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是我家現在的濕度,所以你知道我為什么要買加濕器了吧?加濕器之于我,就像除濕機之于南方的你們一樣。幾年下來,我家用過的加濕器不下10臺了,從幾十塊錢的USB桌面加濕器,到四千塊的艾泊斯,價格跨度巨大,今天就來整理下加濕器應該如何挑選及區別。
這是我家現在的濕度,所以你知道我為什么要買加濕器了吧?
加濕器之于我,就像除濕機之于南方的你們一樣。幾年下來,我家用過的加濕器不下10臺了,從幾十塊錢的USB桌面加濕器,到四千塊的艾泊斯,價格跨度巨大,今天就來整理下加濕器應該如何挑選及區別。
01.超聲波加濕器
利用超頻震蕩 (震蕩頻率為1.7MHz,也有2.4MHz的),通過使用霧化片的高頻諧振,將水珠打散成5微米左右的微小漂浮顆粒,在風機的作用或者自然狀態下遠離水面,這樣不斷的產生懸浮的水霧,最終達到空氣濕潤的效果。因為1.7MHz超過了人的耳覺聽力,因此超聲波加濕器由此而得。
02.直接蒸發型加濕器
也被稱為純凈型加濕器。純凈加濕技術是加濕領域剛剛采用的新技術,純凈加濕器通過分子篩蒸發技術,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徹底解決“白粉”問題。其實就是通過擴大蒸發面積+加快水分子表面空氣流通速度的方式提升蒸發速度從而進行加濕,至于通過哪些手段來達到就看各個品牌的技術方向了。
03.熱蒸發型加濕器
熱蒸發型加濕器也叫電加熱式加濕器。其工作原理是將水在加熱體中加熱到100度,產生蒸氣,用電機將蒸氣送出。這個原理很好理解了吧,就和燒開水差不多。所以電加熱式加濕器是技術最簡單的加濕方式,缺點是能耗較大,不能干燒,安全系數較低、加熱器上容易結垢。
01.加濕量
毫無疑問,最關鍵的參數就是加濕量,你買加濕器的原因不就是為了加濕么?加濕量跟不上不是白買了。
加濕量,也叫出霧量、蒸發量,都是一回事,用來描述機器加濕的能力,也就是每小時能向空氣中輸出多少毫升水分。
更大的加濕量,意味著能更快把環境加濕到舒適濕度,同時適用的空間面積也更大。建議在臥室中使用加濕量 200 ml/h 以上的加濕器,在通風的條件下,建議提高 300 ml/h 上;而客廳則需要更大的加濕量來維持濕度,500 ml/h 或更高。總之,在其它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加濕量越大越好。
02.濕地板
很多使用過加濕器的朋友都反應(尤其是大加濕量)一晚上下來,放置加濕器的地方會有一灘水。這個就要從加濕的原理說起了,這種情況一般只發生在超聲波加濕器身上。
由于其加濕原理是借由震蕩片將水打碎成直徑 1~5 μm 的水珠,強行輸出到空氣中,形成濃濃的霧氣。它的直徑達到了水蒸氣的 2500 倍,不易擴散,所以當周圍瞬時相對濕度到達 100%,霧氣就會凝結成水滴,打濕地板。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悖論:超聲波型加濕器的加濕量越高越容易濕地板,所以超聲波式加濕器并不適合使用大空間的加濕工作。
為什么有的超聲波加濕器號稱不濕地板,不能說人家虛假宣傳,只能說出霧量太小了,水箱容量也很小,小到可能連合理的加濕能力都達不到。其實這種東西大多數會換一個名字叫「香薰機」。
03.霧霾制造機?
之前有一段時間網上盛傳使用加濕器之后,室內PM2.5瞬間爆表!
其實 PM2.5 爆表是由于超聲波加濕器噴出的水霧直徑過大,被儀器誤識別為 PM2.5,跟自來水的鈣鎂離子關系不大,且單純就這些水霧顆粒,對人體也是沒什么危害的。不過依然不建議添加自來水使用會造成空氣污染,但是元兇并不是PM2.5,下文會講。
而蒸發式加濕器由于揮發出直徑僅僅 0.0004um 的水蒸氣進行加濕,所以并不會產生PM2.5爆表的情況。
04.對水質要求較高!
自來水到底能不能用?
謠言害人,一知半解的科普更害人。
沒錯,水霧的確會讓霾表誤判爆表,但這不是忽略污染物的理由。
自來水到底能不能用呢?這是個嚴肅的答案:蒸發型加濕器可以用;而不建議超聲波加濕器使用自來水。超聲波加濕器輸出的水珠直徑比較大,很容易攜帶直徑比它小的污染物到空氣中。而蒸發型加濕器揮發的水蒸氣直徑比較小,處在污染物直徑區間的低位,不容易攜帶它們到空氣里。
以北京為例,水中的固體物含量,達到 200 mg/L,假設加濕器一周需要 30 L,理論上就會溶解 6 g 固體物。這些粉狀物,就是把 30 L 自來水風干后所得的,有時候呢加濕器附近的白粉也是它們。里面包含了直徑很小的無機鹽、重金屬、還有細菌和病毒,無論是看起來還是聞起來都特別臟。
有美國學者就針對「超聲波加濕器 產生的污染物對于小鼠的肺部的影響」進行過研究,確認了 超聲波加濕器使用自來水會增加污染物濃度,同時發現了這些污染物造成小鼠肺部的異常反應。
所以如果你現在家中正在用超聲波加濕器,強烈建議使用更衛生的純凈水。我來現身說法,看看我之前用了兩年的超聲波式加濕器到底有多臟(加自來水,未清理)
05.細菌滋生
大多加濕器的使用者,是懶惰的,機器中永遠有殘留舊水,幾十年連綿不斷,在明顯察覺到水質變差之前,幾乎不會清理。
愛否曾經委托北京某知名大學三甲醫院檢驗科室,進行了一次針對性的微生物檢測,觀察加濕器使用不同水源時,水中自然菌的生長情況。試驗表明,殘留一周后的純凈水,每毫升 3700 個菌落;自來水,54800 個;你覺得多嗎?…… 白開水,這已經多到數不清了,按照面積估算,每毫升至少 10W+ 。
每毫升 2W + 到底是什么概念。我國《室內空氣中細菌總數衛生標準》規定的室內空氣細菌總數要 <=4000 cfu / 立方米。如果居住在 15 平方米的出租屋(15 平 40.5 立方米,標準是 162000 個細菌),使用加濕量 300 的凈化器(每分鐘輸出 5 ml,10W + 個細菌),不到半分鐘,室內的細菌數就會超標,1 小時候就會超標 1800 倍。這樣的房間,你敢住嗎。其它殘水也不容樂觀。
總而言之,永遠不要使用殘留的水來加濕。
總結下:
①購買加濕器首先看加濕量,在其它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加濕量越大越好。
②除了價格以外,直接整發型加濕器基本全面優于超聲波加濕器,預算允許的話,優先選擇。首先,它不會濕地板;其次而蒸發的加濕原理可以最大限度減小水中污染物進入空氣的機會,更衛生;最重要的是蒸發型加濕器一般都具備風干功能,將殘水風干,減小細菌滋生的機會。建議在同等加濕量的前提下,盡量選擇噪音低的型號。
③使用加濕器,需要注意用水水質、及時清理設備、不要用存水加濕。安裝凈水器的家庭也可以選擇超聲波型加濕器,為了減輕濕地板的現象,優先選擇具有恒濕功能的型號。
目前我家在用的加濕器有三款
價位跨度從139元到4130元,基本上覆蓋了目前市面加濕器市場的整個價格帶,所以我覺得我的使用體驗可能會給大家一些幫助。
先從最便宜的說起吧。
01.德爾瑪DEM-F500
其實之前我對加濕器是沒什么研究的,一直覺得加濕器都是這種樣子(只有超聲波這一種),所以這個價位的加濕器入了好多個,像前文拿來做反例的那個也是,臟了就換一個,反正也不貴,也不知道需要使用純凈水……無知者無畏是真的。
這個價位不用想,絕對都是超聲波式加濕器。這款加濕器的賣點有以下幾個:
①LED大屏+觸控,其實對于使用上屬于錦上添花,實際作用并不大
②內置濕度傳感器,可在大屏實時顯示,并具備恒濕功能
③可選配銀離子凈水盒,宣稱可以釋放出純度銀離子和銅離子,凈化水質。但是本人對此持懷疑態度,銀離子可能有抑菌效果,但是殺菌凈化……之前愛否做個細菌培養皿試驗,發現浸泡在銀離子環中的細菌生長并沒受到多大影響。
④三檔霧量可調,缺水斷電,并可以進行定時關閉
總得來說,還是對的起售價的,但是有兩個原因導致了最后還是增購了其它換掉了它
①由于我室內很干且面積大,小檔位加濕量太小,大檔位又會濕地板,很煩
②最近發現通電之后會有不明類似蜂鳴聲的電流聲,不知道是個案還是通病,反正超崩潰,只能通過拔電源解決。
③家里安了三臺新風,兩臺空凈,由于設計了智能聯動,加濕器一工作就會導致到PM2.5飆升(誤報,原因上文講過),導致控制邏輯失效,沒法同時工作。
④家里有了寶寶,看過之前加濕器內部那個臟……過不去心里的坎。
所以,我對加濕器的需求明確為:不濕地板、PM2.5不誤報、干凈。
在這之后我才開始研究加濕器,也就有了前文的整理,不難看出,符合這個要求的只有直接蒸發型加濕器。特別巧的是這個時候剛好在大媽家眾測了一臺352的新品skin加濕器。
02.352 Skin加濕器
支持上加水,提手與蓋子采用了一體化設計
轉動即可開關,開口很大,注水時很方便
拆卸簡單,清潔時也很方便
顯示屏支持觸控操作,不過濕手使用會有大幾率失靈的概率。數據顯示清晰明了,為了怕影響睡眠,顯示屏可以手動/自動息屏。
這年頭app控制應該是標配了,可顯示濕度及溫度信息,并可以進行機器開關、模式、風速、濕度及燈光設定。
說完了優點,再來講講缺點
①在體驗的幾天了,機器綁定app后,無故離線兩次,需要刪除設備重新綁定才能解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②雖然機器配有溫濕度傳感器,但是卻僅有定時開關機的功能,為什么不增加智能聯動功能呢?當濕度低于設定值,機器自動工作,高于設定值,停止工作。并不會增加任何成本呀,不解……③價格從蒸發式加濕器中來看,并不具備特別強的優勢,比如說之前很火的智米只要499。但是不要忘了智米加濕量只有240ml/h,而這臺高達650ml/h,所以綜合下來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如果那超聲波加濕器來比價格就更沒什么意義了。
03.Air Proce艾泊斯AH-200
首先說明,這個是真的貴,定價高達4130元。所以在討論這款機器的前提是,你的預算可以支持,而不是上來就杠“人傻錢多”。
我購買的理由是之前的352放在了主臥使用,想買一個性能更強大的放在客廳里用,核心需求如下:
①加濕量足夠覆蓋面積≥60㎡
②水箱要大,不想頻繁加水,足夠支持一天連續工作
在這個價位能與之比肩的只有戴森和巴慕達了。
首先pass掉的就是戴森!
快四千的加濕器了,居然還是超聲波式,加濕量只有可憐的280ml/h,水箱容量3L,和我100多的德爾瑪沒啥區別。不過戴森屬于差異化競爭,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它給自己的定義是“加濕風扇”。
雖然加濕能力孱弱,但是還能當風扇呢,不是特別懂行的朋友可能覺得3000多買臺戴森風扇,還能加濕,超值??!不過對于我的需求來說,ta真的滿足不了。
接下來是巴慕達,從價格上來看已經超過艾泊斯了,果然巴慕達各種產品都貴啊……第一我不能接受的就是ta的設計,雖說是拿過獎的,但是我覺得評委肯定不是中國人,這造型整個不就是一骨H罐么?買個這個擺在家里,我媽肯定會把我腿打折!
而且性能雖不能說差勁,但遠談不上強勁,沒有購買的沖動……
因為我之前購買過艾泊斯的空氣凈化器AI-700和車載凈化器,當時其恐怖的堆料和扎實的做工著實把我驚到了!一臺空凈將近40kg,你能信?當時也是在它和IQ air Health Pro 250之間做選擇,對比了性能與價格之后,還是選擇了性價比更高的艾泊斯。事實也沒讓我失望,果然是國貨之光,所以我本身對這個品牌是有好感的。
而且這臺加濕器的性能可以說是恐怖,700ml/h的額定加濕量是我見過市售產品中最高的了,水箱容量7升,全功率工作也可以支持10個小時,再加上有渠道可以以更劃算的價格拿到貨,所以最后入了艾泊斯。
收貨的時候我就驚呆了,怪我看介紹不仔細,這東西凈重就快30斤了!我從沒見過這么沉的加濕器,果然是一家出的,和之前的空凈一樣。
這底座居然是純金屬的,是真舍得用料,放在地上不能更穩
采用上加水方式,透明水箱可直接觀察到水量。
控制區也挺簡單的,只有一塊小顯示屏,兩個觸控鍵(開關/模式)和一個可以觸控調節的進度條。
app控制也屬于常規操作了
其實前面這些都不足以支撐這么高的售價,ta如何實現這么逆天的加濕量才是我關注的,或者還有沒其它的黑科技賣點。
首先ta的造型就夠獨樹一幟了
這是機器的結構分解圖,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設計的巧妙和亮點
①進風口設計了空氣濾網,可以去除空氣中的PM2.5,一方面可以保證水源不被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部分空氣凈化器的作用(不過我在產品介紹中并沒有找到濾網的等級)
②PTC加熱,一方面通過加熱(類似于熱蒸發型加濕器的原理)極速提升加濕量,另一方面在不工作的時候快速烘干加濕濾網,避免發霉和滋生細菌。
③由于機器的特殊造型,市面上普通風機無法適配,所以獨立開發了一套風機,具有大風量、低噪音(25dB)的優點。
④借鑒滾筒洗衣機的方式,使濾網旋轉,離心力加強氣流作用,從而提升加濕量;而且由于濾網動態運行,無需長期浸泡水中,避免了霉菌的產生。
⑤內置高頻UV燈管進行殺菌,而且還可以用做氛圍燈,夜晚關燈之后有別樣的美感,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海上升明月”。
總結下:
這臺加濕器貴么?貴,是真的貴!
值么?也是真的值。
你可以看到相比戴森和巴慕達,艾泊斯進行了大量的創新設計,無論是選材用料做工還是性能上都是行業上頂尖的存在,完全對的起ta的售價。
不過依然有幾點需要改進:
①app功能單一,無法設置自動開關機的時間,這樣用起來就有點不方便了。
②溫濕度趨勢圖最長只能看到最近一周的,無法自選時間
③依然沒有智能聯動功能,比如通過內置的溫濕度傳感器識別當濕度低于設定值時自動運行。
最后說一句,無論購買什么產品,前提都是你的需求和預算,只有符合這些,對于你才是購買到了好的產品。
所以無論最終你購買的是什么價位什么類型的加濕器,我都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此文知道你購買的產品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需求,以及在選購、使用時應該注意什么。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