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不是兩名顧客被砸傷引發一波輿情,陳赫的微博畫風應該還是一副要么在“營業”、要么在“表態”的樣子。前幾日,陳赫轉發了一條@賢合莊鹵味火鍋的微博,并配上了一個致歉聲明:“再次向兩位顧客深表歉意,全面排查整改,安全問題絕不姑息。”隨后,主持人
如果不是兩名顧客被砸傷引發一波輿情,陳赫的微博畫風應該還是一副要么在“營業”、要么在“表態”的樣子。
前幾日,陳赫轉發了一條@賢合莊鹵味火鍋的微博,并配上了一個致歉聲明:“再次向兩位顧客深表歉意,全面排查整改,安全問題絕不姑息。”隨后,主持人朱楨跟著轉發了陳赫的微博,也表達了歉意,言語同樣簡潔。
不明真相的瓜友可能會發懵。其實,道歉緣由正是與陳赫、朱楨參股的賢合莊鹵味火鍋發生的一起顧客受傷事件有關。
這家“明星火鍋店”背后的老板還曾包括藝人葉一茜。天眼查顯示,葉今年1月初退出了,演員李晨“順勢補位”。
明星開火鍋店或者跨界做餐飲已不是新鮮事,鬧出負面新聞出來道道歉、安排一下善后也是分內之事。
只是,撥開迷霧會發現明星開火鍋店“涮”的不再僅僅是粉絲,他們意欲收割的還有另一茬“韭菜”。
01
“1818黃金眼”是檔神奇的節目,定位于“關注民生,服務百姓”。它也在不經意間帶紅了一些網紅,比如“發際線男孩”小吳,被浴室內自爆的鋼化玻璃割傷手的小張……這種“業績”完爆不少致力于批量生產網紅的MCN機構。
這次“陳赫道歉”事件始于受傷顧客不滿商家的賠償金額,想要走法律程序。然后,這起糾紛經由“黃金眼”報道后,開始在網上引發更多人關注。
3月的一天,李女士和丈夫來到位于杭州萬達商業中心的賢合莊鹵味火鍋店用餐。本來在各種明星海報的映襯下,小夫妻吃著火鍋你儂我儂,中途或結束后再發個朋友圈打卡,一次還算舒暢的消費就可以宣告結束。
事不如人意!用餐前,天花板突然從天而降砸到李女士的頭和手,濺出來的湯汁還燙傷了她丈夫的臉。
事發之后,雙方圍繞賠償問題未能達成一致。李女士夫妻倆希望能賠償7、8萬,店長則表示最多賠4萬。
直到現在,在陳赫相關微博和抖音下面,還能翻到網友關于雙方賠償金額的爭議。有人質疑夫妻倆最初索賠30萬居心不良;有人覺得商家給出的4萬賠償金確實不太夠。畢竟,醫生建議李女士需休息三個月,很可能致使收入下降。面部修復也是一個緩慢而復雜的過程……
4月7日,公眾通過“1818黃金眼”的報道關注到此事;4月10日,雙方就賠償細則等達成和解,完成賠付;4月11日,賢合莊、陳赫、朱楨相繼道歉。
整起事件持續近一個月,期間勢必發生了各種博弈。如果沒有輿論的關注,陳赫參股的賢合莊還會繼續悶聲發大財。
“高鈣羊肉,說起這個我都想笑,三十多一份,就五片,哈哈哈這是金子做的嗎???”
在大眾點評上關于賢合莊鹵味火鍋北京長楹天街店的最近評價里,有人這么吐槽。三個問號直擊靈魂。
價格并不便宜、分量較少、口味一般等成了網友們集中吐槽的地方。
明星跨界餐飲早已是“歷史悠久”。2005年4月,聶遠就曾開過“黔菜研究館”,只不過很不幸于次年就宣布關店;還有趙薇、郭德綱、薛之謙、韓寒、黃磊、孟非、任泉、黃曉明……這個名單可以列出一大串。
02
“沒有什么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這句話是一些火鍋愛好者的口頭禪,也貼在了一些火鍋店的墻壁上。
前兩年,時任中信建投社服行業首席分析師的賀燕青帶著團隊推出過兩份“火鍋深度報告”。報告提出了“火鍋行業是餐飲行業中最優賽道”等觀點,還對火鍋江湖的林林總總進行了詳細分析。
報告最終刷爆了朋友圈,賀燕青由此被冠以“火鍋首席”的抬頭。
這還不算完。2021年2月初,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以“火鍋能否走向世界”為題舉辦了一場實習生辯論大賽,在線圍觀人數超過兩百萬。主持人正是已經身為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所長的賀燕青。
火鍋已經完成突圍,成為券商研究、辯論的熱門話題。國內餐飲行業歷史悠久,火鍋確實也是其中的明星賽道。全國超60萬家火鍋店,則貢獻了整個餐飲業超四分之一的收入。
據第三方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明星開店中一半以上都屬于餐飲業。擁有成熟產業鏈、相對容易標準化的火鍋,更是成為很多明星的選擇。
明星選擇了餐飲行業的“明星賽道”“最優賽道”,除了有其內在邏輯,也有當然的套路。
只是,火鍋看起來很美好,做起來香不香還真挺難說。被譽為娛樂圈里最懂投資的任泉也沒能玩轉火鍋,他和李冰冰、黃曉明等人創立的熱辣壹號被爆關閉多家門店。
可是,為什么說火鍋店對明星而言依然是一條很好的“生財之道”呢?
明星開火鍋店,粉絲經濟會發揮一定效力。開業當天,明星通常會到店站臺。流量帶動下,一天幾十萬的營業額也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只是,作用并沒有外界想的那么大。畢竟,誰也不想吃著火鍋唱著歌,還得對天花板提心吊膽。
C端的錢不好賺,他們就去“收割”B端的用戶。
資料顯示,賢合莊鹵味火鍋2015年5月正式成立;2020年8月,北京5店齊開。有媒體報道,從2019年到2020年賢和莊火鍋店開出700多家,平均一天一家。目前,全國加盟店已突破800家。
這個擴張勢頭,比“火鍋一哥”海底撈兇猛得多。公告顯示,海底撈在2019年底還不足800家店。即便是在2020年創出公司成立以來開店速度的新高,新開了544家門店,目前全球門店數量也只是約1300家;作為火鍋雙雄之一的呷哺呷哺,2020年凈開張餐廳是77家。
賢和莊加速擴張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已有不少媒體提到,通過加盟的形式來收取加盟費,陳赫等明星們就完成了一次穩賺不賠的流量變現。
03
媒體報道,賢合莊杭州的加盟費為48萬元,其他地區最低的加盟費也有38萬元。800家門店的加盟費收入,少說也有好幾億元!
有員工曾對媒體透露,目前賢合莊鹵味火鍋單體門店的毛利率在60%左右,凈利率近20%。
稍微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這有多牛。
比如,海底撈在2019年的餐廳經營收入為256.09億元,凈利潤23.46億元;毛利率為18.6%,凈利率只有8.8%。兩相對比,市值高達2500多億港元的火鍋老大是不是瞬間顯得弱爆了?
在如此傲人的盈利能力之下,賢合莊聲稱只需要9個多月就能實現回本。鄭愷參股的火鳳祥也在招商手冊上宣稱月均毛利率60%,投資回報周期為14個月。
當很多行業都在不斷內卷化、賺錢越來越被人們承認比吃那啥還難的時候,賢合莊和火鳳祥這些公司所傳遞出的訊息確實切中了不少人想要搞錢而不得的焦慮。
焦慮恰好被眾多商家衍生成一門好生意。
比如,利用年輕女性對于熱量和身材的焦慮感,光用“0蔗糖低脂肪”的宣傳就俘獲了無數人。結果,“一個遲來的升級”引爆輿論,眾多消費者目瞪口呆。(藍媒匯財經曾寫過“代糖秘密”,后臺留言“變瘦”給你好看。)
事實上,賢合莊“牛B”的背后也專門有公司在操盤,這家公司事實上也是賢合莊背后的控股方,即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四川至膳”)。
除了賢合莊,孫藝洲的灶門砍燒烤、黃曉明的燒江南烤肉、關曉彤的天然呆奶茶這四家餐飲品牌的背后也都能看到四川至膳的身影。
四川至膳老板周揚最開始是從做鴨血起來的,譚鴨血即他創立的品牌。四川至膳曾對外表示,2019年8月前后,“陳赫在福建的門店幾乎全部閉店,后轉由至膳集團接手并運營。”
事實上,加盟生財的模式并不稀奇。胡海泉在2015年成立的“本宮的茶”和張繼科于2018年成立的“猴子的救兵”,采用的也都是加盟模式,在短期內同樣獲得不少加盟費。
不過在這個案例里,多了個“城市代理”的角色。城市代理負責一座城市的招商和運營。要想獲得城市代理權,所需費用遠比上文中提到的加盟費高上不少。
流量之于明星來說,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回顧整起事件,有一些網友卻認為,“賢合莊雖然是陳赫創立的,但是加盟店出問題,和陳赫有什么關系?”
沒有關系嗎?世界上如果有這么好的生意,能不能拉我一起。
丁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