸發動機,所以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其他的動力性能,油耗,速度,制動什么的,跟是不是同步機異步機沒關系。
問題六:現在騎鈴木GW250,感覺動力不夠,5萬左右想買輛二手車,主要是平常摩旅。身高165,是買輛14年的F700gs,還是入手17年的CB500X?或者是將就一下國產大排,還是等等等合資中量級?
實際上這是兩位朋友的問題合并而來,因為條件都差不多,所以合并一起再分兩步回答吧!
這道問題驃騎府邀請了以前的一位同事來回答,以下為原文。
如果是我的話 毫不猶豫選寶馬
既然一款是2014年,一款是2017年,那么兩臺車就都是上一代產品, 誰都別嫌棄誰,這方面是一樣的。
如果是新車,價格上寶馬F700GS比本田CB500X貴了不少, 性能和配置上也不是一個級別的,但是如果你有本田信仰就另說了,所以我建議選寶馬F700GS。
肯定有人會說寶馬F700GS是2014年的,年份久遠,這里可以順勢給大家科普一下強制報廢的折舊比例,比如寶馬F700GS的新車價格當時是11萬,本田CB500X參考現在新車價格是7.18萬(2017年未引進),兩車都除以13年,得出每年的自然折舊費,兩臺車每年折舊費分別是8000和5000,也就是寶馬折舊56000,本田20000, 減去車價,大概是寶馬殘值是54000,本田是50000, 所以它倆的價格才差不多。
也就是說在年份方面,兩者是公平的,不偏不倚,最后看的就是其他的價值。
比如購車渠道, 運費等等 ,還有潛在的一些風險之類的。
另外這里補充一句,國產無極500ds的外形也是我不考慮本田的因素 誰也不希望別人覺得你是無極換標吧 甚至上一代500x的外觀還不如500ds。
起碼寶馬F700GS國內沒有相似的國產競品, 甚至連相似定位的車型都沒有, 另外寶馬F700GS我見過實車, 坐高很親民, 女生也可駕馭。
歸根結底很簡單, 如果看錢的話, 一定是當年值錢的車, 現在還依然值錢。
雖然兩臺車二手售價一樣 說白了就是寶馬比本田少騎幾年唄, 但是如果你只是騎兩年就打算換車, 那這個年份差距沒有意義。
2014年的寶馬F700GS的排量為798cc, 已經可以被稱作“大寶馬”了,而本田CB500X在本田車系譜里面還是屬于低端系列,就好比寶馬的G310R和哈雷STREET 750一樣, 屬于鄙視鏈低端, 而寶馬F700GS就類似于哈雷的883的地位, 排量達到了, 哪怕是最便宜的883也是哈雷,也會有人帶你玩,這么說你應該懂了吧?
所以簡單來說,寶馬F700GS不是寶馬鄙視鏈的最低端, 但是本田CB500X可是本田鄙視鏈的低端了。同樣的價格,一個鄙視鏈低端, 一個鄙視鏈中端 ,那我肯定選中端。
好了,這個問題就解答到這里,觀點很明晰,分析得有理有據,賬算得一清二楚,不知你滿意不?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是等等本田中排CB400X還是將就下國產品牌?
本田中排CB400X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在今年上市,價格未知,但是肯定不會比進口大貿的CB500X更貴,但是也會比已經官宣的CM300價格高點,所以價格區間就應該落在四萬到六萬的區間內,那么值不值得等本田CB400X呢?
其實完全不影響,如果你急著要買輛車出去浪,可以買一輛國產主流品牌的車先騎著,例如貝納利TRK502X,無極500DS等等先騎著,等本田CB400X正式上市了試駕以后再做打算,感覺還是CB400X更香,那你就把自己手上的國產車轉手再入手CB400X也不遲,反正CB400X剛上市,肯定訂車是需要等很久才能提到現車,這個空窗期沒車騎你能忍?
好了,第六期的《驃哥問答》就到這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發表看法!
李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