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輔酶Q10英文名:CoenzymeQ10天然食物來源:魚類、肉類、堅果、動物心臟簡介輔酶Q10是體內具有重要作用的輔酶之一,它存在于各類動植物和微生物中,特別是動物的內臟和植物的莖葉、酵母中。它是細胞內線粒體的關鍵組成成分,為細胞提供能量。
輔酶Q10
英文名:Coenzyme Q10
天然食物來源:魚類、肉類、堅果、動物心臟
簡介
輔酶Q10 是體內具有重要作用的輔酶之一,它存在于各類動植物和微生物中,特別是動物的內臟和植物的莖葉、酵母中。它是細胞內線粒體的關鍵組成成分,為細胞提供能量。
同時,它還是具有遞氫作用,是自然界的天然抗氧化劑。輔酶Q10 對光十分的敏感,但是在高溫、酸性、濕度等下條件下比較穩定。由于輔酶Q10 是脂溶性的,所以容易溶解于橄欖油、維生素E、甘油三酯等物質中[1]。
體內代謝
輔酶Q10從腸道吸收后被乳糜微粒攝取,大部分存積在肝臟并且會轉化成VLDL,之后也會分布在一些器官中,如腎上腺、肝、肺、腎和心肌組成中。
大部分的患者服用輔酶Q10之后,24小時候內血漿濃度會出現兩次峰值,推測是肝臟攝入的輔酶Q10想外周圍血循環釋放再分布所致。輔酶Q10最后會從膽道排泄,由糞便外出體外[2]。
輔酶Q10可溶于油脂,幾乎存在于所有細胞膜中,包括線粒體膜。輔酶Q10的苯醌頭基團接受和提供電子的能力是其功能的一個關鍵特征。輔酶Q10可以以三種氧化態存在(i)完全還原的泛素醇形式CoQ10H2;(ii)自由基半醌中間體CoQ10H·;(iii)完全氧化的泛素酮形式CoQ10。
作用機理、功效及對應人群
產生能量
輔酶Q10 是線粒體電子傳輸鏈的一部分。輔酶Q10傳遞在脂肪和葡萄糖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電子(complex1 和complex2)。同時,輔酶Q10有助于將質子(H+)從線粒體基質轉移到膜間空間,可以創造一個跨越線粒體內膜的質子梯度,當質子流回線粒體內部時,釋放的能量就可以被用來形成ATP。
除了在ATP合成中的作用外,線粒體輔酶Q10還在新的嘧啶合成中介導二氫乳清酸氧化為乳清酸。
心臟
輔酶Q10 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種物質,其在心肌中含量甚高,當它缺乏時會造成心臟功能的不足,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心臟工作能力下降,最終導致心臟病。輔酶Q10 對心肌的主要作用為促進細胞氧化磷酸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減輕缺血對心肌的損傷;增加心臟血的輸出量;改善慢性充血狀態和抗心率失常等作用,從而能保護心肌,改善心功能,為心肌提供足夠的能量 。輔酶Q10是代謝激活劑,能夠激活細胞呼吸,可以為心肌細胞和腦細胞提供充足的氧氣和能量,使細胞保持良好健康的狀態,因此能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輔酶Q10 能夠幫助改善心臟疾病的原理大致有2個:
第一種:活性氧(ROS)可以損傷細胞膜、DNA和蛋白質等物質,產生氧化應激的產物,造成嚴重的細胞損傷。還原性的輔酶Q10可以阻止脂質過氧自由基的最初形成過程[7]。--抗氧化性
第二種:輔酶Q10可以為心肌的提供動力。而輔酶Q10是運輸電子的主要成分,是ATP產生所必需的[7]。--ATP生產
高血壓
高血壓是造成現在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和體內過高的ROS和缺乏的NO有很大的關系。過多的ROS會產生很多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可以進入細胞內皮與NO發生反應,產生過氧化氮。這樣一來,NO的量就會減少,內皮細胞放松下層平滑肌的能力消失了,這導致了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7]。CoQ10能維持氮氧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在高血壓患者中誘導血管擴張,但實際在健康的人群里面的話,它對血管擴張的作用較小。
在一偏系統綜述里面,提到對于那些本身是高血壓患者的人來說輔酶Q10可以降低血壓(收縮壓11mm Hg,舒張壓7mm Hg),但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臟疾病的患者中,他們本身的血壓正常,但是服用了Q10了之后,血壓沒有什么變化。因此,Coq10的降血壓的作用主要是在高血壓患者,而不是健康的人群[8][9][10]。
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服用高血壓藥物后(除了利血平),患者體內的輔酶Q10的含量會減少;使用降壓藥物的患者同時服用輔酶Q10可以增加降壓效果[3]。在一項研究中分析了362名原發性患者聯合使用輔酶Q10和降血壓的藥物后的各項數據,表明輔酶Q10 能潛在的輔助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能力,并沒有什么副作用。并且有一半的患者可以減少至少1種降壓藥的服用[4]。
同樣的研究在Yamagami等人有相似的結果,他們讓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天服用3次輔酶Q10,每次33mg,12周之后這些患者的明顯的降低了舒張壓和收縮壓 [5]。
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個患者的情況不同,因此需要服用的輔酶Q10的劑量是不一樣的。
心衰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它不是一種獨立的心臟疾病,而是各種心臟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它是由于各種病因導致的心臟功能減退,使心臟射血能力下降和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身體各組織器官需要,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
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心臟組織中輔酶Q 10的含量明顯低于健康人群。心衰程度越嚴重的患者,其心肌的輔酶Q10含量就越低。因此,一般輔酶Q10也可以作為心衰患者死亡率的一個預測因素[7]。
在劉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注射輔酶Q10(聯合參麥注射)后,發現對心臟的總有效治療率為89.5%[6]。
在Q-Symbio的2年隨訪研究表明,輔酶Q10和心衰的終點之間是互相影響的。輔酶Q10可以顯著的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同時,輔酶Q10與標準療法一起服用時,耐受性較好,并且有助于減少心血管和心衰的發生率[11]。
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一般常伴有強烈、衰弱的頭痛,其他癥狀還有惡心、嘔吐、麻木和刺痛、對光和聲音非常敏感。一般偏頭痛常常是家族性的,可以影響所有的年齡階段。
目前偏頭痛的發病機制不明,可能和環境、內分泌、壓力及大腦功能[異常]有關。現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DNA遺傳分析和線粒體損傷。而最近的一些研究中表現出來,偏頭痛的患者里面有一部分出現了線粒體能量代謝障礙。線粒體的損傷可能會引起大腦的能量供應不足,可能會引起神經遞質以及其他大腦細胞的正常運作。而輔酶Q10 是ATP產生的重要因素,所以現在很多的研究大部分開始轉向研究輔酶Q10 [12]。
在Rozen等人的研究中,共31個病人參與了為期4個月的實驗(第一個月為基線調查,后面3個月為實驗期),每天服用150mg的輔酶Q10。結果表明61.3%的患者偏頭痛的次數大大減少(比之間減少一半),從原來的7.34天到治療后的2.95天。而且在整個實驗期間沒有任何副作用的表現[12]。
P.S. Sándor等人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13]。服用輔酶Q10 3次/天,每次100mg,患者的偏頭痛的發病次數大大減少。
皮膚
皮膚是與環境直接接觸的做外城的人體器官。輔酶Q10是存在于細胞和皮膚表面脂質中(SSL),是角質層的成分之一,與其他物質一起作為皮膚的最外層的屏障,抵御氧化劑的攻擊。隨著年齡的增加,COQ10 的水平會變低[15]。
最近也有很多的護膚品添加了輔酶Q10 ,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它能夠保護皮膚免受活性氧(ROS)的傷害,有道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增殖,抑制講解細胞外記住成分的MMP164204275625148721酶,加速表皮記得膜成分的生成,減少UVA照射引發的DNA損傷,以及UVR引起的炎癥反應和降低ArNOX蛋白的超氧化物生成水平[15]。
其他與輔酶Q10效果相同
心臟方面
魚油: 魚油富含的n-3脂肪酸,對于膽固醇的降低更加有作用,對于心肌缺血以及增加心衰效果沒有不如輔酶Q10。
皮膚抗氧化
維生素C:維生素C主要是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來減少黑色素的形成,從而達到美白的效果。
蝦青素:蝦青素主要是通過吸收UVA來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曬傷,具有提亮的效果。
產品形態優勢
泛醇形態最好。市場上很多是泛琨形態,是氧化性的,在身體里面需要被轉化成泛醇(還原形態)才能夠被身體吸收利用。
安全性及推薦劑量
安全性
一般在600mg/d 都是認為比較安全的。
推薦劑量
美國:一般用量為:30~200mg/d
中國:在《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輔酶Q10》中的用量范圍30~50mg
其他推薦劑量:
減緩其他藥物的副作用
和他汀類藥物一起使用:僅服用他汀類藥物的話會使得體內的輔酶Q10不足,進而引起肌痛甚至橫紋肌溶解,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死亡。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同時,一起服用輔酶Q10就可以大大降低副作用[3]。
緩解雙硫侖樣反應:雙硫侖樣反應是臨床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一般常人飲酒后乙醇在體內經過乙醇脫氫酶催化生成醋醛乙醛經過乙醛脫氫酶催化生成醋酸,后者進入三羧酸循環代謝,而頭孢類藥物會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使乙醛在體內過度聚集導致乙醇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代謝受阻,使血液中乙醛濃度增加而發生乙醛中毒反應。一些抗菌藥物亦可抑制乙醛脫氫酶而導致與上述相似的反應臨床上統稱為雙硫侖樣反應。在使用輔酶Q10 之后,能夠減少雙硫侖樣的反映的出現[16]。
References
[1] Coenzyme Q10 | Michigan Medicine. (2020, September 23).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https://www.uofmhealth.org/health-library/ug1977spec
[2] Bhagavan, Hemmi N, and Raj K Chopra. “Coenzyme Q10: absorption, tissue uptake,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Free radical research vol. 40,5 (2006): 445-53. doi:10.1080/10715760600617843
[3] Bocco, Diana. “CoQ10 and Statins: What You Need to Know.” Healthline, 29 Sept. 2018, www.healthline.com/health/coq10-and-statins#risks.
[4] Rosenfeldt, F. L., et al. “Coenzyme Q10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Trials.”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vol. 21, no. 4, 2007, pp. 297–306. Crossref, doi:10.1038/sj.jhh.1002138.
[5] Yamagami, T et al. “Bioenergetics in clinical medicine. Studies on coenzyme Q10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in chemical pathology and pharmacology vol. 11,2 (1975): 273-88.
[6] 劉兆英,景東華,高峰.參麥注射液合用輔酶Q 。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l(18):1765.
[7] DiNicolantonio, James J et al. “Coenzyme Q10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pen heart vol. 2,1 e000326. 19 Oct. 2015, doi:10.1136/openhrt-2015-000326
[8] Rosenfeldt, F L et al. “Coenzyme Q10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trials.”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vol. 21,4 (2007): 297-306. doi:10.1038/sj.jhh.1002138
[9] Young, Joanna M 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of coenzyme Q10 therap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vol. 25,2 (2012): 261-70. doi:10.1038/ajh.2011.209
[10] Ho, Meghan J et al.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efficacy of coenzyme Q10 for primary hypertension.”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4 CD007435. 7 Oct. 2009, doi:10.1002/14651858.CD007435.pub2
[11] Mortensen, Svend A et al. “The effect of coenzyme Q10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sults from Q-SYMBIO: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JACC. Heart failure vol. 2,6 (2014): 641-9. doi:10.1016/j.jchf.2014.06.008
[12] Rozen, T D et al. “Open label trial of coenzyme Q10 as a migraine preventive.” Cephalalgia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dache vol. 22,2 (2002): 137-41. doi:10.1046/j.1468-2982.2002.00335.x
[13] Sándor, P S et al. “Efficacy of coenzyme Q10 in migraine prophylax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eurology vol. 64,4 (2005): 713-5. doi:10.1212/01.WNL.0000151975.03598.ED
[14] Guilbot, Angèle et al. “A combination of coenzyme Q10, feverfew and magnesium for migraine prophylaxi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 17,1 433. 30 Aug. 2017, doi:10.1186/s12906-017164204275625148721933-7
[15] Hwang, Tsann-Long et al. “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and coenzyme Q10 protect keratinocytes against UVA irradiation by suppressing glutathione depletion.”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vol. 6,2 (2012): 375-8. doi:10.3892/mmr.2012.933
[16] Hobara, Norio, et al. “Quinone Derivatives Lower Blood and Liver Acetaldehyde but Not Ethanol Concentrations Following Ethanol Loading to Rats.” Pharmacology, vol. 37, no. 4, 1988, pp. 264–67. Crossref, doi:10.1159/000138475.
何原一