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絕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銀行是非常安全的,因此會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存進銀行里。尤其是老一輩,認為把錢放進銀行最安全。年輕一代,或許會把錢放進一些投資理財的APP中。然而在2014年時,江浙兩省的6家銀行出現了問題。不少儲戶的銀行卡、存折在自己手
絕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銀行是非常安全的,因此會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存進銀行里。尤其是老一輩,認為把錢放進銀行最安全。年輕一代,或許會把錢放進一些投資理財的APP中。然而在2014年時,江浙兩省的6家銀行出現了問題。不少儲戶的銀行卡、存折在自己手里的情況下,里面的錢卻“不翼而飛”。
有的儲戶損失幾十萬,有的上百萬。損失最大的,是來自浙江紹興的楊大媽,她賬戶中的1300萬元“神秘消失”。1000多萬突然沒了,楊大媽在銀行門口痛哭不止,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警察介入后,發現事情并不簡單,這是一起巨大的非法集資案,涉案金額在5億元左右。這些錢,大多數轉進了一個女人的賬戶中。
這個女人是誰,她如何弄到錢的,她要這么多錢干什么?儲戶們的錢能否追回來?
銀行幾千萬存款神秘消失
2014年,浙江臺州天臺縣警方接到報警,對方說自己一年前存進銀行的330萬元神秘消失了。這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2013年,天臺縣的方德富先生在當地中國工商銀行存了300多萬元,存的期限是一年。到期后,他到銀行取錢,卻被銀行的工作人員告知“賬戶里沒有錢,存款被取走了”。他一下子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緩過神來后,方德富讓銀行打出了賬戶流水,發現這300多萬是在存進銀行的時候,立馬又被取走了,但自己沒有取過錢,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明明一年前到銀行存了錢,銀行卡、身份證都在自己手上,密碼也沒告訴別人,錢怎么就沒了呢?方德富始終想不明白,是誰取走了錢。
不是幾千塊,也不是幾萬塊,是幾百萬,不是一筆小數目。方德富心里很著急,錢是自己一分一分攢下來的,所以要想辦法把錢找回來,個人能力有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公安局身上。于是,他向警方求助。天臺縣警方非常重視這個案子,立馬著手調查。
就在天臺縣警方尋找嫌疑人時,杭州警方也接到了報案。不過,這次的報警人是杭州聯合銀行古蕩支行。銀行稱:“很多儲戶的錢被人悄悄轉賬了,金額加起來有9500多萬元。”這些儲戶的情況和方德富的一樣,銀行卡、存折啥的都在自己手里,也是存了一年的定期,到期后來取錢發現賬戶里沒有錢。
杭州警方和天臺縣警方溝通后,認為雖然是在兩家不同的銀行,但儲戶們遇到的情況一樣,兩起案子高度相似,便合案調查。
大媽1300萬不翼而飛
一個月后,浙江紹興一家中國銀行門口,一群人圍在一起,有的臉色很焦急,有的不知所措,還有的在流眼淚。他們,也遇到了跟方德富同樣的事情——賬戶里的錢不知道被誰轉走了。其中,有一位年紀比較大的楊大媽,在不停地抹眼淚。
2013年末,楊大媽在銀行存了一筆錢,總金額是1300萬,當時她存的是一年定期。2014年末,一年時間到了,楊大媽想著快過年了,買年貨、發壓歲錢等事情要發不少錢,恰好存的錢到期了,可以把利息取出來用,過年給家里人發一個大紅包。她拿著存折到銀行的柜臺取錢,銀行工作人員告訴她:“阿姨,存折里沒有錢。”
楊大媽急了,激動地問:“不可能啊!我去年在你們銀行存了1300萬,加上利息差不多是1500萬,怎么會一分錢都沒有呢?”工作人員回答她存折上確實沒有錢,錢被取走了。聽完對方的話,楊大媽癱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回神。
有很多市民跟楊大媽一樣,存進銀行的錢不翼而飛。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急著把錢找到,將銀行工作人員、經理團團圍住,要求銀行給個說法。銀行方面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儲戶們的錢為什么被取走了,只能報警。
除了浙江省以外,其他省市也出現了這樣的案子,總共6家銀行儲戶的錢神秘消失,金額達4億多。由于涉案金額巨大,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到底是誰,或者哪個團伙有這么大的能耐,能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儲戶們的錢偷偷轉走?
嫌疑人身份曝光,被警方逮捕
杭州警方調取了儲戶們在聯合銀行古蕩支行存錢時的監控,經過反復觀看錄像帶,他們發現了線索。42個丟失錢的儲戶,在該銀行辦理存錢業務時都是由同一個人操作的,她就是祝某(化名)。從監控來看,祝某在工作過程中沒有異樣。
隔行如隔山,警方對銀行辦理相關業務的程序不熟悉,便找來銀行運營管理部的副總經理沈華一起觀看監控,尋找有價值的線索。很快,她就發現了祝某的反常之處。儲戶羅某(化名)要求銀行打印一份對賬單,按照正常程序,銀行工作人員只需要在機器上刷一次,讓儲戶輸密碼,賬單就出來了。
但祝某在機器上刷了一次后,沒過多久又在機器上刷了一次,讓羅某再輸一次密碼。平民百姓哪里知道銀行的程序,況且很信任銀行,他沒有起疑心,果斷輸了密碼。其實,祝某此時已經把他賬戶上的錢轉走了。她在機器上再刷一次,以及讓羅某再輸密碼,都是在為轉賬做準備。
令人疑惑的是,轉賬手續竟然是正規的,還有儲戶們“填的單子”,單子上還有他們的簽名。可是他們沒有填寫過單據,不知道這是怎么來的。當方德富等人看到轉賬單據上的簽名時,立即發現單據上的簽名是偽造的,跟自己的親筆簽名不一樣。是誰偽造了轉賬單據?很明顯,銀行出了內鬼。
警方秘密調查了一個多月后,發現楊大媽、方德富等人的錢絕大部分都被轉到了一個叫邱某(化名)的女人賬戶上。警方依法逮捕了祝某,她沒有反抗,交代了自己為什么會走上違法道路。
2013年的一天,一個穿著打扮很時髦的中年女人和中間人找到祝某。女人對她說:“我需要你幫我一個忙,事成之后我給你百分之十的傭金。簡單來說,我會帶人到你這里存錢,你只需要將他的錢轉到我的賬戶上,一年后我會連本帶息把錢還到銀行。到時候,儲戶們也可以拿到錢。”
一開始,祝某沒答應,那女人接著說:“我知道你和銀行都要沖業績,我只是‘暫時借’儲戶的錢,等資金周轉過來了就還給銀行。這個方法,不僅能提高你的業績,拿到手的工資更高,還能讓你悄無聲息地拿到更多傭金,一舉多得。你可以去打聽打聽我的身份,考慮好后再給我答復。”
祝某看了看女人的身份證,知道了她的名字和身份。沒錯,這個女人就是邱某。據了解,她是天臺縣有名的女企業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既然她是商人,那么還錢對她來說不是難事。為了錢,祝某聽信了邱某的話,答應幫她偷偷轉移儲戶的錢。第一次作案沒有被發現,漸漸地祝某膽子越來越大,操作也越來越熟練。
祝某交代,有時候是邱某自己帶儲戶來,有的時候是中間人帶人到銀行存錢,基本上都是大客戶,存的錢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警方根據她提供的線索,從監控中找到了“神通廣大”的邱某。
大數據時代,警察找人非常容易,邱某的身份被確認,包括她和祝某在內的7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內鬼中,有的是銀行普通業務員,有的是銀行高層,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從企業家到詐騙犯
邱某,1962年出生,是一個有生意頭腦的女人。早些年,她靠做生意發了家。在外人眼中,她是一個成功的女強人,資產豐厚。然而好景不長,因經營不善她的生意垮了。邱某不服輸,想著憑借自己手中掌握的專利技術東山再起。
再創業是需要資本的,邱某自己沒錢了,便找親戚朋友借。怎么才能讓他們愿意把錢借給自己呢?她想了個辦法,向他們承諾高利息。人,都是貪心的,邱某出手大方,加上情分,親友們就同意了,把錢借給了她。邱某原本是企業家,所以認識的人大都是富人,巔峰時期,她手上的資金高達上億元。事實上,她的行為已經構成了非法集資,觸犯了法律。
但事業并沒有像邱某預想的那樣東山再起,2011年到2012年公司效益不好,借親友們的錢需要還,她就拆東墻補西墻,從一個人那里借錢去還給另外一個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親友們發現她的做法后不再借錢給她,資不抵債。
欠了一屁股債,邱某走投無路了,就打起了銀行的主意。她先是找到各大銀行心志不夠堅定的工作人員,用百分之十的傭金收買他們。然后她找中間人假扮成銀行工作人員,到處拉人或者給目標發送短信,說他們到某某銀行存錢能獲得多少“紅包”,引誘民眾上鉤。再由中間人介紹儲戶到銀行存錢,中間人同樣會得到百分之的傭金。
為了吸引更多的民眾到銀行存錢,邱某和中間人告訴儲戶,把錢存進這家銀行他們能拿到百分之十到十五的利息,比其他銀行高。不得不說,她把人性看得很透徹,誰不愛錢呢?所以,方德富等人就愿意把錢存進她指定的銀行里。
通常,賬戶的錢被轉走儲戶是知道的,因為會辦理相關的通知。邱某也明白這一點,便再三交代他們一年內不能開通短信通知,也不能到銀行查詢,更不要告訴別人。否則,他們就拿不到這么高的利息了。考慮到高額的利息,再加上對銀行的信任,儲戶們就沒有開通短信通知業務,也沒有到銀行查賬。殊不知,他們的錢早就被轉走了。
邱某等人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首先,她和中間人找到目標對象后,會旁敲側擊打聽對方有多少錢,然后提前通知銀行的內鬼填寫好轉賬的單據。他們再將儲戶帶到內鬼的柜臺辦理存錢業務,內鬼辦完存錢的相關手續后,會模仿儲戶的簽名(存錢時銀行會給客戶一個單據,讓他在上面簽字)。最后,內鬼將錢轉到邱某的賬戶。
事成之后,邱某會給銀行內鬼、中間人先前承諾的傭金。最多的一個月,她的賬戶多了8000多萬。
邱某拿到手的錢,基本上有百分之三十的錢會被用來支付給儲戶等人,等需要把錢還給銀行時,她肯定還不起,拆東墻補西墻不是長久之計。久而久之,她的詭計就被戳穿了。
暴露的弊端
邱某主導的這起案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可能很多人心中有疑問:銀行大額轉賬不是一個銀行職員能完成的,需要另一個銀行職員授權才能進行轉賬,內鬼們怎么做到的?以及儲戶們為什么會相信邱某、中間人說的在某家銀行存錢有高額利息?
在此之前,我國幾乎沒有發生類似的案例。而銀行職員相互熟悉,負責授權的人根本不會想到同事已經叛變了,在監督時不嚴謹。換句話說,內鬼們利用同事的信任,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大額轉賬操作。
2014年9月之前,很多銀行為了沖業績,讓數據更好看,以及讓更多的儲戶到自家銀行存錢,會想方設法拉存款。比較典型的就是年底時不少銀行會搞活動,提高利率,給民眾們送油送米等。甚至有銀行直接補貼儲戶利息,比如一個人在該銀行存了10萬的定期,期限為一年,只要他把流水賬單打印出來,他就能立馬獲得銀行支付的10000塊利息錢。
這是行業的一些潛規則,很多民眾都知曉,也這樣做過。所以,當他們被邱某等人告知把錢存進銀行后有高額利息時,沒有絲毫懷疑。邱某等人鉆了空子,她才能騙到這么多儲戶。
2014年9月,我國銀監會財政部、央行正式發文,禁止各大銀行“貼息存款”。不巧的是,方德富、楊大媽等人在政策出來之前就把錢存進了銀行,導致錢被轉走。
邱某、祝某等人是被抓了,但民眾們的錢怎么辦?對民眾來說,他們不奢望能拿到高額利息,只希望拿回本金,減小損失。邱某花掉了大部分錢,警方追回了5000多萬,這筆錢跟5億還是有差距的。杭州聯合銀行古蕩支行墊付給儲戶們4000多萬元,畢竟出了這樣的事銀行也有一定的責任。
這個案例,警醒了世人。各大銀行的授權職員要嚴格執行相關政策,不能掉以輕心。各部門要加大相關監督力度,銀行職員要堅守本心,不給犯罪分子可趁之機。民眾要明白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很有可能是圈套。大家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特別是年末的時候,更加要注意!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里結束了,喜歡的朋友請不要忘了點點關注,謝謝大家,我們下期再見。
李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