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這里是小劉中藥驛站,我是廣東省中醫院小劉中藥師。對中藥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收藏!“中藥知多少”是我向大家介紹中藥基本知識的一個系列,我將從每種中藥的來源、功效主治、鑒別、選購或藥膳等方面來進行講解,盡量結合我的工作經驗,不拘形式
大家好!這里是小劉中藥驛站,我是廣東省中醫院小劉中藥師。
對中藥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收藏!
“中藥知多少”是我向大家介紹中藥基本知識的一個系列,我將從每種中藥的來源、功效主治、鑒別、選購或藥膳等方面來進行講解,盡量結合我的工作經驗,不拘形式,也盡量做到通俗易懂,希望你們喜歡!
杜仲
來源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采收期在4~6月份,刮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干。
“杜仲”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
現在似乎不可考究了,留下來的是很多傳說故事,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一個叫“杜仲”的人發現了它的作用,所以人們就叫它為杜仲。
杜仲又叫“膠木”或者“膠樹”,這其實跟它一個很重要的特性相關:
樹皮掰斷,可見很多銀白色膠絲相連。
(當然,葉子也會有一些膠絲,但不多)
古人發現了杜仲的補腎作用,應該也是從這些致密的膠絲聯想而來,這其實也反映出中醫藥的一種樸素觀念。
《中國藥典》記載杜仲的功效:
【性味與歸經】甘,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于肝腎不足, 腰膝酸痛,筋骨無力,頭暈目眩,妊娠漏血,胎動不安。
但是,臨床應用時常用的是鹽杜仲(杜仲經過鹽水悶潤后再進行炒制)。為什么要用鹽來炮制呢?
加鹽的目的是引藥下行歸于腎經,增強杜仲補腎壯腰的作用。
炒制后顏色也會深一點:
杜仲可以補腎健腰,而且它的藥性并不燥烈,所以用來保健是沒有問題的。
在廣東,不少人買杜仲用來煲湯。最常見的搭配就是杜仲燉豬尾/豬腰、杜仲燉雞湯。
另外,杜仲還可以用來泡酒。
市場上的杜仲質量參差不齊,純野生資源越來越稀少,那么如何選購優質的杜仲呢?
① 杜仲是樹皮,生長年限就意味著厚度,越厚越好。
② 表面粗皮刮得越干凈越好。
現在很多人工種植的杜仲因為年限短,厚度達不到,所以商家就經常不刮去外皮以增加它的厚度,但粗皮其實是沒什么用的,屬于雜質。
③ 折斷時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膠絲越多越好。
要注意,這里的“折斷”是橫向折斷,不是縱向,因為縱向折斷時膠絲并不明顯。質優的杜仲折斷時膠絲多,彈性好!但是鹽杜仲因為炮制過,所以膠絲的彈性相對來說會稍差一些。
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比心][比心][比心]
關注小劉中藥驛站,學習中藥知識,我會持續更新![玫瑰][玫瑰][玫瑰]
何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