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園豐集團打造北部灣最大丹系種豬育種基地據了解,園豐集團創立于2002年9月,總部位于廣西靈山縣,目前正大力推進養豬業務,計劃2025年實現北部灣2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的重點發展目標,全力打造集“畜禽養殖--屠宰冷鏈加工--電商營銷”于一體的
據了解,園豐集團創立于2002年9 月,總部位于廣西靈山縣,目前正大力推進養豬業務,計劃2025年實現北部灣2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的重點發展目標,全力打造集“畜禽養殖--屠宰冷鏈加工--電商營銷”于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新格局,通過產業發展、系統完善、人才培養、市場拓展,打造年產值達80億元的現代化食品集團。
園豐集團正高標準建設防城港灘營3600頭新丹系曾祖代核心育種場
許拓表示,園豐集團于2012年開始籌建第一個種豬場白木種豬場,存欄基礎母豬3300頭。
目前園豐集團已擁有存欄基礎母豬3萬頭。園豐集團戰略規劃2022年實現年出欄100萬頭,2025年達到年出欄200萬頭戰略目標。
園豐集團將深耕北部灣,正高標準建設防城港灘營3600頭新丹系曾祖代核心育種場扶貧項目,打造北部灣示范性核心種豬場。
新項目占地面積100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建設規模為存欄3600頭新丹系原種豬的現代化核心育種場,種豬將全部從丹麥直接引進SPF曾祖代核心群。
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提供10萬頭新丹系原種豬,給下游產業鏈和合作客戶帶來直接經濟效益8.5億元。這對于園豐集團實現至2025年年產200萬頭生豬的戰略目標具有戰略意義。
本次項目——萬山種豬場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區那梭鎮,是園豐牧業25萬頭生豬生態養殖扶貧項目的一期工程。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15億元,占地面積320畝,計劃存欄種豬8000頭,可扶持帶動250個農戶養殖肉豬20萬頭。
園豐集團萬山種豬場在整體功能布局設計、飼養模式、工藝設備設施和人文關懷等方面都極具代表性。
首先,養豬黑科技應有盡有,豬舍大跨度鋼結構設計,豬舍水簾降溫、全自動喂料系統、35s全自動欄舍通風換氣系統、全場可視化電子監控設備管理系統,病死豬處理設備,污糞處理設備設施等。
此外,豬場還配套建設消毒池、消毒室、獸醫室、公豬站、種豬測定站、化驗室、人工授精實驗室等。
項目采用現代生態循環飼養模式,實現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農牧結合循環利用,把項目建成生產高效、環境友好、花園式的種豬場。據悉,本項目投產后還將成為園豐集團養豬人才的培訓實踐基地。
萬山種豬場整體布局分為生產區、生活區、內區隔離舍、外區隔離舍、洗消中轉站、外區宿舍樓、檢測實驗室和環保區。
生物安全布局規劃嚴格遵循(豬群健康)SPF體系建設。 所有人員、物資進場必須采樣檢測,采樣合格后物質采用臭氧熏蒸、紫外線照射、消毒藥浸泡的方式進行分類消毒,進場人員共設置兩個隔離點,逐級隔離結束后進場。
連廊示意圖
場區采用雙連廊設計,兩個連廊呈“二”字排列。南面外連廊長達730米,造價450萬;連廊封閉設計妙處有三:一是使棟舍之間互通互聯,多棟舍聯合管理提高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二是極高地提升了生物安全防疫標準和豬只轉群效率,同時對豬只的轉運和人員的流動達到一個環境可控的狀態。三是防止豬群和人員暴露在開放的環境中,將外界病原攔在場外。
通風方式:豬場采用混合通風模式,夏季采用水平縱向通風,冬季采用垂直通風,空氣從屋檐通過吊頂小窗進入棟舍。分娩舍產床下鋪設通風管道,聯合地溝風機進行通風。
環控系統:全場采用蒙特中央環控系統進行自動控制,夏季可達到35s/次的換氣頻率。系統采用物聯網設計,可在移動端在線查看并調整環控參數,可實現閥值報警、斷電報警。棟舍內配二氧化碳和氨氣檢測探頭,環控系統通過數據綜合評判后作出最佳的環控控制。
豬場雙圍墻
豬場采用兩道實體圍墻建設。外圍墻2.5m高,內圍墻2.2m高,內外兩道圍墻中間設置環場道路。可以作為外界生物安全緩沖區域,達到生物安全雙重保險,降低外界病原傳入場內風險。
每個區域都設置臟區、灰區、凈區3區顏色管理、彎道、門檻設計;人員進場重復洗消,人員36h+24h隔離。不同生物安全等級的區域采用不同顏色的工作服(按不同生物安全等級分成6個區域,對應不同顏色),便于現場人員管理和及時發現隱患。
進場物資熏蒸消毒間
所有人員、物資進場必須采樣檢測,采樣合格后物質采用臭氧熏蒸、紫外線照射、消毒藥浸泡的方式進行分類消毒,進場人員共設置兩個隔離點,逐級隔離結束后進場。送餐消毒間的墻壁窗戶全部貼錫箔紙,采用紫外線燈消毒設計,整體生物安全防控細節非常到位。
場外所有進場車輛需要洗消烘,洗消中心前置,距離烘干中心500m,可以有效避免車輛攜帶隱患。同時建有豬只中轉間,場內仔豬經過連廊出口再通過升降平臺將豬只裝入場內仔豬中轉車,仔豬中轉車在中轉間對接場外車輛,做到場內、場內外車輛零接觸。
在培育丹系種豬過程中,園豐集團始終堅持內部繁育,同時在國內外引進優秀種豬和公豬精液加快推進種豬遺傳進展,改良種豬繁殖性能。選育標準嚴格,仔豬出生到后備階段共有5次篩選,后備選育率控制在50%。
園豐集團采用嚴格的種豬選育和生產性能硬性標準,例如:1、仔豬出生重不低于1.2kg。2、有效乳頭數不低于7對,分布均勻。3、斷奶體重不低于6kg。4、70日齡體重不低于25kg。5、肢蹄健碩,陰戶飽滿。6、使用電子飼喂站對種群進行測定,采用最優父本推進種群遺傳進展。
對于選育的種豬,同樣設置了較高的生產性能硬性標準:1、窩均斷奶活仔不低于12頭。2、配種分娩率88%。3、7天斷配率90%,年產胎次2.35胎。
在園豐集團萬山種豬場內,自建存欄100頭公豬的公豬站,配有400頭的祖代種豬線,采用三周節律的一條龍生產模式,育成的后備豬用于補充7500頭父母代種豬的更新。7500頭父母代生產線采用單周節律的模式進行生產,嚴格執行全進全出。
豬場采用大跨度鋼結構設計,豬舍水簾降溫、全自動喂料、全自動通風換氣等先進工藝設施;推行人工授精、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場內配有不同型號攝像頭共80多個,能夠實時監測場內的生產和滿足生物安全防控需要。
豬場配套的環保設施投資約500萬元,日處理污水300噸。廢水經處理后,其水質指標穩定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標準的限值。
環保區應用畜禽糞便沼氣工程技術、畜禽糞便高溫堆肥技術、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技術、特色林果種植技術,構建“微生物+飼料—畜禽糞便—微生物+高溫堆肥發酵—生物有機肥—綠色果、林(菜)種植—青飼料”的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鏈,實現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農牧結合循環利用。
丁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