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睿遠、高瓴、朱少醒等頂級投資大佬為何都鐘愛國瓷材料?我們在公司在19年年報的幾個關鍵詞里可見一斑:“以生物醫療材料和精密陶瓷結構件為重點培育方向的產業體系。”“營收破百億”“再造一個新國瓷”的戰略目標。對應以國瓷材料的業務毛利率結構,這樣的
我們在公司在19年年報的幾個關鍵詞里可見一斑:
的戰略目標。
對應以國瓷材料的業務毛利率結構,這樣的規劃是對應未來幾十億的利潤。以現在300多億的市值看,如果發展順利這樣的估值也是不貴。公司在幾個業務領域的技術是達標的,國產替代邏輯存在。下面我們具體看看百億營收達成的概率有多大。
上篇文章《MLCC配方粉國內龍頭企業 陶瓷材料將受益進口替代》具體說了國瓷材料是全球第二家掌握水熱法合成納米級鈦酸鋇粉體技術企業,也是中國大陸地區規模最大的批量生產并對外銷售 MLCC 配方粉的廠家。這一期我們就具體業務再梳理一下幾大邏輯。
MLCC行業增速隨著5G建設需求、電動車滲透率提升,預計未來5年全球MLCC行業年均需求增速約9%,國內需求增速約13%。這是保底增速,產能承接方面還有很大增量空間。
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行業供給端呈現寡頭壟斷特征,包括日韓企業在內行業前四名市占率高達76%,中國大陸企業市占率合計僅有8%左右。未來日韓企業將聚焦并擴產高端產品、削減通用型產品產能,中國企業積極擴產承接通用型產品的產能轉移。
MLCC業務是國瓷材料目前的基本盤,能承擔一定的增速要求,短期給個20%多的增速預期不過分。但帶來的業績增量也就還行。
假牙材料分很多種,但實際上就兩種,一種是全瓷牙一種不是全瓷牙。畢竟相比金屬制作的那類,全瓷牙機械性能(斷裂韌性、強度、硬度等)、生物相容性、穩定性、美觀性、熱導性和成形性都更好。用全瓷牙是大勢所趨。至于鑲牙方式,種植牙是一勞永逸的方式。但不管怎么說,大勢所趨就是全瓷材料越用越多,以二氧化鋯為首的全瓷牙是未來的趨勢。
假牙市場規模200億,年增速16%,隨著老齡化開始,空間越來越大。
以上東興證券的數據,我們認為比較客觀,東興證券的預計我們也覺得較有參考價值。
國內全瓷牙市場規模超過20 億,未來潛在市場空間可達200億。
具體推理邏輯如下:
2018年增長種植牙數量約為 240萬顆,假設全瓷牙滲透率 30%,全瓷牙平均價格 3000元 /顆,預測全國種植牙用的全瓷牙市場規模超過 20億。
國內全瓷牙未來潛在市場空間可達200 億元
全國種植牙市場規模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根據東興證券醫藥團隊的測算,僅 35?44歲,55?64歲, 65?74歲的人群,預計全國潛在缺牙數量合計達 22.88億顆,根據各年齡段人群牙齒治療比例增長出的潛在修復牙齒數量達 6.96億顆,根據各年齡段人群種植牙滲透率增加的出的潛在種植牙數量達 2155萬顆。同時,通過國人對牙齒美觀性追求的提升,預計全瓷牙滲透率仍將進一步提升。假設全瓷牙滲透率提升至 70%,種植牙數量提升至 1000萬顆,全瓷牙平均價格 3000元 /顆,我們預計全國種植牙用的全瓷牙潛在市場空間約 210億元。
對應下來大致是十倍的市場增長空間
目前行業格局是以海外巨頭為主,包括美國3M公司、義獲嘉公司(威蘭德)等。國瓷材料收購的愛爾創技術是國內行業老大,國內份額占50%以上。從技術的角度上看和國外相比技術也并不差,如果國外的是90分,愛爾創也能達到80分。國產替代邏輯較硬,從19年該業務50%以上增速我們也能看出一二。
隨著高瓴進場,高瓴為國瓷材料帶來了強大的渠道資源。高瓴投資的多家牙科醫院,可以作為國瓷材料的渠道。同時,高瓴將為國瓷材料引進松柏投資,有望促成松柏(高瓴的戰略合作伙伴)對愛爾創不低于2 億元的投資。松柏投資是全球口腔產業投資者,全球大概百億產值,帶來增量。
隨著老齡化加速,這塊業務給個40%的增速不過分。200億的蛋糕(該預計較樂觀),按照近70%的毛利率去分,短期增速不確定性有,長期看如果國瓷保守占個20%空間還是較大的,十幾億以上利潤可期。但取決于公司的發展情況。短期看帶來個幾億利潤的增量是可期的。
這塊公司17就布局了,GPF和薄壁TWC均已進入主要客戶主機廠公告目錄,質量穩定。進口替代效果顯著。
東興證券通過測算估算出未來兩年中國蜂窩陶瓷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為31.2%,增長速度很快。
行業不錯,但這塊公司發展較慢,也是因為國六標準還沒大規模推,所以18、19年基本沒增長,19年收入占比僅9.62%,僅貢獻了1.23億的毛利潤。短期看業務發展還待跟進,由于占比小,預期不用給太滿,做得好就當白送了。
總結:
長遠看公司賽道不錯,技術儲備達標,該公司未來幾十億的利潤是可期的,對應目前的市值空間還是挺大,但短期看估值還是挺高的,不過回調就可能是買入機會。
何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