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個冬天,如果你打算去江南旅行,水鄉昆山是繞不開的一個選擇。東南名勝,三吳都會,當然也是好的,西子的柔美,江南的婉約,曲徑通幽,引人入勝。水鄉古鎮則是江南的標配,斑駁的墻體,翹腳的飛檐,崎嶇的石板路,無一不在向過往行人展示著這最為自然的人文
這個冬天,如果你打算去江南旅行,水鄉昆山是繞不開的一個選擇。
東南名勝,三吳都會,當然也是好的,西子的柔美,江南的婉約,曲徑通幽,引人入勝。水鄉古鎮則是江南的標配,斑駁的墻體,翹腳的飛檐,崎嶇的石板路,無一不在向過往行人展示著這最為自然的人文神韻。
昆山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一樣有著縱橫交織的河網,以及河岸的白墻黛瓦。但水鄉昆山又是與眾不同的,這里幾乎有著江南所有情愫的印記。游客們可以靜靜地坐在路邊的一座小木樓上品茗,打開記憶的軒窗,聆聽耳邊傳來伶人的款款妙音;亦可循著周莊、錦溪、千燈這些古鎮的小徑,在夕陽或早晨的時光里,慢慢地踱步,感受深沉濃郁的江南文化之美。
水鄉古鎮對昆山人而言是上天的恩賜,這些古鎮記錄了昆山的文化,也承載了傳承的重任。千帆過盡,聰穎的水鄉人又用智慧裝扮了新的勝境。游客們來水鄉昆山,不僅可體味原汁原味的江南小城,還可以在鄉村原野里尋找鄉愁,在生態度假游中放飛自我,在都市的繁華里尋訪別致的園林風光,再去嘗一嘗獨特的江南美味。
臨走分別時刻,它給你留下的定是千般留戀與萬般不舍。
錦溪計家墩
槳聲燈影里,看水鄉古鎮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一首昆曲《牡丹亭》連貫了歷史的血脈,孕育了濃郁的江南水韻。一聲百轉千回的輕嘆,一次悠悠蕩蕩的水袖,讓人浮想聯翩,情靈搖蕩。
作為“百戲之祖”,昆曲是中國第一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項目。昆曲之源,源在巴城。昆曲最早由昆山腔演變而來,始終不絕不息,延續至今天,仍讓人為之動容。
如果說昆曲是昆山的文化之脈,那么水鄉則是昆山的生命之根。昆山處處是水,步步為景。想要讓一個外鄉人,在很短的時間里,感受一番最為真切最為濃烈的江南古鎮味道,除了悠遠的昆曲,便非古樸的水鄉莫屬。昆曲和水鄉構成了昆山最為獨特的人文底色。
走在“中國第一水鄉”周莊街道上,看著熱鬧的街市,敞開的店面,琳瑯滿目的貨物……店員們吆喝著招攬顧客,店家老板和伙計笑臉迎人,熱情招呼。耳輪中傳來一絲若有若無的昆曲聲。這一刻,深邃的時空記憶和溫馨的生活圖景,逼仄地拉近,令人神思恍惚。
周莊是一座集現實浮華和歷史靜謐為一體的水城,在很長時間里都這樣安靜地生長著,保持著它最為本真的面貌。它的發現據說也是事出偶然。因此,初到周莊的游客們,總是能在不經意間的街頭巷角游走漫步時,發現歷史的驚鴻一瞥。
尋覓周莊故人,少不了提起沈萬三,這位擁有著傳奇人生的江南首富,在六百多年前就譜寫了一個驚世的商業傳奇。翻開周莊的歷史,半本與這位江南富豪跌宕不平的人生有關。現如今,沈萬三留存給后人的,不只是他氣派的宅邸,還有與他名字關聯的周莊的著名菜肴。“家有宴席,必有酥蹄”,其肉質酥爛脫骨,湯色醬紅,皮色透明,香味醇美,因沈萬三招待貴賓必備,故稱“萬三蹄”。
坐上搖晃的手搖船,槳聲燈影里,便來到了昆山的另一古鎮錦溪。據錦溪鎮志記載:“一溪穿鎮而過,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若錦帶,故曰‘錦溪’”。
錦溪以橋聞名,有三十六橋,星羅棋布。讀懂了橋,就讀懂了錦溪的美。沈從文稱這里是“睡夢中的少女”;文征明贊譽這里“水漫蒹葭情不及,錦溪橋下白煙升”;高啟評價錦溪“南塘橋下水泠泠,橋畔長堤柳色青”。
除了人們津津樂道的“三十六座橋,七十二只窯”外,錦溪還是名聲蜚外的“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首創了“中國古磚瓦博物館”,至今仍保留著十分罕見的琴磚和現存完好的漢代井磚。占地1平方公里的錦溪,保留著秦代望夷宮裝飾磚、西漢墓室磚等珍藏,分布著別具一格的民間博物館,是探幽、懷古、尋寶的好地方。
小巷深深,老街長長。歲月走過了周莊、錦溪,在小鎮留下了斑駁的歷史印痕和風雨滄桑。沿著青石板路來到千燈,這里是明末清初愛國主義學者、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的故鄉。顧炎武以畢生的精力,編纂了他的代表作《日知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振聾發聵的聲音,便是來源于此。
一彎湖水,星星點點,串起了水鄉古鎮生命的風華,那臨水而筑的古鎮,古鎮中鱗次櫛比的老房子,是水鄉人生活的天地,生活的場所,生活的印記。柴扉半開,每張退色的年畫、每根烏黑的廊柱背后,是一個個平凡溫熱的家庭故事,枕著水,迎著風,流淌在小鎮的街頭巷尾。
去田園鄉村,尋記憶鄉愁
在古鎮街上走上一圈,依然不過癮的,不妨去相隔不遠的村落看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過去,遠處盡是一片青石黛瓦和農舍竹林。古鎮之外,鄉村田園也是昆山的一大特色。
來到昆山,可以在香村·祁莊、錦溪祝甸、千燈百果園、大唐生態園等地,采摘蔬果、垂釣野餐……溪里的魚、樹上的蟬、農莊里的蔬菜、果園里的水果、都是鄉村田園間的清爽甜蜜。
徜徉在自然的懷抱里,和溪水親密接觸,和微風私語,在滿是螢火蟲的小樹林中,倚窗打發走靜寂的時光,抬頭數星星無數……尖叫聲,呼喊聲,歡笑聲,水花聲,譜寫了一幅詩情畫意的田園畫卷。
香村·祁莊位于周莊鎮三珠浜村。這里炊煙裊裊,雞犬相聞,稻田、村舍、菜園、樹林交織成一幅寧靜致遠的畫作,人們可以聞著果蔬的清香和花的馨甜安然入夢。行走在田野小道,春夏秋冬,又可以根據季節特點,春賞花、夏嘗瓜、秋摘果、冬品鮮,親近自然,樂享天倫,共度一段鄉伴好時光。
看慣了城市中鋼筋水泥建筑大廈的都市白領,這樣富有溫度的村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錦溪鎮的計家墩理想村,又是別樣的風格。計家墩坐落于淀山湖與錦溪古鎮之間,縱橫交錯的河道旁是被香樟包圍著的村落,詩文中的小橋、流水、人家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大片廣袤的農田與村舍間矗立著高高的樹木,仿佛天然的分界線。
村內業態豐富,民宿、陶藝、書店、餐廳、咖啡館等錯落有致,不失為休閑浪漫的好去處。近年來還入駐了不如閑慢隱、溪地清舍、原舍閱水等民宿品牌,讓人在溫柔的時光中度過一個難忘的假期。
祝甸古窯文化園在錦溪鎮,由祝甸古窯、20棟新建民宿、古窯遺址群和祝家甸村組成,將新時代的創意注入到舊時光的記憶中,對現存磚窯進行恰到好處的改造保護。這是現代創意與鄉村文明的完美交融,未來這里將建成集旅游項目孵化、文創基金引進、項目運營培訓、非遺文化展示和特色民宿群為一體的江南水鄉文化創意產業園。
看鄉村美景,游特色村落之余,也別錯過各種休閑娛樂項目。淀山湖環湖休閑娛樂園便是一個好去處。環湖娛樂園位于淀山湖東西兩岸,將環淀山湖灣20公里岸線,與六如墩、東陽界、七彩田園、南榭麓等民宿、采摘項目串聯,通過建設景觀及慢行系統等配套設施,引進休閑娛樂、運動康體、會展度假等業態,打造臨滬濱水休閑度假目的地。
除了環湖休閑娛樂園,淀山湖還組建了樂營國際營地,通過創新的營地教育課程,來培養青少年的溝通能力、生存能力、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營地以戶外運動為主,獨立于教室之外,完美地避開了人群和擁堵,為孩子們打造一個不再被鋼筋水泥所束縛的戶外課堂。
樂營還配有豐富的活動設施和全新的戶外體驗。營地特意聘請攀巖、皮劃艇、高空繩索拓展、真人CS、ATV等戶外運動專職教練,從國外進口ATV全地形賽車,兩條總長度達400米“叢林穿越”拓展設施,讓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感受緊張刺激的戶外運動,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一天的游玩。
暮色蒼茫中,望過去一川秀水,遠處鄉村人家屋檐上正飄起裊裊的炊煙,那是視覺上洇開的淡淡的鄉愁。
來陽澄湖畔,品蟹且賞景
水是古鎮的命脈,也是水鄉的靈魂。水鄉昆山不僅有淀山湖環湖休閑娛樂項目,還有著以陽澄湖為代表的純天然生態資源。以水為媒,同水親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生態度假游,定會不虛此行。
走近陽澄湖,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湖面,讓人不禁發出“萬頃碧波水連天”的感慨。除了水面浩蕩,陽澄湖的水質也澄澈清亮,陽光照射下宛如一塊質地上乘的翡翠。微風拂過,明鏡一般的水面泛起層層漣漪。不遠處是茂密的蘆葦蕩,冬日暖陽下,蘆葦搖曳生姿,蘆花兒飄飄灑灑在藍天里。
俯下身子,掬起一捧水,看看水花碎成千萬個小小的太陽,從指縫間漏下,心思突然沉靜下來。世事萬物,物利糾葛,頓時化為云煙消散無影蹤。
當然,很多人到昆山陽澄湖,自然沖著大閘蟹的美名。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人們從來不曾停止對美食的追求。蘇軾的“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黃庭堅也有言道:“海饌糖蟹肥,江醪白蟻醇。”人們對陽澄湖大閘蟹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時至今日,大閘蟹早已成為陽澄湖,甚至昆山的一張美食名片,無數游客循著蟹味慕名而來。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秋天到昆山來一定要嘗嘗陽澄湖邊地道的大閘蟹。明代的風流才子張岱曾說:“食品不加鹽醋而五味俱全者,為蚶,為河蟹。”大閘蟹作為河蟹中的翹楚,自然不需要任何佐料,但是蟹性大寒,人們一般會配上姜醋來祛寒解腥,如果再來二兩黃酒暖暖胃,就更好了。
陽澄湖蟹搭配此地生產的黃酒,可謂是滿足游客味蕾的絕配。數百年前,江南首富沈萬三便以自家釀造的黃酒招待貴賓,宴請親友。據說此酒之味美無不被人稱頌,這種黃酒在今天被稱作“萬三酒”。
勤勞的周莊人延續千百年來的傳統手作工藝,從選料到制作、從浸米到發酵、從壓榨到封壇,把古老的智慧充分傳承,釀造出一壇壇香氣濃郁、醇厚爽口的“萬三酒”。借此,萬三黃酒也成為了昆山農副產品的一張新名片。
除了大閘蟹,陽澄湖還有豐富的水產,種類多達七十余種。憑借著豐富的水產為依托,聰明的陽澄湖人以品蟹美食游為先導,開發了巴城老街、陽澄湖水上公園、葡萄酒莊等一批生態度假產品。
巴城,有人將它稱為“水鄉中的水鄉”。它幾乎是被陽澄湖、傀儡湖、巴城湖、鰻鱺湖、雉城湖五湖環繞,有如眾星捧月一般。巴城老街,不過一條長僅兩百米的街巷,幾乎一眼就能望得到頭。巷短且窄,以至于兩人撐傘迎面走來必有一人側傘讓行才可。也許正因如此,老街上的行人也變得莫名親切起來。
除了保存下原汁原味的特色老街,陽澄湖度假中心也建造了一系列游玩項目,吸引更多“回頭客”,陽澄湖水上公園是最早開發的度假產品之一。水上公園以水為脈絡,以蟹為中心,是一個集旅游、休閑、養生、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休閑場所。
在水鄉昆山,度過一段周末慵懶又短暫的時光,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品蟹又賞景,養生兼怡情,所有的煩惱與憂愁都會一掃而光。大自然勝景和美食的神奇功效,總是讓人意想不到。
探訪亭林園,傳唱昆山腔
昆山之美,不僅在于閑適愜意的田園生態,還有城市的園林景觀風光。昆山有著以蘇州香山幫為特色的園林建設風格,城市低調內斂,大氣雅致,集現代文明氣息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于一體,同樣吸引游客們心馳神往。
這里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占地面積多達3150畝,擁有50萬平方米的中心湖泊。整個森林公園不僅是一個生態園,還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據說這里的植物釋放的空氣負離子濃度超過2000個/立方米。
森林公園內設有原生態森林、珍禽觀賞區、情侶灘、百花園、百草園、瓊花林等十多處景點。每到休息日,這里總會迎來熙熙攘攘的城市居民,拖家帶口、成群結隊地接踵而至。游客的到來使寧靜的森林公園開始鬧騰起來,勃勃的生態氣息與人間的煙火氣也就渾然一體。
亭林園則是都市觀光另一處好所在。亭林園位于昆山城內西北隅。其實,亭林園原本并非叫亭林,后人為了紀念思想家顧炎武,才特意將馬鞍山公園更名為亭林公園。早在清光緒三十二年,馬鞍山公園便已建成,時至今日,已有百余年歷史。
昆山“三寶”齊聚亭林園,這也是亭林園的一絕。昆石石質晶瑩雪白、玲瓏剔透,與靈璧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石”;瓊花盛放時,滿樹繁花壓枝,潔白分披,勝似瓊瑤,被詩人盛贊道,“天下無雙獨此花”;并蒂蓮又名“千蕊蓮”,是荷花中的變種,一莖生兩花,花各有蒂,開時兩朵兩朵地粉紅相依,嬌艷別致。
賞石觀山完畢,肚子空空,不妨到亭林園邊上的奧灶館小坐,吃上一份當地的特色小吃奧灶面。奧灶面是昆山特有的美食,深受蘇州人民的歡迎。一掛龍須銀絲面,吃在嘴里爽滑而富有韌勁,其紅湯濃郁鮮香,白湯則清鮮淡爽,同樣令人回味無窮,至于其中有哪些功夫,佛曰:不可說。當然,在面、湯之外,那顏色鮮亮,令人垂涎欲滴的澆頭也為一碗美味的奧灶面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吃了奧灶面,循著并蒂蓮往外走,可以去園林深處得遂園。如果來的湊巧,你會看到觀眾靜靜地坐在園林里,隔著一彎流水,眾多的亭臺水榭,頭頂明月,身倚綠柳青竹,在風聲蟬噪中,傾聽穿著精美戲服的杜麗娘與柳夢梅在纏綿私語或是沈復和蕓娘在互訴衷腸。
現場的雨絲風片,與曲韻之聲相和,一曲實景版的《牡丹亭》正在上演。一個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便弘貫蒼茫人世,迤邐而來。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