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于腹部有腫塊的患者,我給大家推薦一個散結名方,這個方子有個別名,叫做“催生湯”,又叫“奪命丹”,是古人發明的專門“下胎”的方劑。古代不像現代醫療發達,如果“胎死腹中”,就只能通過藥物來將“死胎”排除體外,于是醫圣張仲景就發明了這個經典活血
對于腹部有腫塊的患者,我給大家推薦一個散結名方,這個方子有個別名,叫做“催生湯”,又叫“奪命丹”,是古人發明的專門“下胎”的方劑。
古代不像現代醫療發達,如果“胎死腹中”,就只能通過藥物來將“死胎”排除體外,于是醫圣張仲景就發明了這個經典活血化瘀方——桂枝茯苓丸。
這個方子僅有五味藥,卻能將嬰兒大小般的腫物,從人體內排出來,足見該方活血、化瘀、散結之功!
該方現代常被用來治療“癥瘕積聚”
癥瘕積聚,實際是指腹內有積塊,可能伴有脹滿或疼痛的感覺。
癥和積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在臟,屬血分;瘕和聚是無形的,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腑,屬氣分。
積聚中焦病變為多,如肝囊腫、腎囊腫、肺結節等;癥瘕下焦病變為多,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
癥瘕積聚的發生,多因情志抑郁,飲食內傷等,致使肝脾受傷,臟腑失調,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日久漸積而成。因此,使用桂枝茯苓丸調理,是非常對癥的。
桂枝茯苓丸方解
桂枝茯苓丸,出自醫圣張仲景醫學巨著《金匱要略》,具有化瘀生新、活血止痛之功,專治癥瘕積聚之癥。患者有畏寒怕冷、口唇青白、面色黃黑的表現。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5味中藥組成。方中桂枝性溫味辛,能通血脈消淤血,又能利小便、助氣化而行津液。淤血內停必伴有痰濕阻滯,用茯苓消痰濁,利水濕,益脾氣,安心神。二者合用可以加強化痰利水之功。牡丹皮、桃仁,能活血化淤消結。芍藥,能滋陰養血、緩急止痛。諸藥相合,化瘀結,消痰濁,通血脈,痰瘀并治,以緩消體內癥瘕積聚。
桂枝茯苓丸治療疾病
桂枝茯苓丸將活血化瘀與化痰利水之品融于一方,臨床可用于治療以下疾病。
一、內科疾病
肝癌、眩暈、頭痛、胸痛、身體瘀痛、哮喘、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血栓類疾病、甲狀腺結節、肺結節、缺血性心臟病等癥。
二、外科疾病
慢性闌尾炎、肝囊腫、腎囊腫、腸梗阻、腸息肉、胸膜粘連、腰痛、坐骨神經痛、靜脈曲張、下肢水腫等癥。
三、婦科疾病
不孕癥、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輸卵管不通、輸卵管不通伴積水、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增生、子宮直腸窩積液、盆腔瘀血綜合征、急慢性盆腔炎、乳腺纖維瘤、乳腺增生、血瘀閉經、經期腹痛、產后惡露不絕、異位妊娠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習慣性流產、放置節育環后的腹痛等癥。
四、男科疾病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附睪囊腫、睪丸鞘膜積液、前列腺囊腫、疝氣、精索靜脈曲張等癥。
五、皮膚疾病
脂肪瘤、黃褐斑、痤瘡、紅血絲、皮膚干燥脫屑等癥。
桂枝茯苓丸臨癥化裁
重度痤瘡:桂枝、生白術、赤芍、茯苓、丹皮、大黃炭、牛膝、劉寄奴、蒲公英、紫丹參、雞內金、桃仁、川黃連、醋郁金。
子宮肌瘤: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鱉甲、三棱、莪術;合并出血者,加茜草、三七粉、焦地榆等。
卵巢囊腫: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半夏、昆布、海藻。
輸卵管不通或積水: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川楝子、紅藤、忍冬藤、王不留行、益母草、澤蘭。
肝囊腫: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柴胡、當歸、白術、薄荷、灸甘草、生姜。
腎囊腫: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附子、牛膝、車前子。
附睪囊腫、睪丸鞘膜積液: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豬苓、澤瀉、白術。
前列腺囊腫: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王不留行、三棱、莪術、川牛膝、川楝子、皂角刺。
糖尿病腎病: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藥、桃仁、黃芪、生姜、大棗、首烏、牛膝、石斛。
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