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映客直播運營主體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客”)新增一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約為475.94萬元,執行法院為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南都記者順著執行法院追溯發現,此案竟與一項職務侵占罪有
近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映客直播運營主體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客”)新增一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約為475.94萬元,執行法院為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
南都記者順著執行法院追溯發現,此案竟與一項職務侵占罪有關。2019年6月30日,裁判文書網曾發布《金芳竹職務侵占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公訴機關指控,被告在擔任合肥賽為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為公司”)財務部出納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將賽為公司579.75萬元轉到個人賬戶,通過支付寶、微信用于充值映客平臺打賞主播以及個人消費。其中,充值映客平臺打賞主播共計475.9394萬元,個人消費103.81萬元。
映客尚有426萬元執行款未付
案件資料顯示,2017年11月,被告人注冊映客平臺賬戶,使用竊取的賽為公司資金通過支付寶、微信向蜜萊塢轉款475.9394萬元,從映客獲得鉆石等虛擬物品,后將虛擬物品打賞平臺主播劉某等人,映客根據虛擬物品的多少,按一定比例將該款支付給主播劉某等人。
隨后,公安機關凍結北京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資金460萬元;凍結劉某資金68.18萬元以及轎車一輛,審理期間,劉某主動申請在凍結的本人賬戶中退還賽為公司50萬元。
最終的判決結果亦牽涉到映客:追繳劉某資金50萬元;追繳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25.92萬元,返還賽為有限公司。
從目前映客再被執行的結果來看,映客并未將錢返還。對此,映客直播相關負責人對南都回應稱,此案還有爭議,映客已經申訴,并且該筆錢在財務上已計提,對公司正常運營沒有影響。
律師:平臺應該退還贓款
不過,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兆全律師表示,直播平臺應該退回用贓款打賞的錢,因為打賞在法律意義上來說是無償贈予行為。贈予的資金來源,必須合法,否則贈予行為無效。這和一般的交易行為不一樣,如果贓款用來正常交易的支付后,不能要求返還。
一般而言,企業被列為被執行人,會對其商譽產生影響,影響其與他人合作,甚至高管被限制高消費等。而這已經不是映客第一次成為被執行人,2020年開年,映客就曾因880萬元的商業糾紛站在“風口浪尖”。
2016年5月3日,映客(甲方)與晶茂公司(乙方)簽訂《映前銀幕廣告代理發布合同》,廣告款總計4400萬元。但隨后映客認為,晶茂公司代理與映客存在競爭關系的主體廣告發布,且晶茂公司存在未提交兩期廣告發布證明文件等問題,提出解約。
法院審理認為,訴訟中雙方確認沒有完成的廣告費金額為1760萬元,蜜萊塢公司擅自向晶茂公司發出解約通知的行為構成違約,應按照合同中未執行廣告發布費的50%向乙方支付違約金。
根據公開資料,上海晶茂公司為搜狐暢游全資子公司,其核心業務為電影映前廣告,已于2019年7月宣布破產。
南都記者發現,中國裁判文書網于2020年1月6日曾發布《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晶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映客認為880萬元違約金過高,請求撤銷一、二審判決,依法改判映客向晶茂公司支付違約金162萬元,被法院駁回。
映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案件也正在處理中,涉及的金額已經計提。
企業下半年營收下降15%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法律糾紛外,映客的主營業務亦令市場擔憂。2019年虧損中期報告結束了連續10多個季度的盈利,好在下半年扭轉局勢,映客最終實現營收32.69億元,經調整后全年盈利714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以娛樂秀場直播起家的映客2019年在直播收入方面略顯疲態,同比下降近15%,這也直接導致了映客2019年的營收下降15.3%。
面對增長困難甚至下滑的狀態,映客很早就圍繞著直播業務輻射展開,抓住“娛樂+社交”的用戶群體的需求遷移主線,進行相關產品布局,比如上線主打戀愛交友的APP"對緣",收購社交產品“積目”等,甚至也在電商直播的風口下跑步入場,試圖打造“直播+社交+電商”的閉環。
不過,資本似乎并不買賬。截至4月7日收盤,映客報收1港元/股,對比巔峰時期已跌超80%。
采寫:南都記者 葉露
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