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電動車的超高速發展,2025年滲透率達到25%碳酸鋰持續供不應求,接下來的三年會處于緊平衡,價格會長期在30萬元上下波動。Model3/Y交付周期最長達四個月補貼退坡、保費上漲難掩特斯拉訂單猛增。進入2022年后,車價和保費的齊漲都未能抑制
電動車的超高速發展,2025年滲透率達到25%
碳酸鋰持續供不應求,接下來的三年會處于緊平衡,價格會長期在30萬元上下波動。
Model3/Y交付周期最長達四個月 補貼退坡、保費上漲難掩特斯拉訂單猛增。進入2022年后,車價和保費的齊漲都未能抑制住中國消費者對于特斯拉的熱情。
1月21日,財聯社記者通過多家特斯拉銷售門店了解到,目前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全系的交付時間長達12-16周交付(即3個月-4個月)。
1月19日,特斯拉調整FSD功能車型在美國市場的售價,由10000美元上調至12000美元,中國市場保持不變,仍為64000元。
同時,由于補貼政策退坡,2021年12月31日,特斯拉對國產Model 3和Model Y進行了價格調整。其中,Model 3后輪驅動版起售價漲至26.5652萬元,漲幅達1萬元;Model Y后輪驅動版起售價漲至30.1840萬元,漲幅達2.1088萬元。這已經是國產Model 3近2個月內的第三次漲價,此前曾于11月19日、11月24日兩次調價,相比歷史最低價23.59萬元已有近3萬元的漲幅。
鋰礦股是否會走出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取決于未來鋰價的增長空間還有多大
成長股的錨在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的錨在鋰礦,新能源車企穩是市場企穩的必要條件。新能源賽道股很多都已經腰斬;并且鋰電對相關消息反應也趨于正常,比如上周塞爾維亞否決了歐洲最大的鋰礦計劃,并撤銷了英澳礦業巨頭力拓的鋰礦勘探許可證,周末南美國家“鋰礦歐佩克”輿論持續發酵,這波鋰礦的底大概率已經探明。鋰礦是本輪動力電池產業鏈中最后迎來景氣度拐點的品種。市場擔憂鋰板塊仍偏向強周期屬性,價格高位難以維持。
鋰電“走價”的邏輯一定是大于“走量”邏輯的,
如果未來價跌量升,則很難獲得相對收益了。但如果量價齊升,那么這個期間獲得相對收益的可能性仍是很高的。對于鋰礦,千萬不要在價格跌中講阿爾法,歷來作為高景氣行業,“價跌”都不是好邏輯。決定鋰電能否產生一波大行情的關鍵是鋰資源能否展開新一輪漲價周期。2022年鋰資源雖然有新增產能,但供給依然相對緊平衡。有些機構認為在2022年不會出現鋰資源價格的拐點,年內將維持高位運行,預計2022年鋰鹽價格中樞將顯著高于2021年,帶動鋰板塊公司業績大幅增厚。
鋰礦產能主要在于兩個方面
一、“產鋰國協會”醞釀中
據外媒近日報道,擁有全世界最豐富鋰礦資源的三個國家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正在討論建立類似“產鋰國協會”的組織,這一組織的功能類似于歐佩克。業內人士表示,若“鋰歐佩克”得以實現,三國將根據市場情況對鋰礦開采實行統一限定的配額制,意在維護鋰價合理穩定,實現鋰資源經濟效益最大化。2020年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的查明鋰資源量分別為2100萬噸、1700萬噸、900萬噸,位居全球前三。因此,這三個相互接壤的南美洲國家又被稱作鋰礦“金三角”國家。若從全球鋰資源儲量來看,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的占比分別為24%、23%、11%,合計58%,超過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鋰資源總量。
二、產量指引
關于產能,按之前東證期貨研報觀點,高價刺激下,鋰礦商的擴產積極性明顯回升,但客觀約束限制了供應釋放的節奏,具體包括北美國家對采礦業權證審批的效率偏慢,以及非洲地區項目周邊配套基建設施欠完備等。
預計2022年鋰的新增產能將主要來自:
1)Greenbushes和Pilbara鋰礦增長,預計新增供應約7萬噸LCE;
2)雅保和SQM擴產項目釋放產能,贛鋒鋰業南美鹽湖投產,預計增加供應約7萬噸LCE;
3)中國鋰資源項目增產預計帶來約4萬噸新增供應。以上供應增量在2022年釋放確定性較高,可滿足約300GWh電池所需的鋰原料。若以單車50kWh帶電量計算,可用于生產600萬輛電動車。
但有些鋰礦是下調產量指引的,2022年核心供給增量之一Pilbara近期下調產量指引,原計劃46-51萬噸精礦,現下調為40-45萬噸精礦。鋰鹽供需緊張持續,鋰價22年預期將維持高位。西澳僅有的兩座可以供應散貨鋰礦的礦山之一Mt Cattlin指引 2022H1 產量下滑、但售價大幅提高,公司2022Q1 已簽訂單達 4.5 萬噸,平均銷售價格高達 2500 美元/噸,預計 Mt Cattlin 礦山在 2022H1 生產鋰精礦 8-9 萬噸,相較2021H2 的 12 萬噸大幅下降。
具體哪些公司值得跟蹤
鋰礦股的比價效應,電池材料中的鈷鎳股現在的估值都在30倍PE,而鋰礦股在2022年已經降為15倍,有的已經低于10倍估值。電池其它材料如銅箔還在40倍估值,隔膜也在40倍估值。電池股的估值也在50倍以上。而上游最緊張的鋰礦股已經估值最低。
太平有色的估值,不是很合理,我按權益產能產量,按業績15倍估值進行了整理,公司非鋰產業估值+資源估值=其它估值,單獨更支。因為鋰板塊沒有業績也有估值的。
贛鋒鋰業:鋰資源布局領軍者,成本控制能力強
事件:贛鋒公告21年全年扣非歸母凈利約為29-36億元,對應中值32.5億元,考慮贛鋒前三季度扣非歸母凈利14.28億元,我們預計贛鋒Q4歸母凈利中值為18.22億元。
1、單噸凈利怎么看?一我們預測7.46萬元/噸
Q4鋰鹽凈利:18.47億元。四季度產生的股權激勵費用約為1.25億元。公司6月7號實行股權激勵,需加回1.25億股權激勵費用(詳見6月8日公告),預計對應四季報實際扣非凈利潤約為19.47億。我們扣除贛鋒其他+鋰電池業務凈利約0.83億(中報拆解,實際應該更高),對應贛鋒四季度鋰鹽凈利18.47億元。
量:我們預計贛鋒Q4鋰鹽出貨量2.5萬噸LCE。其中寧德贛鋒2萬噸碳酸鋰Q4滿產,我們預計贛鋒Q4電碳出貨7000噸、氫氧化鋰出貨1.8萬噸(其中氫氧化鋰長/短單約為7:3)。
價:贛鋒電碳價隨行就市,取百川10/11月電碳均價為19.36萬元/噸。而考慮氫氧化鋰短單多供國內,我們抓取百川10/11月氫氧化鋰均價19.3萬元為贛鋒氫氧化鋰短單價。同時贛鋒長單氫氧化鋰多供應日韓電池廠,而全球唯一能追蹤日韓氫氧化鋰交割價格平臺為Fast Market,我們抓取Fast Market7-12月氫氧化鋰均價22.47美金/kg為氫氧化鋰長單價(假設月度調價),對應14.61萬元/噸考量。
依此計算,我們預計贛鋒Q4單噸凈利約為7.46萬元/噸,現有精礦成本約為833美金/噸。詳細測算情況請見下圖:
2、短期
1)贛鋒現有礦石庫存可支持1.5季度生產,高精礦庫存有效平緩成本曲線。且從過去追蹤中來看,贛鋒從主力礦山Mt Marion精礦拿到的精礦,均低于市場長單價(21Q2銀河資源長單價600美金+/噸,贛鋒Marion499.88美金/噸:21Q3銀河資源長單價779美金/噸,贛鋒Marion長單價740.6美金/噸)。
2)氫氧化鋰長單調價機制更靈活,價格彈性大。日韓電池廠報價不同往日,過去日韓調價多滯后于國內1-2季度,且僅參考日韓國內報價數據。而進入四季度以來,國內頭部氫氧化鋰企業均改變與日韓長單定價方式,價格彈性顯著提升。
3、長期
未來的鋰產業,將是兩大能力的競爭:
1)氫氧化鋰強加工能力;
2)資源勘探找礦能力。
氫氧化鋰加工,本質是制造業。氫氧化鋰加工know-how壁壘被市場低估,海外頭部電池廠高鎳化趨勢下,對氫氧化鋰要求刻。氫氧化鋰企業基因仍為制造業(天華、雅化、盛新過去都從事制造業,對上游找礦本身并不擅長),贛鋒作為過去十年中國氫氧化鋰產能最大、認證最多的企業,當之無愧中國氫氧化鋰加工第一龍頭,這也是市場對贛鋒的印象。
海外資源布局,本質是采礦業。一把收購成熟鋰礦項目時代已經過去,全球成熟綠地項目也基本被中企收入囊中(阿根廷超萬噸成熟綠地項目僅剩Kahi),遠期碳酸鋰考驗的是找礦、勘探、開發能力,背后走的更多為礦業界邏輯。我們需注意,贛鋒已經在阿深耕十年,短、中、長期均有鹽湖產業布局,同時作為Arena第一大股東,深度綁定阿根廷第一勘探團隊。
贛鋒是A股唯一走通兩大邏輯的標的。未來兩年,贛鋒全球深耕大核心項目將陸續放量,資源開發能力將被市場充分認知,資源自給率+產能均將顯著提升。
中礦資源
2021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5.6億元,同比增長186.92%-221.35%;扣非后凈利潤4.88-5.48億元,同比增長221.10%-260.57%;預計實現每股收益1.56-1.75元。在整個行業高景氣帶動之下,公司2021年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和突破,三四季度大幅度增長,2021Q4單季度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8億元-2.58億元,同比增長167.57%-248.65%,環比增長53.49%-100%。
公司新建2.5萬噸鋰鹽產能的投產達產,實現了公司碳酸鋰、氫氧化鋰業務從“0”到“1”的突破,而公司自有礦山加拿大TANCO礦山12萬噸鋰輝石采選產能于2021年10月正式投產(目前已基本達產),公司鋰鹽新建產能的逐步釋放、鋰精礦資源自給率的提升以及強勢鋰價的催化將為公司未來業績帶來巨大增量使公司成長性與盈利能力邁上新的臺階,進入業績高增長期。
二、業績預告詳細解讀
拆分來看我們業績增長很快,尤其Q4單季盈利達到了2-2.6億的區間,整體拉長來看,公司去年完成了從地勘型企業向以資源為主的加工型企業轉型,明年開始公司就會上一個新的臺階。2018-2021年是我們的轉型期,期間完成了東鵬并購、Cabot流體事業部的收購從而使我們一個地勘業務的服務型公司轉變到現在以銫銣和鋰電新能源資源為前端的加工型企業。在這年中轉型過程中,螺枉板塊擔當大任,是主要的利潤來源。
2021Q4由于公司氫氧化鋰順利達產,有一定的產量,加之氟化鋰四季度迎來業績爆發,2021年我們鋰電新能源板塊和銫銣板塊貢獻利潤基本相當(具體數據以年報為準)。
1、地勘板塊
上市之初公司是以地勘業務為主,時至今日地勘已完成其歷史使命,2021年業績約1.5億元。由于疫情導致人員往返成本的增加以及效率降低,導致地勘業務對利潤的貢獻比較小。現在地勘業務已轉變為非以盈利為主,而是我們前端資源獲取的保障。比如tanco礦山競標中,當時我們和交易對手的競標,地勘專業性反應在項目合理估值和判斷上;昨天我們公告終止對Arcadia鋰礦的包銷,也是因為我們地勘團隊在獲取資源量和價格方面作出準確評價后我們決定放棄。去年我們與PMW的項目合作也是源于地勘團隊對項目做出的正確評價,我們認為在后期其銫資源、鋰資源有增儲潛力。后期在地勘團隊的參與下我們會把這個項目勘察繼續推進,以期獲得更好的資源保障。
國際工程板塊已經在去年整體剝離,今年將沒有這個板塊,這部分去年有4000-5000萬收入,利潤基本無貢獻。主要的利潤來源還是鐵染板塊和鋰電板塊。
2、銫銣板塊(銫銣鹽+甲酸銫)
精細化板塊發展比較穩定、增長明顯的原因一是我們原有客戶需求的增加,二是以前我們競爭對手的客戶向我們轉移,源于其他前端資源逐漸枯竭,而公司的tanco礦山資源充分保障。
甲酸銫板塊有一定周期性,與油氣價格吻合,隨著2019年油氣價格的提升,甲酸銫業務也在復蘇,2021年有不錯的表現,2022年也已經接到以往沒有的大單,給2022年開了一個好頭,預計今年甲酸銫板塊會有不錯的表現。銣產業目前整體尚未打開,去年全球用量只有5-10噸,前年只有20噸。它的資源量不缺,云母、鹽湖、絕榴石里都有,全球用量比較少、需求較少。
3、鋰電新能源板塊(氟化鋰+氫氧化鋰/碳酸鋰)
從今年開始我們會進入鋰電新能源的階段,也就是公司的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地勘階段用了三年;第二階段是以剝縮為現金流為轉型提供支撐;從今年開始我們進入鋰電新能源階段,其收入、利潤都將會是公司第一大板塊。
去年鋰電板塊貢獻利潤占比逐季增加,全年來算已經和銫銣板塊貢獻度基本相當,明年會遠遠地超出,因為2.5萬噸的氫氧化鋰/碳酸鋰生產線,2021Q4是運行的第一個季度,尚未滿產。今年預計2.5萬噸產能將完全釋放。今年氟化鋰產能從3000噸增加到6000噸,這塊也會給公司帶來一個比較好的收入。
公司對鋰電新能源規劃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公司2.5萬噸的鋰鹽制造生產線的投產,去年我們完成了公司鋰鹽業務從0~1的突破。雖然我們的團隊以前都來源于江西鋰廠,一直是行業從業人員,但是整個東鵬這幾年是沒有做從鋰礦石到電池級的氫氧化鋰、碳酸鋰的,所以產線達產我們從理論到了實際。第二步我們會著力解決資源,發揮地勘起家的鋰鹽公司優勢,努力達到資源的自給自足。雖然現在行情使找到合適的資源很艱難,但我們也一直在往前走,而且這個時候我們認為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長期眼光來對待,不能圖短期痛快而給后面背上負擔,但我們也會盡快完成尋找鋰礦、資源儲備的第二步戰略。在鋰資源儲備完成后公司將進入第三步,進一步擴張鋰鹽產能,既然我們著力發展新能源,我們會更早把產能提升、把產能優勢發揮出來。
三:問答環節
1、2021Q4銫銣鹽與甲酸銫業績如何拆分?甲酸銫Q4有沒有租賃轉售的情況?
銫銣鹽精細化工業績比甲酸銫稍高,2021年這兩塊業務加起來毛利超過4個億,其中50%多是精細化工,其他是甲酸銫。
2、2021年中報顯示銫銣鹽毛利率是61.7%,之前公司提到在銫銣鹽方面會做產品結構升級,請問這部分Q在結構優化、向高端銫銣鹽轉化中毛利率是否有所提升?
在前端銫資源、初級加工方面我們的優勢會逐漸增加,目前與我們競爭的一家美國化工企業會逐漸退出銫銣鹽的市場。這塊之后我們是一家獨大,當然并不代表市場僅剩我們一家了。我們下游客戶有一些生產線與我們是重合的,比如用初級銫鹽做高端銫鹽,這塊與我們形成了一定競爭關系。后端的高端銫鹽利潤率確實是更高的,這塊我們會逐漸進行一些調整,釋放一些高端銫鹽產能、并配套一些基礎銫鹽。對于銫鹽行業的整體策略,我們希望通過做量的提升去促進行業有效的資源利用,僅有一部分成分是通過利潤率提升或提價的方式提升盈利的。
3、tanco礦山開發進展?
tanco礦山是我們2019年收購的礦山,當時的收購很值,1.35億美元收購4萬噸銫金屬當量的絕榴石資源,可開采28萬噸LCE鋰輝石,平均品位2.5%以上,品位很好。還有3萬多桶甲酸銫,這也是甲酸銫業務利潤很好的原因,收購的產品都是現成的,我們有員工費用、搬運費用、回收提純的費用。由于當時更看重銫資源,交易對價很低,1.35億美元收購了上述全部資源。去年鋰資源的緊張程度提升,我們就進行了鋰資源開發,由于項目有現成的坑道,開采非常便利。12萬噸選礦廠擱置時間較長,去年10月份完成復產過程,經過一產能爬坡,現在12萬噸產能已基本實現達產了。我們正在12萬噸基礎上再擴建18萬噸產能,場地所限只能增加18萬噸;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審批時間會短一些,計劃半年內完成審批和建設,希望今年下半年能實現產能釋放,下半年能形成總共30萬噸的產能,以增加公司鋰資源的自給率。對tanco礦項目的一個長遠規劃,不光是對鋰的規劃,還有銫的規劃。我們進行了剝采的規劃,因為現在都是坑采,導致一些比較好的資源無法利用,比如像礦柱、上頂板上有些品位還是非常高的,這塊我們已經委托給外部公司進行設計、可研,預計用6~9個月的時間完成,結束以后會進行審批,以獲得政府和當地原住居民的支持,進行后續的擴產。后期計劃用兩年時間的完成建設。
4、2022年公司2.5萬噸鋰鹽產線能生產鋰鹽多少噸,有沒有指引?今年鋰鹽生產的原料鋰資源如何保障?
鋰礦資源的保障才能實現鋰鹽產能的釋放,今年資源端有幾個來源:1)tanco礦山正在提升自給率;2)目前我們也在市場進行采購做補充,獲得了一些資源;3)我們也在談一些包銷。對于產能釋放今年我們是有信心的,2.5萬噸產能我們能夠80%以上釋放,整體比較樂觀。我們認為下半年資源緊缺會得到緩解,上半年是最緊張的時候。
5、最近碳酸鋰的價格漲的走勢比較好。公司有沒有考慮過提前轉產碳酸鋰?
并不是考不考慮的問題,實際上我們在規劃碳酸鋰。去年為什么做的氫氧化鋰多,兩個原因:一、氫氧化鋰的整個的工藝流程比較長、比較復雜,我們想把比較復雜的先打通,碳酸鋰后期的提純是我們一直在做的,我們的舊廠做氟化鋰的原料就是碳酸鋰的提純,做碳酸鋰對我們工藝上沒有難度和壁壘;二、生產線在建設完成以后,一些老客戶已經向我們預購了氫氧化鋰,所以我們去年生產氫氧化鋰比較多。碳酸鋰在四季度末和1月份現在我們已經生產了,生產線是打通的。
6、公司長單、短單的比例是多少?定價是多久調一次?
價格基本按月調整,長單鎖量,價格基本上是每月調整,以網站報價和市場價格作為基礎進行調整。我們以長單為主、散單為補充。下游客戶現在傾向于簽長單。由于今年的資源并不是現在完全落地,考慮資源落地情況,我們就沒有簽更多的長單,目前保證了老客戶的長單,多余出來的根據我們的供應量進行一個調節,完成散單的補充。
7、市場擔憂上游原材料價格比較高影響下游需求,從公司角度來看,目前的鋰鹽訂單及未來訂單大概有沒有比較明確的方向?
大家也知道,鋰行業實際上進入了一個大金屬時代,大金屬的根本特點是會有大周期,周期性一定會到來。從稀有金屬轉向大金屬,最根本的原因是需求量的大幅提升,也就是遠景來看鋰電新能源不是曇花一現,應該是有很長的生命周期。鋰電池鋰作為一個新能源的重要參與者,雖然有各種電池的沖擊還是難以被替代,其他電池只能作為鋰電池的補充,所以大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價格的調整肯定是存在的,只有經歷了幾輪周期,從稀有金屬到大金屬的轉變才更加成熟。
8、氟化鋰目前的價格與訂單情況,3000噸新增產能是否能完全銷售?除了東鵬之外、百杰瑞、贛鋒的新增產能審批情況?
目前的情況還實現不了6000噸整個產能的釋放,定性來講今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定量數據尚不確定。去年產品如果細分的話,氟化鋰去年的利潤貢獻排在前面,源于后期的價格上漲,加之行業中參與者比較少,我們產能相對比較集中。這也源于我們去年年初對市場的預判而實施的產能增加和規劃。我們是在去年的1月份進行產能的規劃,比較早,因為審批大概需要5-6個月,后期大概有半年的建設,去年一年我們完成了產能擴張。今年從在手訂單來看市場還是非常樂觀的,我們相信今年公司氟化鋰這塊在去年基礎上會再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增長。
氟化鋰屬于危爆品,管理比較嚴格的,審批周期較長。同行產能是否擴張我們沒有確切聽到,但是我本人認為這個行業在興起,同行如果擴張產能也是合情合理的,我相信他們會有一些布局和動作。
9、公司在海外礦勘探上有很大優勢,后續能否發揮優勢尋找優質鋰礦資源進行并購,未來規劃有沒有這個目標?
地勘是公司很有特色的板塊,如之前所說,我們不以地勘服務收入作為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會加大地勘業務在鋰資源、銫資源、稀有金屬尋找上面的力度,這是地勘板塊的定位。依據我們在海外的優勢,在海外獲得更多礦權、進行礦權的增儲、形成價值的提升,再轉讓給下游。這塊我們已經在做了,包括我們贊比亞兩個銅礦用這種方式合作的非常好,我們從一個空白地把它做成了采礦權,就是用我們自己的勘探力量,現在已經交由下游開發。有一個礦去年大概出了2萬噸精礦,有銅礦和產硫的黃鐵礦,銷售市場還是比較好的,這方面后期就不再投入,進行產品分成。地勘業務在發現新資源方面能夠短期內完成這個項目的評價。而對于其他我們的同行,因為沒有地勘板塊,他們會把項目的資源評價交給外部來做,一方面時間上面會花的時間比較長,另一方面能否客觀評價也取決于公司的一些個性因素。所以我們在獲取資源、評價資源、響應時間短、資源評價客觀性上有優勢。
10、2021Q4碳酸鋰、氫氧化鋰銷售了多少?氟化鋰今年原料漲價很多,氟化鋰定價是按照碳酸鋰還是按照市場供需?是什么定價模式?
2021Q4我們在9月5號開始出鋰鹽產品,10月份后期我們就開始出電池級氫氧化鋰,我們在11月份就完成達產。2021Q4電池級氫氧化鋰的整個生產大概是4000噸左右,銷售了2000噸出頭,還有一些存貨。存貨原因,并不是銷售不了,也不是說我們囤積等漲價。是因為去年我們鎖定了一些穩定的客戶他對我們的產品進行了認證。我們現在量還比較小,只能滿足這些客戶如果增加一些客戶我們的產量滿足不了那么大的需求。
這些我們熟悉的客戶去年的量是2000多噸。我們今年準備給他們進行供應保障,所以沒有更大的長單,主要是基于對客戶負責。因為氫氧化鋰后端是要求整一批要達到一個量,從而確保產品的穩定性。
氟化鋰的定價,去年的上半年的或者更早一點是按照碳酸鋰的定價乘以一個系數,去年的下半年氟化鋰更多的是和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的價格進行聯動。它以前是個小品種,量不大,后期產業整體的量大了導致它量也大了,現在CBC已經有氟化鋰報價。
我會在 微信公眾號:海涵財經 中每天更新最新數字經濟、金融信創、新冠檢測及治療、元宇宙、綠電改革及運營交易、中藥配方顆粒、中藥創新藥、國企混改、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 等未來細分賽道龍頭分析。未來只有極度分化的結構性牛市,選對細分賽道,把握龍頭內在核心價值才是盈利的根本。
— END —
先贊后看,養成習慣
免責聲明:文章僅作為知識分享,不作為投資建議。圖片數據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用做交流學習,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作者刪除
馬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